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锯沉百叠糁琼英,一日三薰更九烝。却悔香成太清绝,龙涎生妒木犀憎。十一月十八日,这一天在中华暂时中断的"斗香"又在京城重新风雅的开始了,外面的天气有些寒冷,而在屋里却温暖如春,倒不是开了暖气的缘故,而是这次斗香的主题便叫"花气蒸浓古鼎烟,水沉春透露华鲜",多么好的诗句,这  相似文献   

2.
<正>我的故乡在西藏,现在在云南,这次参加斗香大赛感觉非常荣幸。因为香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最重要的一个分支,我非常喜爱传统文化,希望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继续发展、兴盛起来。尤其是香文化他不仅仅是外在的艺术,而是内在、存于心灵里面的,他能给予人心灵的享受。在我们品香的时候达到真正的静,那一刻一切的烦恼杂念都不存在,通过这种方法来修炼非常好。本次大赛具有诸多大义,贵在开启了遗失之香文化的全  相似文献   

3.
<正>袅袅馨香,滋润熏陶着历代文人的心灵。案头燃香,笔下亦咏香。古代文人笔下关于香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名家也比比皆是:孟子、屈原、刘向、李煜、李商隐、王维、白居易、苏轼、黄庭坚、李清照、朱熹、丁渭、曹雪芹……其中的许多作品都极为精彩,香对文人的意义,明代屠隆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概括:"香之为用,其利最溥。"  相似文献   

4.
<正>闻了这些香气,我远眺北方,我看见七山充满着精选的甘松、香树、樟树和胡椒树。接着我登上这山的山顶了望,在大地的极东方,天使带我越过了Erythraean之海和Zotiel这个地方。——《以诺克书》印度匙叶甘松和中国甘松甘松香(Nardostachys jatamansi)在传统的香方中,无论是贵族阶层的宫中香和衙香,还是士大夫阶层的文人香或医家用香,都可以找到其身影,如此高的使用频率,  相似文献   

5.
<正>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博山炉中沉香火文人士大夫的焚香品香,风雅渗透到骨子里面,品香与斗茶、插花、赏画同为贵族精神生活追求的极致,这是一种结合了财富和学养的文化生活方式。焚香,成为文人雅士一种根深蒂固的生活习惯,须臾不可离。明代文震亨《长物志》描述焚香情形:"于日坐几上,置倭台几方大者一,上置炉,香合大者一,  相似文献   

6.
香同道不同     
<正>香大赛赛事已毕,余香未了。有人欣赏仪式之美,有人醉心缕缕香氛,还有人热衷养生功效。赛场上有人问我:我了解一些传统香的制作,看起来非常复杂,香只是用来闻,为什么要关注那么多和气味无关的东西呢?我想,这不但是用香朋友的困惑,也是和香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传统香到底是什么?是怡悦嗅觉的商品?是养性修身的玩物?还是疗疾养生的工具?香水香精也是香,为什么没这么多讲究呢?传统和香到底该怎么和?是像调香水  相似文献   

7.
张静 《西部大开发》2013,(9):122-123
中国的香文化,从五六千年前延续至今。香,高贵而朴实、氤氲而缭绕、玄妙而深邃,它调和身心,妙用无穷……每个时期的用香习俗都在随着时代发生转变。古人,惜香如金,爱香成癖。今人,品香藏香,其乐融融。古代文人士大夫修养身心、追求雅致生活,与现代人崇尚"养生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沉香素有"百香之首"的美誉,集治病、闻香、把玩、收藏于一身,它既是一种精英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大众文化。一般来说,沉香主要用于做原料入药和焚香,还有稀少的用于把玩件、香道、雕刻作品等收藏,而今这种稀缺资源的价值被更多人所了解,它无疑成为业界争相竞购的青睐之物。  相似文献   

8.
该文探讨了中唐以后,文人写意山水画对古典园林营构的影响,对文人园林设计"以画入园,因画成景"的传统进行了阐释.写意山水画中"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所蕴舍的禅境,同样成为士大夫文人在造园过程中所着意追求的意境.出于禅意的"小中见大",在画中,在园林中,都成为中国人独特的以有限表达无限的艺术法则.这种禅境的追求,影响了文人园林从山水园林向都市园林的演进,也体现在"一拳代山,一勺代水"的园林设计手法中.  相似文献   

9.
<正>山居好,山居好,鹤唳猿啼饯昏晓。碧窗柏子炷炉香,趺坐蒲团诵黄老。——(宋)龚大明《山居》柏子香与文人情怀一说到柏子香,恐怕文人香友们第一想到的就是宋代的大文豪苏轼。"铜炉烧柏子,石鼎煮山药。一杯赏月露,万象纷畴酢。"从苏轼这首《十月十四日以病在告独酌》中,可以读到山客高洁淡泊的形象,清净出尘的气质,让人印象深刻。但苏轼对柏子香的钟爱恐怕尚不及其弟,苏辙的《游钟山》曾写道:  相似文献   

