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代农业发展,并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也是自近代以来社会变迁的主题。只有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建设,才能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愿望,也才能更好地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因此,大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努力使农民增产增收是我们长期不懈的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2.
浅析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及增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要解决农业的发展问题,而只有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本文试图通过对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农民增收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积极发展农业信息化 促进农民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政 《乡镇经济》2005,(1):17-19
实现农民增收是当前我国农村工作最迫切的任务,本文针对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重点分析农业信息化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并为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提出发展农业信息化的积极对策。  相似文献   

4.
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是当前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紧迫而繁重的任务,也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本文从科学的发展观出发,着重分析了制约我国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以及解决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坚持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农民增收的关键当前,农业是我国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农村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制约我  相似文献   

5.
王维  程少坤  郭艳 《理论观察》2006,(1):154-155
农民增收缓慢成为我国农业发展阶段面临的核心问题,而当前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农业增长方式基本上是粗放型的,农业的整体素质不高,发展后劲不足,农民增收困难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难题。影响农民增收,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相似文献   

7.
翟富根 《发展》2012,(10):114-116
当前,我国实行的家庭承包经营,其固有的局限性已经影响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因此,必须根据当前农村现实情况,构建一个与我国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才能真正解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  相似文献   

8.
林江  李普亮 《山东经济》2010,26(3):83-88
本文基于1978—2006年的财政农业投入数据,通过Ende—Granger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的经济绩效。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财政农业总投入对农民增收表现出了显著的正面效应,但不同类型支出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其中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农民增收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村救济费没有表现出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农民增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农民的收入问题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农民增收困难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农民增收问题应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来认识,从小额贷款,科技兴农,原产品加工等方面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俊 《特区经济》2005,(6):175-176
近年来,我国农村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量涌现,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竞争力,完善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丰富了农村经营体制的内涵,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已逐步成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点。但是,由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起步较晚,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如果长此下去,势必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因此,正确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发展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11.
余新 《魅力中国》2010,(26):116-117
稳步提高我国农民的收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同时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当前我国处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关键是要寻找农民增收的出路。本文就如何从农民的收入来源进行分析,试图挖掘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既农村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对农民增收,激活农村消费需求,促进我国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制约农民市民化的因素,并对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貟小苏 《发展》2003,(10):2-2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心。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建设现代化的重点任务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而实现工业化的重点、难点在于农村工业化。综合分析我国现阶段耕地资源、农业经营和劳动力状况,我国农村大部分是以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以农为主,与工业化有很大的差距。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解决农民增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推进小城镇建设,扩大农村经济总量的必然选择。在甘肃,乡镇企业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到2002年,从业人员达到177.7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的17.6…  相似文献   

14.
刘瑞 《中国经贸》2012,(20):142-143
摘要:能否实现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不仅关系到农业与农村的发展与稳定,更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当前,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负面影响不断扩大,农民增收的难度也随之扩大,因此,如何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仍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构成及变动趋势为基础,分析了影响农民增收各种因素,根据当前形势,提出切实提高我国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在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并结合理论及我国实际,提出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两个任务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农村稳定是农民增收的前提,而农民增收则是农村稳定的物质基础。民富则安,为此,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农民的个人利益问题,让农民切实拥有自己的合法利益,安居乐业,农村方可稳定。离开农民个人利益这个现实主题去高谈稳定,是不切实际的空谈;不顾农民的个人利益,去处理农村中的各种问题,点子再多,办法再好也只是暂时缓和矛盾,求得眼前的安稳,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长期稳定。眼下,农民的个人利益在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的改革,使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广大农民得到了很大的实惠.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已经汇入了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潮流,而农村则出现了边缘化倾向,农民增收难.  相似文献   

17.
实现农民增收是深化农村改革,繁荣农村经济,确保农村稳定,因而也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龙海市近年来,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植主导产业;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促进闽台农业合作;推动山海田综合开发,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加快市区、集镇、新村建设,搞好以治涝治旱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通过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 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阶段,大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在广袤的农村大地涌现出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组织载体,有效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9.
章继刚 《开放导报》2012,(5):109-112
创意农业是一场以食品安全、乡村体验和美学农业为基础的生活方式的革命.创意农业以审美体验为主题,具有养生养美、体验品味功能和快乐高效的特点,目的是让农民增收、农村增美、企业增效、城市增辉.它在农业领域的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应加快推进创意农产品生产,实施中国创意农业富民工程,打造创意农业万亿产业,创造中国农民独特增收模式,构建农村创意生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已顺利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农业对我国来说,关乎着国计民生,农业发展,农民收入得到增收,有利于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同时农业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因此,在新常态下要促进农业的发展,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农村的经济发展关乎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新常态给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需要有关部门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业结构,带动农民增收,提升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文章主要就新常态下农业呈现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对策进行探讨,从而让农业在新常态下发展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