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晓巍 《魅力中国》2010,(35):167-167
近些年来,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互联网所具有的巨大商业潜能,但同时也使得知识产权领域一个新的问题——域名和商标的权利冲突——越来越凸现出来。它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某域名与在先注册的商标发生冲中突时,该域名是否侵犯在先注册商标的商标权呢”。本文拟从法学视角对其进行理论探讨,通过分析域名的作用和性质,揭示域名和商标权利冲突的原因,并运用分类讨论等逻辑方法,构建一套完整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
网络纠纷愈演愈烈,法律应保障商标权人与域名持有人双方的正当权益。为正确处理域名纠纷案件,首先应对域名与商标纠纷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域名与商标的区别、域名纠纷的类型、性质有个准确的理解,并把握域名注册行为构成侵权或不正当竞争的认定要件。企业在面对这场冲突中,其经营策略须对纠纷进行法律上的预防并救济。  相似文献   

3.
李庭春 《特区经济》2008,(5):219-220
域名就是企业网站的名字,域名同企业的商标一样,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定企业电子商务网站的域名时,最好能选用企业已有商标或企业名称,或选择简单和易记易用的名字。域名选择好后,还要注意对域名的保护。域名注册近乎一本万利的回报率使"域名抢注"一跃成为流行于IT人中炙手可热的一种新兴的投资方式。对于域名注册市场,我们国家的相关政策是鼓励的。域名投资机遇与风险同在,域名投资很多集中于热门词汇,也可以注册被删除的过期域名。  相似文献   

4.
孟杨 《中国经贸》2009,(10):145-14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域名这一新生事物不可避免地与传统的知识产权一商标权发生冲突。本文从法学视角对域名与商标杈的权利冲突这一问题进行理论探讨,以域名和商标权两者各自的概念和特征为出发点,对域名权和商标权进行深层次分析,并通过对我国解决二者冲突的现行法律进行深入探究的基础上,探寻其冲突解决的法律途径。以期充实和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法的相关制度内容,为立法和司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化时代,域名日益成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一种全球性的稀缺资源,因而域名在网络营销中具有与商标、品牌同等重要的商业价值。企业要正确认识域名的商业价值,加强域名注册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减少和解决域名摩擦和纠纷,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郭乐 《浙江工商》2001,(11):39-41
随着互联网商业化进程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域名已经从一个单纯的技术名词转变成为一个蕴藏巨大商标的标识,并与原有的商业标识体系,如商标、企业名称等发生着剧烈的冲突。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如何更好的保护商家和域名持有人的利润呢?下面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刘芳  洪弘 《特区经济》2007,225(10):231-232
香港域名争议解决政策是‘.hk’及其子域名的注册人与HKDNR之间的域名注册协议的一部分,对域名的注册人具有法律约束力,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是H KDN R的指定争议解决机构,其所做的裁决是终局裁决并具有法律约束力。本文以世界主要的域名争议解决机制为切入点,主要分析香港域名争议解决的强制性仲裁程序是否有利于保护域名注册人的利益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耿纳 《黑河学刊》2007,(4):95-97
域名与商标权的冲突日益成为司法实践的焦点,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也由此给法律领域带来了新的课题。域名与商标权冲突的表现形式多样,对商标权人和域名所有权人造成不利影响,冲突原因主要是商业价值越来越大、利益的驱动、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等。结合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解决二者冲突要遵循以下原则,即:特别保护驰名商标和驰名域名;完善域名与商标权的法律保护;区分域名注册人有无恶意等。  相似文献   

