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在分析我国高铁项目盈利能力的同时,构建了高铁经济效益财务模型,并通过模型分析认为,我国高铁在运营初期的10-1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将无法实现盈利,因此,必须对目前高铁"部省合资"建设模式进行优化。文章依据土地级差地租理论、铁路外部效益内部化的基本原理,构建了新型的"部省合资"模式,即枢纽建设与片区开发联动、高铁项目投融资与土地开发互通的新型"部省合资"模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向“八纵八横”拓展,区域经济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高铁沿线形成多条带状经济,即高铁经济带。文章从高铁经济带的内涵出发,分析高铁经济带的演进规律及引导策略。高铁通过改善区域可达性水平产生要素虹吸与扩散效应,使沿线城市群形成产业集聚的带状经济,这一带状经济通过沿线政府加强协商、共建园区、强化综合枢纽功能、开展特色产业合作等措施得到巩固。同时,文章以即将开通的贵南高铁为切入点,分析贵南高铁经济带的交通基础、经济状况、产业结构和特色资源基础,提出沿线2省区4市州可从协作机制、陆海联运、数字经济、产业协作、绿色乡村、民族文旅、人才培育等方面推进贵南高铁经济带建设。  相似文献   

3.
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程,各地区也根据自身情况,已建起了各种类型的信息系统.然而由于信息技术等方面的限制,这些信息系统之间难以做到整合和真正的信息共享.文章介绍了高铁通信共享建设的现状,分析了新技术在高铁通信共享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以及高铁通信共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高铁通信共享建设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贵州至广州高速铁路的建设为背景,通过对贵州沿线区域城市经济发展的分析,探索贵广高铁建成后对贵州沿线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间的经济影响。分别从辐射效应,经济融合等方面进行初步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快贵广高速铁路发展的建议与,为贵州沿线以城市各区域合作互补,共同发展,更好的融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2015年动工的川南城际高铁给沿线各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文章从高铁经济的内涵入手,分析高铁给泸州市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通过加大宣传,优化产业结构、吸引人才,建立配套政策等几个方面提出适应高铁经济时代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高铁以高效便捷、安全可靠的优势逐渐成为支撑我国运输事业发展的关键,高铁的发展一方面将其运输优势惠及到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领域,另一方面也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根据国家发展需要,我国对高铁建设进行了全新的规划。文章从目前我国高铁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高铁建设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发挥高铁的促进作用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本文以京沈高铁为研究对象,参照哈大高铁对沿线中小城市的影响,主要是以铁岭西站为例,运用对比法,与相似城市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京沈高铁对阜新城市经济效应的影响,并结合当前的社会情况和高铁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自我国建设高铁以来,高铁线路规划与我国人文经济息息相关。由于行车路线不同,给周边城市及居民带来的影响不同。因此为了给高铁线路的选择提供科学严谨的建议,文章采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多种影响因素构造指标评价体系,运用MATLAB计算权重,并模拟建设从丹东到锦州高铁的多条线路,运用已有的模型计算出最科学合理的方案。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向铁路规划部门提出高铁线路选择的几条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郭源园  吴磊  曾鹏 《南方经济》2022,41(11):128-140
城市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城市运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铁的快速发展不仅加强了城市间的交通联系,也促进了城市与区域的经济发展。尤其在大都市区乃至城市群内部高铁出行日常化、公交化的背景下,城市内高铁站点的选址对于提升城市效率往往有重大影响。文章通过对我国历史上铁路站点的选址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历史条件下的高铁站点选址远郊的现实原因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目前城市发展和高铁出行不断增加的现状,讨论了大城市中心城区建设高铁站点的必要性,并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从"站"和"城"两维度对中心城区高铁设站的效益(交通网络效益和经济集聚效益)进行分析,结合对重庆北站和重庆西站为实证案例的成本分析,探讨"站-城"融合视角下的中心城区高铁设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高铁正在改变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格局。文章利用系统思想和方法,从供需、空间表现和旅游功能的角度,构建了由旅游目的地子系统、旅游通道子系统、旅游客源地子系统构成的高铁旅游系统,分析了每个子系统的构成要素;并站在供给方的角度,重点从高铁车站与城市之间的交通运输、高铁列车运营服务、高铁旅游通票三个方面,对高铁旅游系统的优化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高铁建设有很大程度地发展。高铁运行所产生的列车空载问题应当如何解决呢?文章认为在新媒体时代下,解决此问题的最佳办法就是加强高铁的营销,最大限度的解决高铁空载问题,从而有效地开发高速铁路这一巨大潜力资源,促进我国高铁的发展。