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香事订阅     
<正>《香事》是香界第一本专业杂志,也是推崇中式生活、热爱香文化的高端读者必备之休闲刊物,如果你对《香事》感兴趣,请加入"中国香文化产业联盟",只要成为个人会员,就可以看到全年的《香事》。个人会员会费:300元/年会员待遇:全年四期《香事》(包邮);全年各种活动的通知,及参加活动的优惠价格。方式一:汇款账号:0200001209024950649开户名称:北京博创盛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左安门支行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3月13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管院").香文化研究所所长、《香事》杂志首席顾问潘奕辰老师应邀来到北京新鲜胡同小学,为同学们进行中华香文化的启蒙课讲座,由此拉开了今年"全国百场公益香文化普及活动"的序幕。"全国百场公益香文化普及活动"是由中管院.香文化研究所发起,《香事》杂志牵头推出的公益活动,旨在向全国各地的传统文化爱好者推广中华香事、普及中国香文化,  相似文献   

3.
岳峙 《上海国资》2007,(8):75-75
6月,北京一家报纸爆出了《读书》杂志即将更换执行主编的消息。7月初,这个消息得到证实,原任执行主编汪晖、黄平被解聘,原《读书》杂志资深编辑吴彬升任执行主编。围绕着这件事,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各大媒体都发表了相关人士各种观点的评论文章,至今余音袅袅,绕梁不去,是谓"《读书》换帅风波"。  相似文献   

4.
去年初,中央电视台播放"刘罗锅",把北京人的眼睛都看直了。赢得了不同职业人的交口称赞。但谁都知道,"刘罗锅"讲的既不是我们今天的事,也不是我们普通老百姓的事,而是过去的帝王将相的事。如果说只有演"自己"的事我们才爱看,那么,这种写与我们"无关"的作品,理应受到冷漠了,但却为什么如此"火爆"呢?"火爆"的不仅是"刘罗锅"。近年来,电视台播放了一系列古装戏,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等等,  相似文献   

5.
<正>经/商/有/道诚/信/为/天联合出版单位:香文化国家级权威学术机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香文化研究所香文化独家专业宣传媒体:《香事》杂志香文化活动专业公司承办:北京博创盛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征集企业类型:承诺诚信的香企业,不论你是从事文化、生产、营销,只要你在国内经营任何与香有关的企业,只要你符合以下条件,均可被收录《全国香产业诚信企业名录》。  相似文献   

6.
《非常诗画》,非常了得。用漫画和打油诗的方式为《大连日报》做时评,这不是突发奇想的事。我和漫画家姜末诗配画合作,最早始于1989年3月。2002年日韩世界杯,我俩都在《足球周报》工作,他在前方,我在后方,一张《东方世界杯》,四十三天诗配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至2005年合作出版《睹球》一书,收入诗画300篇。北京大文豪棋哥有如此评价:"如果说姜末的画是烙饼,嘉树的诗就是大葱,烙饼卷大葱,香飘  相似文献   

7.
<正>《美丽中国·香事》杂志的主管单位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单位为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与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是中国管理研究院香文化研究所的指导刊物。《香事》通过专业和有深度的内容,将中式贵族中最有品味的生活体验,权威性地介绍给有同样爱好和感受的读者,内容涵盖了:最新香品、香料品味、古今香具、人物专访、大师作品展示、高端会所介绍、香之旅以及与香有关的各种信息;另外,还涉及与香有关的琴棋书画,诗酒茶花,红木家具、中式家居、珠宝玉器,以及  相似文献   

8.
<正>时光荏苒,一转眼《香事》已经出版了三期,读者的数量也有了几何级的增长,我们陆续收到了很多读者朋友的反馈,很开心有你们一直以来的关注和支持,《香事》才能越做越好!刚刚拿到《香事》杂志时,第一感觉是雅致,放在手中不舍得打开,好像生怕打开后会把里面什么东西放出来。但终于又无法抗拒内心好奇的……翻开《香事》马上被里面精美的画面吸引着了,被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陶醉了,让人完全沉浸其中。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正>京城这几日,春意已至。枝头树尖,已偶见娇嫩的春芽绽放其上,小小的芽尖满蓄生命的能量。一转眼,《香事》杂志已诞生一周年。在过去的一年中,《香事》如婴孩儿蹒跚学步,步伐稚嫩却执着前行,为传播中华传统香文化不遗余力。所幸有诸多关心爱护《香事》的朋友,有你们的鼓励与支持,我们才能得以如此快速地成长:读者数量呈几何级增长,合作渠道在不断增加,业务快速发展……有如此多人的厚爱,  相似文献   

10.
资讯     
<正>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播出:闻香识人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香文化。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为此也专门制作了一辑节目《闻香识人》,并在乙未年元宵节期间播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香文化研究所所长、《香事》杂志首席顾问作为节目嘉宾,在节目为大家讲述了中国香文化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并为大家演示了中华香事中的香篆和隔火熏香等行香仪轨。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热爱中国香文化。  相似文献   

