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喆 《辽宁经济》2009,(8):104-10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追求生活质量的同时,更注意对居住环境的追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建小区的绿地越来越多,越来越漂亮了,使居住区绿化成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绿地规划应以人为本,对于居住小区绿化来说不可植物造景,要与环境相协调,在绿化配置过程中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2.
以北京市经济发展用水为研究对象,系统剖析北京市经济发展用水的变化趋势,并应用弹性分析法测算北京市经济发展用水的脱钩态势。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经济发展用水的脱钩态势经历了“强脱钩—弱脱钩—强脱钩—弱脱钩”的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从全要素生产率角度出发,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综合评价北京市经济发展用水效率及其变化趋势。最后,全面总结北京市经济发展的治水模式与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现代化发展建设脚步加快,与此同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现代居住区为有效改善居住环境,净化空气,逐渐在现代化居住区引入了绿化苗木的配置。本文主要是结合现代居住区的景观规划以及建设,从绿化苗木配置的多个方面,对现代化居住区绿化苗木配置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于东海 《魅力中国》2014,(15):327-32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住宅环境得以明显改善,居住区国林绿化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关键部分,对改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城市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人们满足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对居住环境要求正在逐渐提高。而居住区内的园林绿化程度高低,作为居住环境质量评定的标准。本文主要分析现代居住区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5.
人民的居住水平反映丁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和生活水平,改善居住条件,达到小康居住水平是实现我国本世纪末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居民的居住水平集中地表现在居住区的状况上.包括居住区建设和居住区管理两方面。进入九十年代,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房地产业的发展.使居住区的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加,也给居住区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居住环境绿化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的一生约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居住区中度过,居住区环境的好坏对居民影响很大,因此,人居环境绿化应当以保护居民身心健康为目的,使环境绿化更加适合居民的生态需要,从而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通过对居住区中的景观设计(光声水环境)、老人与儿童活动空间以及居住区中的安全与交通问题等的研究,并以"绍兴县城市花园"这一居住区作为案例来研究,给将来的居住区规划打下理论基础,为我国居住区规划设计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居住区景观绿化的定义及功能,并从“以人为本”、凸显居住区特色、软质景观与硬质景现比例平衡、合理划分和组织空间、植物运用这五个方面详细的说明了居住区景观设计时需着重考虑的几个要素,希望为居民提供一个与大自然的沟通空间,人与人交往的场所,赏心悦目的景现环境和恬静平和的居住氛围。  相似文献   

9.
2015年,中国水利部将"三条红线"量化的指标权重提高到40%,凸显了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性。文章从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个层次构建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评价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并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旨在探讨区域尺度下,构建具有普适性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系统。文章以江苏省为例,在一般用水效率和高效用水效率标准下,综合分析其水资源利用效率逐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从2003年至2013年,江苏省用水效率逐年稳步提高;(2)一般标准下,用水效率从Ⅴ类上升到Ⅱ类;(3)高效标准下,用水效率从Ⅴ类上升到Ⅲ类,高效用水效率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0.
《今日重庆》2009,(12):49-49
2009年启动的主城居住区综合整治和“城中村”改造,以改善居住环境,让原居民共享改造的成果,确保被征地拆迁群众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相似文献   

11.
易于居住的城市环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居住区绿化是伴随现代化城市建设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绿地,它最能贴近居民生活,也是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  相似文献   

12.
低碳城市空间结构:从私家车出行角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正在发生巨大演变,空间集聚在带来经济效率的同时,也引发了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等问题.本文利用2009年9月开展的北京市社区住户"家庭出行能耗与居住环境"调查数据,重点分析了城市空间结构(居住、就业及城市公共品的空间布局)对居民选择购买私家车以及私家车碳排放的影响.我们发现:居住分布与城市公共品分布的空间匹配程度越高,家庭拥有私家车的概率越小;私家车出行成本越低,就业可达性越差,碳排放越高.这些实证发现可以给城市规划者以启示,提高城市空间结构的低碳效果.  相似文献   

13.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居住小区的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
王学华 《魅力中国》2011,(8):82-82,64
从眉山城市居住区绿化的发展开始,找出眉山城市居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当前眉山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呼吁政府结合眉山创国家园林城市契机,加大对城市居住区绿化建设和管理的扶持,为全体城市居民创造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5.
污水资源化利用是行之有效的节水途径。推动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污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有利于提高再生水利用效率,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从资源总量与消耗、用水效率、社会经济、环境保护4个角度建立污水资源化利用价值评价体系,通过熵值法对珠三角9市2016—2020年污水资源化利用潜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珠三角污水资源化利用价值波动上升,各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价值存在差异;利用价值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越发达,利用价值越高;广州、深圳、东莞污水资源化利用价值相对较高,珠海、肇庆、惠州污水资源化利用价值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6.
参考国内外文献,总结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研究成果。将主成分分析法和理想解法相结合,构建不同时期的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综合评价方法。并以北京市为评价对象,对其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系统评价。研究表明:"九五"至"十五"期间,北京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持续下降,"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北京开始将创新的工作重点放在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方面,北京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持续增长且增幅较大。  相似文献   

17.
将综合运输系统概念引入城市公共交通进行分析,把公交、地铁以及出租车视为组成城市公共交通的3个子系统,并以北京市公共交通运输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北京市公交、地铁、出租车的发展状况,选取2006—2010年的统计数据进行研究,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北京公共交通的综合运输效率以及公交、地铁、出租车这3个子系统的运输效率进行评价,利用DEAP软件求解,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效率分析,包括综合效率(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  相似文献   

18.
宋宝莉  何东  刘传辉 《改革与战略》2012,28(3):108-110,146
统筹城乡发展同步推进了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后产生了一些不同于以往的问题。在居住区及其周围发展生态产业,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发展生态产业可以通过三条路径进行:发展集生产加工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立体"生态农业,发展手工加工业及园区配套工业,发展休闲文化旅游业。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时序DEA-Malmquist指数分析,通过测算北京市2004-2013年现代服务业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指数,评价分析北京市现代服务业的效率变化。结果表明,北京市现代服务业TFP增速变缓,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交替变化,二者增长率变化方向相反;TFP对服务业增长贡献率较低,不同行业综合效率FTP变化及主导因素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人与自然的和谐越来越多地被用作现在居住环境的设计理念,尤其在城市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提出居住区环境的生态化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对人文地理差异、地形地貌差别、植物配置多样性、水的利用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实现居住区环境的生态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