文章将对新媒体时代下如何有效地进行高速铁路客运营销这一问题展开详细地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铁路作为中国经济的大动脉,其发展前景是影响着中国海外市场经济的重大因素。文章首先概述"一带一路"政策的内涵、高速铁路的特征以及"一带一路"政策与高铁国际化发展的关系;进一步论述了"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发展机遇,并分别从中国的自身因素、出口对象国因素等方面深入分析,提出中国高铁走出去将会面临的风险,文章最后促进我国高铁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兰新高铁的建成通车将打破长期困扰出疆运输的“瓶颈”,使新疆与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交流更加紧密便捷,对沿线原有的交通运输体系、城市空间格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产生明显深远的影响.本文阐述了兰新高铁建设及运营概况,分析了兰新高铁对沿线经济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人力资本质量提升的视角,理论剖析高铁建设作用于制造业生产率的内在机制,进而将空间计量模型与多时点双重差分相结合,从服务供给强度层面实证考察高铁建设如何影响高铁城市之间、高铁城市与非高铁城市之间的制造业生产率差距。研究表明,高铁建设能够显著提升高铁城市的制造业生产率,同时能够影响周边城市的制造业生产率,其空间溢出效应在1.5 小时 -2 小时的通勤时间内相对密集;高铁建设能够扩大高铁城市与非高铁城市之间、高铁城市之间的制造业生产率差距,且制造业生产率增长中的不平等问题在中西部地区、二三线城市和非国有企业中尤为突出;人力资本质量提升是高铁建设实现制造业生产率进步的重要机制;进一步分析表明,工资薪酬对高铁建设所引致的企业人力资本质量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高铁运行的安全水平,提升高铁司机的安全绩效,基于理论分析,从员工个体感受层面建立服务型党组织所带来的服务型领导感知、工作旺盛感、情感承诺与安全绩效之间的假设模型。通过问卷分析468名高铁司机的有效数据完成建设模型的验证。通过量化研究补充安全绩效研究中关于员工主观感受对安全绩效影响机制的研究,完善安全绩效影响机制中个体的认知与感知的两个维度。同时验证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对员工感知的影响以及所带来的安全绩效影响,提出重视员工感受、重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重视跨纬度提升安全水平的实际安全绩效提升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交通的发展对地方经济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高铁)网络的日益完善,高铁沿线城市纷纷步入了高铁新城的建设之中,为城市发展开拓了新区域,但能否选择最适宜的发展模式和功能定位是高铁新城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鉴于国内高铁新城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在深入分析现有高铁新城的建设背景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总结了其选择发展模式时应着重考虑的因素,力求为高铁新城的开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分析了生鲜农产品高铁物流的发展现状,然后对生鲜农产品高铁物流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生鲜农产品高铁物流的对策,找出高铁运输与物流配送之间的平衡点,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2010~2018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高铁开通对企业税收激进行为的作用机理,并检验了不同公司治理水平下高铁开通与企业税收激进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铁开通能够抑制企业的税收激进行为。基于公司内部治理水平的研究结果发现,高铁开通对税收激进程度的抑制性在内部控制较好的企业中更加显著。文章突破税收激进行为的传统微观层面影响因素,基于地理经济学的视角探讨高铁开通与对上市公司税收激进行为的作用机理,为提升企业监督水平与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李彦  陈振华 《科技和产业》2024,24(10):200-205
随着交通强国战略的逐步实施,有关高铁投融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中外高铁建设的主要投融资模式进行归类分析,并从融资特征、适用范围、优劣势等方面,就政府融资、市场化融资和PPP融资三种模式展开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国外在高铁项目的市场化融资和PPP融资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相比之下,中国大部分高铁项目是以政府融资为主;尽管日本、法国和瑞典等国在高铁投融资体制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合理的公共政策规划保证了项目的正常运营,其成功经验包括鼓励地方政府参与、积极引进民间资本、注重盘活存量资产和改进风险承担方式;为推动我国高铁项目投融资体制创新,应拓宽高铁项目筹资渠道,完善高铁融资支持政策,建立高铁融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深化要素市场改革,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文章基于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在测度城市资本和劳动力错配指数的基础上,将高铁开通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高铁开通对城市资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能够显著改善站点城市的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核心结论仍然显著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高铁开通对资源错配的改善效果受到地区差异、城市规模大小的影响。加快高铁网络建设、培育发展“高铁经济新业态”是改善城市资源错配状况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