11.
马路原名夏飏/生于北京长于大连/2008年出书/成为《小崔说事》的嘉宾/2009年开始写作《的哥马路虾的驾车宝典》大连的哥马路虾从一个寂寂无名的草根博客,崛起为天涯论坛的"头条"霸主,并出版了颇具王小波文风的博文集《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一举登上《小崔说事》的舞台,成为崔永元的座上宾,小崔说:马路虾写的东西比很多专业作家都好多了。《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记录了马路虾"在路上"的故事,形形  相似文献   

12.
<正>中华香事滥觞中华香事起于上古时期之祭祀,宋丁晋公《天香传》谓:"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达蠲洁。三代禋享,首为馨之荐。"《尚书·舜典》对舜帝登基的一段记载:"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桎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辑五端。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  相似文献   

13.
候德云 《东北之窗》2011,(Z1):102-102
马路原名夏飏/生于北京长于大连/2008年出书/成为《小崔说事》的嘉宾/2009年开始写作《的哥马路虾的驾车宝典》大连的哥马路虾从一个寂寂无名的草根博客,崛起为天涯论坛的"头条"霸主,并出版了颇具王小波文风的博文集《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一举登上《小崔说事》的舞台,成为崔永元的座上宾,小崔说:马路虾写的东西比很多专业作家都好多了。《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记录了马路虾"在路上"的故事,形形  相似文献   

14.
正赵熙(1867-1948),字尧生,号香宋,四川荣县人,蜀中五老七贤之一。诗人,书法家,世称"晚清第一词人"。17岁中秀才,24岁中举人,25岁中进士,后授翰林院国史编修。著有《香宋诗前集》、《香宋词》,主持纂修《荣县志》。诗篇援笔而就,风调冠绝一时。宣统元年,赵熙任监察御史,上书弹劾亲王大臣,请为戊戌六君子昭雪。梁启超赞他:"谏草留御床,直声在天地。"成都人民公园"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留有赵熙墨宝。  相似文献   

15.
旅游城市的营销推广正在进入大品牌、大运作时代。宁波市结合电影《搜索》在全国院线以及网络影视平台的上映,适时推出了以《香约宁波》旅游形象宣传片,简约而又全面地展示了宁波“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香”韵,让观众内心都萌动着一个与宁波的“香约”。《香约宁波》在形式、内容、传播路径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创新地融人多种元素和技术手段,就目前效果来看,结合宣传片内容、投放形式和所联动的电影《搜索》,通过创造观众与宁波之间的情感共鸣,成为了一次较有代表性的旅游城市形象互动体验。  相似文献   

16.
<正>"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中华香事,已传承千年。及至今日,诸多香文化爱好者以及向往朴实文化生活的人士,身着香事服、佩戴珠饰,只为感受那份静谧之意,寻求内心舒适之感。香事服与珠饰,犹如传统文化圈中比肩而立的双姝,彼此辉映,美不胜收。香事服:悠悠古韵,清灵秀丽香事服,始于汉,是一种有着千年历史,专适于香事活动的职业  相似文献   

17.
美剧35年     
正第一部"美剧"进入中国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但彼时还没有"美剧"一词,而是被统称为"译制片",《大西洋底来的人》、《加里森敢死队》、《成长的烦恼》等至今仍夹杂着很多人的青春故事留在记忆里。之后,通过录像厅、打口碟、盗版盘、BT下载……美剧"潜行"中国多年,默默培养了一大批真正意义上的"美剧迷",《老友记》、《越狱》、《迷失》都堪称"现象级"美剧,至今仍有大票70后、80后可以整段背诵《老友记》中的经典台词,因为那曾经是他们的"第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盗版现象究竟有多严重?仅看看打击盗版的成果就可知一二。从西安到深圳,从北京、河北,到河南、山东,全国到处都有几万、几十万盗版碟被查被毁的新闻。离奇的事也是越来越多了,美国大片《珍珠港》上映前两个月盗版碟就卖了个满天满地,以致新闻界高声诘问:"谁‘偷袭’了《珍  相似文献   

19.
《开放潮》1996,(6)
杨万青,男,一九五四年十月生,安徽省桐城县人,七岁学书,师从中国著名书画篆刻家潘主兰,研习书法至今已三十五年。其书法作品先后在《福建日报》、《福建画报》、《生活.创造》、《港台信息》、《中国工运》、香  相似文献   

20.
<正>经历了2006年—2015年这十年的初期发展,中国香事文化产业从最初的空白到疯狂,再到理智,第一个十年已经过去。伴随着中国GDP高增长的结束,一切的泡沫、一切的疯狂都已经结束,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经济的调整,消费的理智。人们开始真正静下心来学习、思考,不只是单纯地追求物质的价值高增长。2006年,中国99.9%的人不清楚香是什么,一提到"香"这个概念,只是知道它是用于礼佛的、熏蚊子的、熏厕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