10.
<正>天津市东丽区华明街胡张庄村,位于区境东北角、金钟河岸边。自搬迁到华明家园以来,原有的传统农业生活方式已经得到了巨大的转变,现村民主要以葡萄种植和水产养殖为经济收入方式。全村拥有近1600亩葡萄地,种植的多数为"玫瑰香"葡萄,其种植的葡萄已经具有一定的品牌实力,"玫瑰香"皮薄,未熟透时是浅浅的紫色,像玫瑰花瓣一样,口感微酸带甜,当一旦成熟却又紫中带黑,一入口,便有一种玫瑰的沁香醉入心脾,甜而不腻,绝没有一点  相似文献   

11.
郑伟 《魅力中国》2010,(3X):216-216
元代是文人士大夫画家占据画坛主导地位的时代元代绘画基本上划分为两大命脉:一为南宋的绘画传统;二为以文人画家为中心的抒发本真性情的文人画。其中,倪瓒的"逸气"和"逸笔"思想最具代表性,以求得内心精神的寄托与消解,从而较大地推动了艺术传达中偏于"逸"的表现,崇尚自然,抒情达意。元代画家以亲身的实践证明了笔墨表现所发生的"气韵生动"这一完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3月13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管院").香文化研究所所长、《香事》杂志首席顾问潘奕辰老师应邀来到北京新鲜胡同小学,为同学们进行中华香文化的启蒙课讲座,由此拉开了今年"全国百场公益香文化普及活动"的序幕。"全国百场公益香文化普及活动"是由中管院.香文化研究所发起,《香事》杂志牵头推出的公益活动,旨在向全国各地的传统文化爱好者推广中华香事、普及中国香文化,  相似文献   

13.
<正>香,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自古便是一种助缘,它开启了大贤大德的智慧,濡养了文人雅士的心性,构建了自然与人性的和谐。和而天成,藏香蕴灵戴莉,字宜暄,江苏宿迁人氏。家学积善,敏而好学,修持缘法,始创"和香阁",传承代序,香以载道。于今,发起"香席雅集",拟古初心,思齐先贤。初识戴莉,是在和香阁举办的"香席雅集"上。和  相似文献   

14.
月圆中秋     
<正>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中秋节。因为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国西部地区民族众多、地域广袤,数千年来众多民族各自保持着独特的民俗,创造出绚丽的民族文化,八月十五中秋节也有不同的过法,祭月、拜月、赏月、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等。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在中秋时咏叹明月,寄托思念,留  相似文献   

15.
<正>《香事》杂志诞生至今,得到了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更加令人心存感恩的是,我们在各地的工作站也快速蓬勃地发展起来。北京、广州、南京、海口、武汉、昆明等地都已经有了"香事工作站"。成立至今,各个工作站都陆续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喜欢、支持《香事》的朋友们都笑称自己在当地"找到‘组织’了"!北京千古香事总角始学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让他们从小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华香事  相似文献   

16.
正琴声悠雅,舞影婆娑。坐落于卡迪夫市中心的英国威尔士国家博物馆内,"自然的吟唱:中国花鸟画艺术展"在一组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表演中吸引了无数人的眼光。这是来自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60余件以花鸟为题材的明、清及近现代书画精品展出,英国观众在此走近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展览是"2017威尔士传奇之年"的  相似文献   

17.
<正>《荣斋随笔》共分两册,"风雅颂篇"和"文博篇"。以当代文人之情怀与文字,写当代文人之逸事与风物,竟能写出汉魏样风骨,民国般故事,当是《荣斋随笔.风雅颂》之精粹所在。而将古董生活化,恢复传统文化与士大夫的生活情状,是《荣斋随笔.文博篇》有别于古往今来所有收藏类书籍的最大亮点。"文博篇"作者自序:"雅"实在是一种最为高贵的概念或情状。  相似文献   

18.
正白蒲"三香斋"茶干始于公元1696年,产于世界长寿之乡江苏省如皋市的白蒲镇,是南通地区的著名传统产品。"三香斋"茶干精选大豆作原料,用天然名贵香料和硒含量较高的水煮制,经前后二十多道工序制作而成,被誉为白蒲一绝。清乾隆帝巡视江南期间品尝"三香斋"茶干后,题写"只此一家"。从此,"三香斋"茶干驰名大江南北。"三香斋"茶干先后荣获江苏省食品博览会金  相似文献   

19.
东北“虎”     
杨军 《东北之窗》2008,(2):70-71
在东北方言中,"虎"并不是褒义词,而是微微带一点贬义。"虎"指的是为人处事莽撞、欠思考、不讲究方式方法,但也有率直、性急的意思。多数东北人办事是相当"虎"的。  相似文献   

20.
文房藏趣     
正"笔墨精良,人生一乐"。在古代文人眼中,文房用具是书籍之外另一种须臾不可分离的爱物。《文房雅玩—苏州明清时期文人书房用品展》就为重庆爱好者提供了不少系统了解"文房"用具的实物。苏州历史悠久,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和集大成者,历史上长期是江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人墨客在此题咏吟唱,使苏州成为名副其实的"人间天堂"。文房,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精神符号。"文房"之名,起于南北朝时期,专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