9.
邓莉 《中国经贸》2009,(2):92-93
本文通过对商标、域名抢注行为的法律界定分析,并结合国际及国内对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指出我国对商标及域名保护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合理的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国商标及域名的法律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0.
美国在线公司如愿以偿得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域名争议解决中心对"aol.com.cn"域名的转移裁决,而德国保时捷公司则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域名争议解决中心提出"porsche.com.cn、porsche.cn"域名投诉.在此之前,跨国公司如欧莱雅、米其林、宝马等纷纷提出了其相关的商标或品牌的中国域名争议案并获得相关域名的拥有权,跨国公司近年来对中国域名以及通用网址等网络品牌的保护,成为他们在中国市场进行有效市场开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产业》2005,(5):73-73
近段时间,域名品牌保护问题已经引发了多方关注,国内关于.CN域名争议此起彼伏。同时,网络品牌保护也在两会期间提上了重要议程。而这就对企业在网络经济时代的品牌保护提出了新的思考。域名作为互联网上的定位资源,在互联网上以网站的网址体现出来,是人们区别、判断不同网站的重要途径,因此域名从这个意义上说起到了类似商标的标识作用。因此,在网络经济中,域名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域名恶意抢注就是注册别人的注册商标号或者盗用知名人物的名字作为域名。因此,保护域名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保护商标注册。但是事实上,今年以来,仅上海地区就…  相似文献   

12.
目前民营、国企、合资企业的域名注册量分别占11类行业用户注册总量的47.61%、10.71%和7.15%,成为国内域名注册用户的主力军.同时,国内的互联网域名注册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一、以广东和上海为中心的南方地区,经济上的迅猛增长,企业信息化进程也在不断深入.从注册用户的地域分布情况排名可以看出,今年华东、华南地区域名注册量的增长已经超过北京地区;二、国际域名与国内域名注册量比例的逐渐拉大,说明国内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正显现出急速地向国际化融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未注册商标,是与注册商标相对的概念.一般认为,未注册商标是指未经商标主管机关核准注册的商标.依据知名度和影响力来分,未注册商标可分为未注册驰名商标、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和末注册的普通商标.我国《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除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以外,其他的商品既可以使用注册商标,也可以使用未注册商标.  相似文献   

14.
商标与商号之间的冲突问题,是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热点和难点,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杭、沪两家“张小泉”纠纷案件的分析,阐述了我国知识产权领域中商标与商号权利冲突的原因、梳理商标与商号权利冲突法律关系及确定是否侵权的原则和标准、两种权利冲突的解决途径诸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由于我国对企业名称和商标两种商业标识实行分别立法和管理的制度,导致了企业名称权和商标权在现实中的冲突.分析企业名称权与商标权的区别及其冲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企业名称权与商标权冲突的法律原则.  相似文献   

16.
商标抢先注册是商标战中最厉害、最快捷,又使用最多的战术。由于我国商标法实行“自愿注册”和“注册在先”的原则,商标所有权的取得是以注册为依据的。因此,你创造和使用某个商标并不意味着你就享有它的所有权,一旦别人先注册,他就可以合法占有你的商标而你却不能再使用。于是中国许多企业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域名权和商标权所引发的纠纷不断涌现,其已成为知识产权领域的焦点、难点与热点问题。本文意在探究域名权与商标权的冲突,域名权与商标权的冲突的原因和具体类型。  相似文献   

18.
商标与商号之间的权利冲突纠纷早已存在,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为了争夺市场、扩大影响,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对商标的作用日益重视;而某些企业受利益驱动,规避法律,故意制造商标与商号的冲突,导致市场混淆,侵占或损害他人商誉,实施不正当竞争。之所以产生冲突,不仅有构成要素及功能上的原因,还有立法上的缺陷。规范、解决和避免商标与商号冲突,制止不正当竞争,是当前面临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商标与商号之间的权利冲突纠纷早已存在,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为了争夺市场、扩大影响,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对商标的作用日益重视;而某些企业受利益驱动,规避法律,故意制造商标与商号的冲突,导致市场混淆,侵占或损害他人商誉,实施不正当竞争。之所以产生冲突,不仅有构成要素及功能上的原因,还有立法上的缺陷。规范、解决和避免商标与商号冲突,制止不正当竞争,是当前面临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魏丽丽 《特区经济》2009,(4):239-241
商标和企业名称分别由不同的法律调整,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而且在不同的系统、不同的区域检索,这种并行、分别保护的制度以及构成要素的客观重叠是导致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冲突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调整这一权利冲突的立法规定存在保护客体范围较窄、条文操作性不强等不完善因素,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冲突的有效解决仍然面临诸多困惑。本文从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冲突的事前预防及事后司法救济等方面,提出相关制度建议,以推动商标保护与企业名称保护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