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南地区乡村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正秀  周晓平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2):1-4,28
通过市场调研,分析了苏南地区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特征、乡村旅游者出游行为特征和乡村旅游产品、产品线等。研究结果表明,苏南地区乡村旅游客源市场以近距离为主,本地居民和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居民构成一级客源市场,社会中上层群体、家庭、城市学生和城市离退休人员是苏南地区乡村旅游4类重点细分市场,对此提出相应的营销组合策略、品牌策略、产品促销与创新等策略。  相似文献   

2.
大城市边缘区发展乡村旅游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丽 《科技和产业》2007,7(7):32-34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工作压力的增大、经济收入的提高、可支配的休闲时间的增多,形成强烈的旅游动机。大城市边缘区成为城市居民节假日首选旅游目的地。本文对大城市边缘区发展乡村旅游进行SWOT分析,浅析其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首先指出了乡村旅游的概念,阐释了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同时指出了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然后在体验真实性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旅游体验真实的相对性,并从乡村旅游东道地居民、乡村旅游者和乡村旅游经营者三个方面对乡村旅游体验真实性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最后提出在未来乡村旅游的规划和开发中应该遵循各群体的利益,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赵夏媚  程珊珊 《中国经贸》2011,(20):127-127
本文总结了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进展,提供了相关的研究背景,指出了乡村旅游研究的重要方面,包括乡村旅游的供给、乡村旅游的需求、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居民态度、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徐清 《乡镇经济》2008,24(4):64-67
乡村度假旅游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发展势头却比较迅猛,逐渐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宠儿。目前国内关于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还比较缺乏。文章在对发展乡村度假旅游意义探讨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目前国内外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几种主要类型及发展动向,探讨了这类产品的市场需求及特征。最后在分析乡村度假旅游产品要素的基础上,对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开发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何方永 《特区经济》2009,(7):141-143
以成都三圣乡研究对象,对社区居民对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的感知与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三圣乡红砂村乡村旅游地的居民深刻地认识到乡村性对于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但是居民对乡村性的认知强烈表现出功利思想,对于自身在乡村性维持中的作用认知明显不够。研究认为社区居民的参与和为当地居民带来利益是保持乡村旅游乡村性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2012,(7):166-169
乡村旅游是四川藏区既是“和谐安居”又是“旅游景观”的新型旅游特色产业,同时还能提升农牧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提升藏区居民文明服务意识、人性化服务意识,加强旅游服务知识的培训,提高当地旅游服务能力。毫不夸张地说,发展藏区乡村旅游产业,打造新的生态景观是保持当地居民民风民俗淳朴、富民安康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大城市外围旅游地产发展动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丁 《特区经济》2006,(9):15-18
近年来中国大城市“1~2小时车程”内的旅游度假黄金圈正在形成,相应的大城市外围旅游地产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这种趋势将深刻地影响大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中国房地产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中国的产官学各界应该清醒地认识并把握这个大趋势下出现的一些重要动向,并在努力规避可能出现的投资风险的前提下,积极稳步健康地推进大城市外围旅游地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杰 《山东经济》2007,23(5):139-142
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在全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山东乡村旅游成绩斐然,特色鲜明,发展居全国前列。但山东乡村旅游规范化、规模化水平低,特色化和文化内涵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这影响了山东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山东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保持乡村性,实现乡村旅游产品的转型和升级换代,走区域旅游合作、联合共赢的大旅游之路,突出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加大政府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引导和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乡村旅游成为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乡村旅游在延长乡村产业链、拓宽农民就业创业渠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动当地居民增收致富等方面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湖北省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丰富优势资源,探索如何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湖北省乡村旅游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参与是社区及其居民发展旅游业的需要,也是提高游客满意度的需要。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是:提高居民参与度;对居民进行相关旅游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建立有效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特性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代剑  黎彦 《特区经济》2010,(1):162-163
本文通过阐述乡村旅游产品的特性,与观光旅游产品、度假产品进行对比,重点论述了乡村旅游产品发展趋势的5个导向性意见和建议,以期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张亚男 《开发研究》2007,(6):134-135
本文从欧美国家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现状入手,总结了其旅游景点、旅游者需求、旅游产品类型以及旅游市场结构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旅游影响因子理论的乡村旅游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释了乡村旅游产品的概念、发展历程,以旅游影响因子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乡村旅游动力因子,乡村旅游应力因子以及乡村旅游规范因孚的发展现状,由此提出了乡村旅游发展对策:(1)加强网络营销,实现信息通畅,保证旅游流供应充足。(2)充分挖掘乡村旅游核心产品及辅助产品,提升旅游目的地应力系统质量。(3)规范市场秩序,探讨多种经营方式,实现乡村旅游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广西乡村旅游开发村落中经济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旅游开发是我国农村旅游扶贫的重要途径与有效手段。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的村落中旅游经营者收入状况总体良好,乡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提高,乡村旅游开发为广大村民带来了切实的利益,乡村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的脱贫致富有积极作用。但受资金和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在广西已开发乡村旅游的村落还大量存在经济弱势群体。文章通过对广西旅游乡村经济弱势群体的现状调查,以期揭开广西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经营与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为实现广西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乡村餐饮获得较快发展,随着乡村旅游的升级换代,乡村餐饮产品创新开发也势在必行.通过乡村餐饮资源创新性开发,让乡村餐饮逐渐成为一种新的乡村旅游吸引物,甚至是重要的卖点,进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餐饮产品创新开发的必要性,并分析当前乡村旅游餐饮产品创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餐饮创新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探讨乡村旅游发展中野菜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省有丰富的野菜物种资源,乡村居民食用野菜的历史悠久,形成本土乡村饮食文化特点。在乡村旅游中开发利用野菜资源,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成为乡村旅游品牌,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在乡村旅游中野菜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项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前,广西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和专业实践基本在旅游景区、旅行社和酒店进行,在旅游乡村进行的实践教学非常少见。文章通过对广西旅游乡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现状调查和对调查数据的定量分析,发现当前广西的旅游乡村普遍存在村民受教育程度偏低的现象,而受教育程度是乡村居民能否脱贫致富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当前广西旅游乡村居民的文化素质远不能满足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文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广西“高校—旅游乡村”结对子的意义作了阐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19.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居民的消费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乡村旅游因为能够帮助人们亲近田园,有很好的娱乐休闲功能,所以它逐渐成为人们所热爱的一种旅游方式。从另一方面来说,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地带动乡村建设,增加居民们的收入,所以它也逐渐成为了乡村经济的重要产业。成为我国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省礼泉县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优越的交通区位,适合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本文对陕西省礼泉县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有效模式进行了探究,以期能够为这一方面的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北京市发展8种乡村旅游新型业态的基础之上,发展门头沟乡村旅游新型业态,促进门头沟乡村旅游产品的发展与升级。本文分析了门头沟乡村旅游资源现状,总结并提出了门头沟乡村旅游新型业态主要类型,阐述了门头沟乡村旅游新型业态产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