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关键在于项目管理与风险控制.基于绩效将项目管理与风险控制有机结合,对专项债券项目实施绩效管理,是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尽管当前我国专项债券项目绩效管理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专项债券加快发行和使用的过程中仍出现了一定的风险隐患.用好专项债券需要在项目源头把控、差异化绩效管理、财政与金融协同、风险防控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本文立足我国国情,提出特殊时期完善专项债券绩效管理体制、机制的总体构建,具体包括:明确项目性质定位、完善绩效指标体系、加强绩效监控、建立财政与金融协同机制以及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绩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2017年6月,财政部发布《关于试点发展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品种的通知》(财预〔2017〕89号),探索发行中国版的“市政项目收益债”。与普通的专项债券相比,项目收益专项债券通过提高信息准确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本文将项目收益专项债券试点政策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考察了信息准确度对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利率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因项目收益专项债券试点而增加的信息准确度显著地提高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利率,这种效应在信息披露水平较低时更明显。随着2019年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因投资者要求的风险补偿减少抵消了主体信用降低的负面作用,信息准确度对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定价没有显著影响。基于此,要加强最优信息准确度管理和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在保障市场主体和地方政府二者之间利益均衡的前提下缓解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3.
自2015年实施新《预算法》以来,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不断扩大,有效拉动了社会投资,发挥了补短板、增后劲的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绩效管理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绩效管理中仍存在的问题,提出“PPDCA”模式,即观念(Perception)、目标(Purpose)、评价(Design)、监管(Check)和反馈(Act)的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优化路径,以提高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资金绩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随着积极财政政策进一步加码以及“开前门,堵后门”的债务治理强度不断升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迅速上升,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在此背景下,本文从近年来专项债券发展的新趋势与特点出发,着重分析了当前专项债在限额管理与预算编制、入库及发行审批、发行定价市场化发展、信息披露体系建设、债券绩效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实现"六稳""六保"的重要手段.本文梳理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 H省专项债券规模及使用情况,使用KMV模型测度了 H省专项债券使用风险,提出合理使用专项债资金、有效防范专项债券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作为地方政府重要的融资方式,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近年来中央财政和金融领域的创新之举。自2015年开始发行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迅速扩大,2020年余额达到12.9万亿,是2015年的2倍多。随着我国专项债发行进度和资金拨付步调不断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增加有效投资、优化经济结构、稳定总需求、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后,地方政府债券尤其是专项债券已成为地方政府融资的主力军。作为有偿使用资金,发债资金的“借、用、管、还”全过程管理既要注重合规性,更要注重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2018年财政部发文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绩效管理机制后,以山东、安徽为代表的部分省份已开展专项债券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探索。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绩效管理已具备一定的制度基础和技术基础,但地方政府官员的绩效意识仍待加强,科学的债务预算机制与有效的债务绩效评价机制亟需建立,与绩效评价结果相匹配的奖惩机制必须强化。  相似文献   

8.
2017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推出了基于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的项目收益债券,这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精细化改革过程中的一项探索尝试.目前改革选取了相对成熟的土地储备和收费公路两个项目作为试点,但是试点扩面仍有赖于管理制度完善.本文选取普通专项债券、美国市政债券和城投企业债券三个债券品种,在债券发行、监管、预算管理等方面与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项目收益债券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研究推动地方政府项目收益债券制度建设.本文在监管方面提出地方政府项目收益债券监管应中央财政监管与外部市场约束并重的思路,推动不同债券品种"共管共治";在发行环节提出完善信息披露、实现债券信用评级客观真实;在项目管理方面提出应该允许适度放宽债券存续期限限制,做实项目收益债券在内部"自求平衡";在配套建设方面提出推动项目收益债券市场化保险增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债务风险已成为各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而债务信息披露是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最为基础的工作之一。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揭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统一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改革完善会计制度和报告制度以及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等措施,完善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信息披露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地方债务风险管理存在着债务规模大,责任主体不明确,债务管理不规范、效率低,债务信息不全面、不透明和隐蔽性强等问题。政府会计可以为地方债务管理提供信息;政府会计信息是地方债务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依据;同时,政府会计职能的发挥是地方债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控制地方债务风险,应该建立独立的政府管理部门,加强地方债务控制;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增强地方债务透明度;健全政府财务会计体系,切实保护公众利益;发挥社会审计的监管职能,防范地方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1.
气候风险信息披露是企业树立良好声誉,提高环境绩效,降低资本成本、融资约束以促进低碳化转型的重要举措。以2012—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为样本,利用扎根理论的方法构建气候风险披露指数,衡量企业的气候风险信息披露水平,探究企业气候风险信息披露与机构持股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气候风险信息披露水平与机构持股比例正相关,且相关性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该相关关系在不同行业中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对于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存在显著差异,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更能被气候风险信息披露所吸引。该研究结论为企业完善气候风险信息披露、应对气候风险、实现低碳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2.
