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厂办大集体改制时机已经成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4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18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继国务院2005年发布的8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同意东北地区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批复》之后,将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由东三省试点推广到了全国。  相似文献   

2.
《上海集体经济》2006,(4):47-47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东北地区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批复》(国函[2005]88号)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东北地区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工作,现将中央企业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3.
2011年4月,国务院下发文件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在3到5年内实现无集体企业、无集体职工、无集体资产的“三无”目标。本文分析了国企厂办大集体的改革成本.并举例估算了某国企厂办大集体可能产生改革成本.供有关厂办大集体改革参考.  相似文献   

4.
2011年4月.国务院下发文件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在3年到5年内实现无集体企业、无集体职工、无集体资产的“三无”目标。然而,虽然时间过半.但积重难返.厂办犬集体改革的推进步伐相对缓慢。本文分析了国企厂办大集体的改革实践.对成功与失败的案例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总结其经验启示为其他国企厂办大集体的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上海集体经济》2006,(1):F0004-F0004
20世纪70至80年代期间,为安置回城知青和国有企业职工子女就业,许多困有企业扶持兴办了一大批集体所有制企业(简称厂办大集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厂办大集体企业如何走好改革之路,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最近,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在宝钢集团企业开发总公司会议室召开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福州市政企脱钩方案》要求,为进一步深化福州市联合社系统城镇集体企业改革,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维护集体企业安定稳定,保障职工及各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促进集体保值增值,由福州市城镇联合社根据《公司法》《物权法》《城镇集体所有制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福州市城镇集体企业现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集体企业改革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日前由福州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并执行。  相似文献   

7.
《上海集体经济》2006,(1):45-47
为使厂办大集体与主办国有企业彻底分离,成为产权清晰、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切实减轻主办国有企业的负担,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创造条件,财政部、国资委、劳动保障部于2005年11月6日联合下发了《东北地区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企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进入议事日程,如何在客观、准确分析和把握这类集体企业历史沿革、存在问题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有效汲取东三省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改制经验和石油央企历史上改革、改制和重组工作的教训,通过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提出石油央企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改制的思路性建议,目的在于有效改变该类企业目前在产权、人员、市场、利益等方面的不清晰局面,实现全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避免潜在风险和未来或有损失,积极、稳妥地推进大集体企业改革改制工作.  相似文献   

9.
孔祥麒 《发展》2011,(7):1-1
3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用3年至5年时间,使厂办大集体与主办国有企业彻底分离,成为产权清晰、面向市场、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职工得到妥善安置,职工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我省要坚决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我省的厂办大集体改革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一周新闻     
《中国经济快讯》2011,(12):12-13
厂办大集体企业 3到5年内彻底剥离 3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用3年至5年时间,使厂办大集体与主办国有企业彻底分离,成为产权清晰、面向市场、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厂办大集体长期普遍存在的产权不清、机制不适、人员富余、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日益突显,因此国务院于2011年4月出台了厂办大集体改革政策,要求厂办大集体与主办国有企业彻底分离。与此同时,随着电力体制改革进程的逐步到位,电网所属集体企业重组整合、规范管理拉开帷幕,两者形成呼应势态。针对目前电网企业所属集体企业产业特性及其与电网主业关系,电网企业应顺势以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适度拓展为核心调整企业集团产业结构、优化自身产业布局,提升企业核心价值,实现电网企业发展、体制改革推进和职工和谐稳定的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12.
一周新闻     
《中国经济周刊》2011,(12):12-13
1厂办大集体企业3到5年内彻底剥离3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用3年至5年时间,使厂办大集体与主办国有企业彻底分离,成为产权清晰、面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铁路改革的深化,哈尔滨铁路局厂办大集体作为一种特殊存在的企业形式,逐渐突显出诸多弊病,损害了职工合法的权益,也严重阻碍了铁路改革发展。通过厂办大集体改革,使厂办大集体与主办单位彻底分离,成为产权清晰、面向市场、自负盈亏的独立市场主体,使集体职工得到妥善安置。职工能否得到妥善安置,可以说是改革成败的一个核心问题。文章就哈尔滨铁路局厂办大集体现状、改革过程中职工安置方面的难点、对策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加强集体资产监督管理,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保证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是联社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我们在推进集体企业改革,转变集体企业体制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城镇集体企业条例》和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联社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不断加强联社集体资产的维护、监督、使用和管理工作,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联社集体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实现了联  相似文献   

15.
《上海国资》2002,(1):51-52
<正> 各区县国资办(集资办),各委、办、局,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委托监管单位,各企业集团,中央在沪集体企业主管部门,市供销合作总社、市生产服务联社、市工业合作联社,市产管办、上海产权交易所、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本市小企业发展的决定》(沪府发[1999]31号),深化集体企业改革,调整集体经济结构,加快集体资产的流动与重组,现就进一步规范有序地推进集体企业改革,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加快集体企业转制、改制步伐。在清晰产权的基础上,鼓励集体资产从企业中加快退出。集体资产退出,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可以采取在安置职工以及落实债权的基础上,出售、转让集体资产产权,也可以采取股份合作制、融资性租赁、期权设置以及实施破产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16.
<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2015年部署在全国29个县(市、区)开展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着力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中央现在出台《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是对深化集体产权改革系统全面的重大部署。  相似文献   

17.
集体企业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一直处在产权界定不清、管理缺位的局面,我国电力系统集体企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迄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多年来为电网公司抗击自然灾害、提供应急服务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以及厂办大集体改革的推进开展,集体企业管理粗放、经营风险突出、人才缺失、核心竞争力弱等问题逐渐暴露,现有机制已无法适应新要求,迫切需要系统筹划集体企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如何通过改革激活农村各类要素潜力,盘活"沉睡"的资产?如何保障农民权利,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对此,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作出回应。激活农村各类要素潜力2016年8月,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贵州省湄潭县宣布成立该省首批村级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2015年,湄潭县启动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试验工作,如今全县16个试点村先后完成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确认、集体资产清查  相似文献   

19.
铁路厂办大集体改革有利于促进铁路的规范管理,帮助这些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此,文章对铁路大集体企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新时期铁路大集体企业的改革思路与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发展农村集体资产.我国自2017年全面开展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推进了农村产权制度的全面改革,农村产权确权工作逐渐完成.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在完成清产核资的基础上,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积极探索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以充分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