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永坤 《魅力中国》2014,(16):347-347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的巨匠,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以“兼爱,非攻”为核心的系统理论,其思想给当时的社会带来影响巨大,孟子赞誉墨子曰:“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墨子反对穷奢极欲的行为,提出“节用”思想。中共中央政治局在2013年10月29日的会议指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本文试析墨子的“节用”思想及其对于党的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墨子理财思想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的著名思想家,出身于小生产者阶层,主张兼爱、节用、尚贤、尚用、非攻、非命等,生活俭朴,注重实践,强调纪律,富有牺牲精神,在先秦诸子中是最接近平民的.  相似文献   

3.
李蓉 《新西部(上)》2014,(3):83-83,48
本文介绍了墨子的“兼爱非攻”、“尚贤使能”、“节用、节葬、非乐”等和谐思想,分析了我国社会的不和谐现状,探讨了墨子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指出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和睦;“尚贤使能”思想,能够强化社会的人才意识;“节用、节葬、非乐”思想是倡导一种合理的经济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利于构建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都内含了丰富的担当精神。在担当的次序和程度上,孔子主张"别",墨子提倡"兼";在担当的目的上,孔子以"义"合"仁",墨子由"利"得"爱"。同时,"仁爱"与"兼爱"的担当精神也有相通之处,如都遵循推己及人的逻辑理路,都推崇公利至上的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5.
墨子作为平民阶层的代表,平民的视角成就了他思想的高度,他提出了兼爱无别充满平民色彩的政治观点。兼爱思想体现了小农生产者对当时现状改善的强烈的愿望。虽然墨子所构想的社会理念没有被当时的统治阶层所采纳,但是它对我们现代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调和作用。而兼爱思想中所暗含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挖掘和弘扬。  相似文献   

6.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的结构大转型时期,"民"、"本"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其政治和经济意义也日益凸现出来,从而影响和导致了民生方式和利益结构的变革。在此条件下,先秦诸子百家对民生概念和内涵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对"富"有了个量和总量、量和质的认知,他们当中大多人注重从富民的角度来探索民生问题,并从民生在农、民生在勤、民生在民、民生在于节用爱人和保护土地私有制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关于民生的经济主张。他们的思想和主张奠定了中国农业社会的民生框架。但在自然经济形态和封建专制主义下,民生内涵也受制于此而不包含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权利,因而真正的富民是难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墨子经济思想浅析范淑存“兼爱”是墨子思想的精要所在,这一思想代表当时劳动者的利益,即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缘于“兼爱”的墨子经济思想,在先秦独树一帜,极富特色,其核心是“爱利百姓”,“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它在中国经济思想史占有重要地位,不...  相似文献   

8.
墨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在哲学、科学、军事、教育等诸多领域都进行了丰富的探讨。墨子的生存智慧包涵生存基础、生存理想、生存理想实现的途径以及生存实践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陈晓熊 《浙江经济》2022,(12):50-51
<正>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的核心理念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墨家以“兼相爱、交相利”为核心理念,提出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系列政治主张,蕴涵着丰富的共同富裕思想,对当前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西亚 《改革与开放》2016,(12):122-123
面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现状,孔子和墨子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孔子主张恢复周礼,而墨子反对铺张浪费,提出了一系列节制礼仪的思想。"非乐"思想便是其中一个重要思想。大兴礼乐一方面违背了墨子的功利主义思想,另一方面也与社会现实相矛盾。  相似文献   

11.
墨子德育思想的核心是“兼爱”与“相利”。这些思想与儒家思想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当代大学生品质养成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在教育方法方面,墨子的实践示范方法和环境渗透的管理方法也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墨子设定了人们生活的外在标准,这些标准来自于"意志之天",这是墨子所创立的"人格神",墨子也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天人二分世界观。墨子推崇"天志"、"明鬼"的意义就在于为他的学说寻找一个外在的依据,这样便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墨子借用上天和鬼神为人民的生活制定了标准,来教化民众要兼相爱,交相利,非攻止战,实现天下大同。墨子讲非命,其根本精神是要人人做自己的主人,反对命运。"强力从事",强调人们应该为自己去争取幸福,不要安于现状。这些思想都高扬了人的主观能动精神,体现了天人二分思想。  相似文献   

13.
蔡彬彬  贾玉萍 《魅力中国》2013,(19):331-331
本文通过对《墨子》一书提出的兼爱、义、利、侠精神的阐述并分析其自身在利益和道理之前的站位。来对墨家道德思想进行深入发掘,从中找到社会工作本土化伦理思想建设可借鉴之路。  相似文献   

14.
法家是战国时期兴起的、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主张"变法"和"以法治国"的一个学术派别,其思想之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更早.  相似文献   

15.
余澄 《魅力中国》2011,(7):313-313
法家学说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管仲作为先驱首先提出了法家制度的思想理论,战国中期,商鞅,吴起,李悝分别在,秦、楚、魏进行了变法实践,而秦国通过商鞅变法也成功地为以后统一中国积累下了坚实基础。理论上,商鞅、申不害、慎道,分别代表法家重法、重术、重势三派、思想上,法家以“人性本恶”为根本,实行坚决的法制制度,依靠强权统治国家,重视农业生产,强调军事强大,以霸道的王权统一为目标:主张人性好利,并通过特权法等手段,迫使人民成为其战争统一工具。法家法制思想也为今天我国现代法制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观点认为,墨于与老子一样,都对文艺持否定、排斥的态度。《荀子》书中“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1】的论调,则道出了墨子文学思想的实用性和功利性。这显然与孔子所提倡的文章宜“文质彬彬”的文学主流思想背道而驰。《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记录,可看作反映墨子言论、思想的主要作品。因此近代对《墨子》一书文艺思想的论调多有偏颇,认为其全面否定美和艺术的社会价值。笔者通过熟读《墨子》一书,认为《墨子》一书拥有丰富的文艺思想,并没有全面否定文学和艺术的存在价值。本文试图从《墨子》一书中墨子对文学的论述来探讨和梳理其文艺思想。  相似文献   

17.
关于墨子,《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日并孔子时,或日在其后。”墨子名翟,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一般认为他比孔子所处的年代稍晚一点。相传他是宋国人,但后来长期居住在鲁国。墨子出身小手工业者,他自称“贱人”,据说他精通手工技艺,可以和当时有名的巧匠鲁班相媲美。他早年曾“学儒者之业,爱孔子之术”,但他自己虽学孔儒,却“以为儒者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帮故背周道而用复政”,所以他便另立新说,聚徒讲学,创立一个与儒家对立的墨家学派,自己也成为…  相似文献   

18.
一 "货殖"是指谋求"滋生资货财利"以致富.即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司马迁所指的货殖,还包括各种手工业,以及农、牧、渔、矿山、冶炼等行业的经营在内.在先秦思想家中,老子宣扬无欲、寡欢;孔子鼓吹"安贫",<论语>记载"子罕言利"的话,又载"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梁惠王>篇载梁惠王与孟子的对话,孟子要梁惠王只谈仁义,不要谈利,视"利"、"欲"为洪水猛兽,君子不言利.墨子尽管关心和同情劳动者的疾苦,但对于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要方面的主张也是比较保守的,特别强调"节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墨子关于国家的职能和国家管理机构的设置、国家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了墨子关于国家观的基本主张。墨子的国家观虽然带有空想色彩,但其首创性启迪了后代思想家,他提出的“尚贤”和“君民通约”的观点对后世争取平民权利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闫馨月 《魅力中国》2014,(27):80-80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共二十篇,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