美国市政债券信用风险管理的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美国市政债券运行中的违约问题,指出市政债券也存在着信用风险,然后介绍了美国市政债券信用风险管理的“三架马车”即信用评级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债券保险制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可能存在信用风险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我国市政债券信用风险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全球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生态环境却日益恶化,环境资源因素引发的投资风险问题日益严重.在此背景下,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突显出来.绿色债券作为金融市场主要融资工具之一,在中国金融市场不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绿色债券仍以国内为主,国际市场份额较低.中国绿色债券国际市场发展存在发行规模较小、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产品单一、激励政策力度不强等问题,因此,要解决中国绿色债券国际市场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拓展中国绿色债券国际化空间,以推动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大幅增加、期限快速拉长、品种日益丰富。同时,也面临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利用水平差异较大、一级市场发行定价趋同、二级市场流动性不高、对企业信用债券形成一定挤出等问题。结合当前国际与国内形势,本文建议从强化预算约束,控制专项债券边际增长规模;优化内部结构,适度增加项目专项债券占比;加强政策协调,进一步提升专项债券市场化水平;稳妥安排兑付,应对好去评级化趋势;建立有序的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绩效考核及问责机制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使得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更好的为促进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披露数字化转型信息时是否存在策略性行为,是实务界高度关注但学术界相对忽视的重要问题。利用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为场景,探讨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动机、策略性披露行为及其引发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上市公司为了稳定股价,在年报中通常会增加数字化转型信息的披露。因此,信息沟通与信息操纵均构成股权质押公司增加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的动机。但是,股权质押公司更有可能出于信息操纵动机策略性地披露数字化转型信息,表现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程度越高、控制权转移风险越高的上市公司,信息操纵动机下的年报数字化转型信息夸大披露程度也越高。经济后果检验发现,股权质押公司夸大披露数字化转型信息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股价,缓解股价崩盘风险,但也会降低公司未来的市场绩效与经营绩效,引发更大的经济损失。异质性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治理、债权人治理与内部股东治理,是抑制股权质押公司数字化转型信息夸大披露的有效措施。研究结论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合理甄别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中潜在的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9年,为扩大内需,降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国务院同意地方政府发行2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地方政府债与美国的市政债券十分类似。在发行机制上,美国市政债券在监管机制、信息披露制度、信用评级制度及私人部门为市政债券提供信用增级等方面均具有丰富的经验,也正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机制中需改进之处。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机制的改进目前应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地方债发行的长效保障制度、中央政府逐步退出对地方债所实施的显性或隐性担保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激增。为缓解地方政府压力,财政部于2015年推出了置换地方政府债券的政策。自该政策实施以来,经济成效显著,不仅在短期内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而且从长期角度来说,在调节地方债券的利率期限、优化资源结构配置及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方面都有明显成效,是一项促进经济增长、防范财政风险的重大举措。但需要指出的是,其管理方面还需政策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和监督,在缓解地方政府债券风险上的作用也有待加强。文章通过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背景、现状和成效进行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常态背景下建立健全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管理体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有的债券持有人权益保护体系依然存在着债券发行条款的约束作用有限、持有人大会对重大事项决策的执行力较为薄弱、债券受托管理人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建议改革债券发行条款设计,强化持有人会议的地位和作用,发挥受托管理人的制衡作用,提升信息披露质量,规范中介机构从事债务业务的资质等,以进一步完善债券持有人权益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9.
基于引力模型识别省级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的空间网络关系,运用社会网络方法分析债务置换期内债券风险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与动态演变趋势,并实证检验债券风险空间的收敛性.研究发现: (1)地方政府债券风险呈现出较为典型的“无标度网络”结构形态,网络传染机制存在“小世界现象”;(2)地方政府债券风险存在较强的空间网络连通性、关联性和通达性,且逐年动态强化;(3)地方政府债券风险呈现出显著的凝聚子群结构特性,不同子群之间的联动效应存在差异;(4)不同省份的债券风险在空间网络中传染的“权力”地位高低有较大差异,且相互之间的风险传染能力较稳定;(5)地方政府债券风险具有显著的收敛特征,且不同情形下的收敛速度不同,显示出债务置换政策效应较明显.因此,应从强化债券风险跨省份协同管理、防范区域之间债券风险传染、加强对不同区域的债券风险传染预警、推动不同省份的债券风险分类管理和进一步促进债券风险缓释等方面防范债券风险.  相似文献   

20.
新《预算法》允许地方政府开列赤字和举借债务,而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地方政府的财政运行可能也进入到了收支矛盾加大、赤字持续存在的“新常态”,由于赤字只能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来融资,因此地方政府债券的可持续性规模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构建相应模型可以得出,地方政府的负债率主要取决于基本赤字率、债券利率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三个指标,经过估算,在相对乐观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负债率到2020年可降低至21.76%,在相对悲观的情况下,可升高至25.19%,而这一区间基本是可持续和可控的.但是,地方债务的短期流动性风险却基本不可避免,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和化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