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赣同志的“再论PST监控图对邮政通信质量管理的应用”一文(以下简称“再论”,见《现代邮政》1989年第1期),对我的“邮政企业要灵活运用差错率控制图”一文(以下简称“运用”,见《现代邮政》1988年第3期)提出了商榷意见,重申了PST监控图在邮政通信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我认为正常的学术讨论对理论发展和完善是必不可少的,对指导实践活动是有意义的,《现代邮政》能辟出一  相似文献   

2.
肖定才同志在1989年《现代邮政》第二期,发表的题为《邮政差错率适用休哈特P控制图》一文,与我商榷,对我在1987年编写的《邮政通信企业现代化管理基础知识问答》一书中,提出的把休哈特管理图(即控制图)用于邮政通信质量管理会出现“虚发警报”、“有警不告”两个问题和为什么休哈特P图对邮政通信质量管理会出现“虚发警报”和“有警不告”的三点理由提出异议,并冠以我举出不适  相似文献   

3.
最近拜读了几位同志在《现代邮政》上发表的多篇关于控制图在邮政通信中应用的文章,受益非浅。在此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同行们一起探讨、切磋。 我准备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控制图的基本原理和适用条件,几个问题的澄清;P控制图与Pst监控图。  相似文献   

4.
ppn管理图是长春邮电学院刘振东同志提出的邮政差错数控制图(见《现代邮政》1987年第四期的“适合邮政通信质量管理特点的新型工具—ppn管理图”,以下简称《适》文)。笔者认为《适》文在理论上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特提出供讨论参考。由《适》文可知,ppn管理图有两条控制线,即以斜率为K的计划累计差错数控制线和  相似文献   

5.
邮政通信管理要坚持两手抓薛振锁,王志刚近年来,邮政通信企业逐渐经过了由生产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型的转变,邮政经营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实现这个转轨变型过程中,有些单位忽视了对邮政业务的管理,导致邮政通信管理工作“一手硬,一手软”,使邮政通信质量降低...  相似文献   

6.
“邮政的根本出路在于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这是朱高峰副部长对邮政事业给予的评价和希望。言简意賅,切中要害。1989年以来,我们根据邮政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特点,本着向科学管理要质量、要效率、要成果的精神,运用现代化管理的思想理论和“系统优化工作法”,从改善和加强全省邮政系统管理工作入手,重点解决邮政通信生产全过程质量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对邮政通信质量状况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陶赣同志提出,休哈特P管理图(即控制图)无法解决对邮政通信质量管理。对此,个人有不同看法,供商讨。 一、理论依据何在 陶赣同志举出休P图不适用的原因: 1.邮政通信质量指标一般都是万分之零点几,比工业产品质量要求高。个人认为,能不能适用休P图,它的理论依据,不是质量指  相似文献   

8.
邮电部颁发的《邮政通信质量管理办法》明确地提出了“邮政通信质量实行一级管一级的分级管理原则”和“一是安全,二是时限”的邮政通信质量的两个主要方面,以及邮政通信质量的三大问题。可以说这是在我国邮政通信质量管理史上,抓住了关键,从而为建立完整的邮政通信质量指标体系,从根本上改进邮政通信质量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本人就关于怎样建立邮政通信质量指标体系,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与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9.
邮政“四款”案件特点及应采取对策黑龙江省邮电管理局吕忠有近年来,为促进邮政通信加快发展,确保邮件迅速、准确、安全地传递和邮政“四款”的安全,抓好邮政通信质量已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加强管理,强化监督检查使案件得以有效控制,为提高邮政通信质量起到了应有的...  相似文献   

10.
在邮政企业通信生产过程中,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是很重要的,这对确保和提高通信质量,无疑将起着重要作用。这就首先要求我们对各个生产环节的工序能力有所了解,明确工序能力是否能保证满足总体质量指标的要求,以及满足的程度如何。此外,在通信质量管理中,经常利用控制图来监控通信质量,随时将异常因素在控制图上反映出来,通过加强管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达到控制通信质量的日的,为此也要了解控制图所监控的工序质量能否保证满足通信质量的要求。工序能力指数就是为解决这种问题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11.
建国40年来,我国邮政通信形成了一整套以“三项基础制度”(即:各类邮件和袋套的交接验收,勾挑核对、平衡合扰)为核心,以邮政业务处理规则和时限要求为标准,以质量监督检查为主要手段组成的质量管理方法。这些质量管理方法,在保证和提高通信质量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随着社会对邮政通信需求的日益增长,人们对通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如何使通信质量管理更加符合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克服其自身事后监督检查的不足,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  相似文献   

12.
《现代邮政》87年1期刊登了刘振东老师所写“论邮政质量的概念”一文(本文简称为“论概念”),读后深受启发,在此也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一、邮政通信质量邮政通信企业,同其它企业一样也是以自己的“产品”,即邮政通信企业为社会提供的通信服务来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些“产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就是传递实物原件。传递实  相似文献   

13.
1989年以来,我们遵循南昌会议精神和省局的统一部署,从邮政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特点出发,围绕如何发挥市局的管理职能,运用“系统优化工作法”,以企业整体为对象,以追求企业系统的最好效果为目标,对邮政通信管理进行了优化。通过一年的努力工作,通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邮件时限、规格都达到了部定标  相似文献   

14.
企业要发展,不光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还需要掌握科学管理的方法。北京邮政引进全面质量管理以来一直致力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怎样把现代管理方法与邮政传统的管理方法融汇贯通,并与邮政通信特别是北京局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1988年,南区局成立了“中枢机构”。所谓“中枢机构”,就是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等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成立具有综合调控职能的专  相似文献   

15.
根据1990年全国邮政工作会议提出的发展邮政要实现“三个转变”的指导思想和1990年中国通信学会邮政科普工作计划,由北京邮政通信学会和黑龙江省通信学会、黑龙江省邮委联合发起、全国邮委和中国通信学会普及部共同参加主办的《邮政现代化管理研修班》,经过各方认真、细致的安排,于1990年8月3日~13日在黑龙江五大连池市举办。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作者为邮政通信网理论研究所写的“试论中心局体制与邮政通信网”一文的第三节。文章第一、二节简述了邮政通信网结构原理和分析了西方中心局体制的结构特点,从而说明邮政通信生产须根据一定网路结构提供的条件来组织作业,即使优化作业组织,也不能改变网路结构特性。像我们这种网路结构,是难以建成如西方那样“中心——中心”的分发关系。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作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两年来,一些邮政企业根据邮电部邮政总局提出的:以企业为对象,以系统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方法,以时限为中心对邮政通信作业组织管理进行优化的要求,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和经验。但在实践中也遇到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以便进一步深化邮政通信作业组织管理优化工作。 一、“优化”和“创质量管理奖”、“企业升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邮政通信部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从提高认识到具体方法的应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邮政部门推行TQC的现状 多年来,邮政通信部门推行TQC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涌现出一批QC先进单位和班组,对于完善邮政通信质量管理体系,提高  相似文献   

19.
邮政部门自推行经济责任制以来,一方面在重视经营讲求经济效益上已取得明显的成果;另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也出现了忽视全程全网邮政通信质量的问题。我认为,当前除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建立和健全经济责任制外,还必须从邮政的生产特点出发,抓好邮政通信全过程质量管理。一加强邮政通信质量管理,首先要有一个符合于邮政生产规律的统一的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20.
我局自1979年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以来,注意把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方法同邮政专业的特点,同生产实际,同传统的邮政质量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邮政通信特点的质量管理方法。企业的质量管理不断深化、提高,各项工作同步发展,企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作为企业管理者,在抓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深有体会和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