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玉江 《中国金融家》2022,(12):127-128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发展,2013年至今历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涉及普惠金融,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提出要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数字普惠金融是普惠金融发展的数字化阶段,它借助数字技术进一步提高了金融的普惠性,并且基于大数据、互联网、移动信息技术扩大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覆盖率和满意度,有效解决“三农”领域金融服务难题,助力乡村振兴。现以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为例,论述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16年以来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委在七省十地设立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各试验区立足区域发展实际,探索差异化改革发展模式,持续增强普惠金融服务能力,为全局性普惠金融改革探索出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本文对相关情况进行了梳理归纳,以期为青海省普惠金融改革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普惠金融发展,牵动万家灯火,润泽乡村振兴。一直以来,对于普惠金融发展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都高度重视,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了发展的思路、原则和实施方案。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推进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既是促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促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4.
《中国信用卡》2023,(11):92-92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主要内容《实施意见》提出,要优化普惠金融重点领域产品服务,支持小微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有效实施,提升民生领域金融服务质量,发挥普惠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作用。要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山东省辖内农村商业银行的微观视角,从普惠金融广度、深度和普惠性三个层面,选取农村商业银行16个经营指标,运用熵权法编制农村商业银行特色的普惠金融支持指数,以2014—2022年山东省81个县(市、区)数据为样本,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普惠金融能否促进乡村振兴进行实证检验。主要得出如下结论:一是与传统金融相比,普惠金融更能显著促进县域乡村振兴;二是普惠金融通过产业带动效应和减贫增收效应两个渠道促进乡村振兴;三是数字化与普惠金融存在显著的互补效应。应从进一步完善财政补贴体系、丰富支持“三农”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大专项资金倾斜力度、加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探索地方财政出资建立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风险缓释机制等方面充分发挥普惠金融作用,并借助数字技术提高普惠金融水平。  相似文献   

6.
自2015年普惠金融提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我国各地积极探索开展普惠金融,创新推出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普惠金融发展经验和行动方案,对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极具参考借鉴价值。当前正值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借鉴各地经验,开展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加大信贷对产业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被提升到新高度。近期,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就做好当前金融工作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工商银行坚决贯彻相关部署,始终坚定不移地将发展普惠金融作为使命担当,以“数字中国”“信用中国”建设为契机,打造“数字普惠”新模式,持续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系列政策安排部署。本文立足人民银行基层行角度,从规范工作体系、加强普惠金融建设、创新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深化信用体系建设、打造金融支持特色模式等方面,阐述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相关做法和经验总结,提出了需要改善发展的短板。  相似文献   

9.
从金融层面看,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关键在于乡村金融生态状况以及金融支持乡村生态环境的力度。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养老金融发展提出了内在要求,而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在乡村地区,养老金融及其普惠式发展均存在瓶颈和困境。借鉴国外经验,论文得出三点启示:第一,乡村振兴需要全面、重点发展农村养老金融;第二,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协同进行;第三,乡村振兴需要建立农村养老服务分类供给主体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0.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和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数字普惠金融深化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从基层实践看,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提升低收入群体和农业产业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可得性和有效性,对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强化银行乡村金融服务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但乡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升,面临银...  相似文献   

11.
普惠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因素。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普惠金融影响乡村振兴的机理、财政支农在其中的调节效应以及二者可能存在的非线性特征,并基于2007—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个体、时间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推进乡村振兴,且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东部地区的促进效果显著强于中西部地区。(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财政支农有助于“放大”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4)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具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及财政支农强度的提高而不断增强的非线性特征。未来应强化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推动不同地区普惠金融均衡发展,并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同时,建立灵活适度的财政支农机制,为提升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普惠金融发展成为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农村繁荣的重要因素。为研究我国农业大省兼人口大省——河南省普惠金融发展与乡村振兴之间的作用关系,本文选取2003—2017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建立省级乡村振兴与普惠金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客观确权法——熵权法测度分析了河南省乡村振兴与普惠金融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构建VAR模型,并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和格兰杰检验等方法实证探究河南省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普惠金融发展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推动区域普惠金融建设以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作为互联网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形成的新业态,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基于此,构建乡村振兴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2011—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测算我国31个省份的乡村振兴水平,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效促进了乡村振兴,消除内生性问题后,这种促进作用进一步强化,且异质性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方面表现得比较明显。促进企业研发创新、鼓励居民创业就业、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微观机制。促进地区金融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缓解地区收入不平等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宏观机制。要促进乡村振兴,需要全面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需要竭力畅通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结论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快新时代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产业兴则乡村兴。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利用科技优势扩大金融服务范围、完善服务网络、降低服务成本。近年来,我国围绕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进行了丰富的实践探索,但当前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仍面临一些挑战,未来应推动区域数字普惠金融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消费者金融素养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数字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普惠金融是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近年来,国家先后批复“五省七地”开展普惠金融改革试点,着力探索普惠金融发展的有效路径,在试点推进中,如何有效、准确地刻画改革效果值得深入思考。本文构建包含覆盖面、可得性、满意度和经济效应四个维度的普惠金融评估指标体系,以全国及部分改革试点为对象,从纵、横两个维度测度分析改革成效,并从发挥示范效应、推动融合发展、坚持数字引领、动态平衡发展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马玉楠  何佳 《青海金融》2022,(12):28-34
在构建乡村振兴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使用我国30个省份2011~2020年数据,利用变异系数法测算省级层面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不同维度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并进一步运用GWR模型研究30个省份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实证表明,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显著促进乡村振兴,且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能显著促进乡村振兴,但使用深度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不显著;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有抑制效应,西部地区抑制效应较为明显,东部地区促进效应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普惠金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发展格局下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薪新表现。日本普惠金融振兴乡村行动的背后有一套有效政策供给、涉农贷款风险化解机制与政策红利所构成的动力机制。日本经验的启示在于,普惠金融振兴乡村的关键是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与平等交换,但我国普惠金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受到城乡经济循环堵点、断点与农村金融结构不佳的制约,有必要通过持续性制度变革和结构优化等方式畅通普惠金融动力机制。通过引入金融社工机制、融合绿色理念、促进乡村人才振兴等行动路径,普惠金融体系将自身打造为乡村振兴赋能平台。  相似文献   

18.
以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包容性增长。基于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份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作用机制和空间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本地区乡村振兴,但对周边地区的乡村振兴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2)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促进农村电商发展、赋能增长极和缓解农户融资约束促进乡村振兴;(3)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不同的地理距离范围、区域和省份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为乡村振兴的金融服务优化路径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供了条件。本文就乡村振兴战略施行后普惠金融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总结目前普惠金融发展已经取得的成绩,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普惠金融未来纵深发展面临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2021年至2025年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阶段,衔接阶段农村发展政策将进行稳定有序的调整,脱贫攻坚阶段政府主导的特惠性政策,将逐渐向乡村振兴战略下政府市场协同推进的普惠性政策转变。农村金融的发展必然与农村发展政策相一致,为适应衔接阶段的政策调整及未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展开,农村金融需在市场主导、政府保障、多元的金融体系、数字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等方面持续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