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欢  李青  任英 《经济研究导刊》2015,(6):92-93,139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强化管理的基础和保障。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必然会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的失效,这样的案例层出不穷。基于2012—2014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失效的案例,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范炎 《大陆桥视野》2012,(10):49-50
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对于保证资本市场和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侧重于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失效的现象进行阐述,然后通过实证分析,系统地研究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失效产生的原因;其次,提出优化内控环境、规范授权机制、严格不相容职务分离及健全审计监督机制等措施,这是改进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规范的主要障碍之一是缺乏有效的企业内控体系,由于存在相关法制滞后、人员素质不高、监督不力等问题,以致内部控制失效事件时有发生。为了改善我国当前内部控制无效的状况,我们应当通过完善体制、提高人员素质以及加强监督等方面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与加强,从而避免内部控制失效问题的再次发生,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4.
控制环境决定了一个组织的气氛,影响该组织中人们的内部控制意识。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基础,决定着内部控制的规则与结构.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因此,加快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已成为当前促进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迫在眉睫的大事。  相似文献   

5.
曲洪坤 《时代经贸》2013,(24):27-27
近年来我国相继发生的德隆集团破产重整、四川长虹应收账款失效、中航油巨额亏损和伊利股份MBO失败等重大事件,它们或多或少都与企业内部控制的缺失有关,由此,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当前,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加大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推行。2003年10月22日,财政部又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工程项目(试行)》等规定。根据财政部会计司最初的规划:“《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取分批分步制定实施的方式,针对当前会计及相关工作中管理最为薄弱的环节,先制定迫切需要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如货币资金、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等环节的控制,成熟一个发布一个”。“‘基本规范’和‘货币资金规范’,只是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开始。嗣后,财政部将加快相关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建设步伐,力争用2年-3年的时间,建立起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要求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体系”:这是一个棘手的任务,更难的,还在于要在千千万万个企业中生根、滋长。由此可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仅是会计法的基本要求,而且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从我国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来看,相对于控制制度的缺陷,更多的则是反映出内部控制组织结构、相关人员的素质、企业理财观念、信息沟通系统等控制环境方面的缺陷,造成了执行中的人为失效,控制不力。因此,从优化控制环境入手强化内部控制,这是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的迫切要求,也是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7.
自2012年1月1日起,国内主板上市公司要披露经审计的“内控报告”。这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但是,我国内部控制以及内部控制审计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还存在很多的困难和不足。文章论述了我国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难点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浅议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缺陷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年茂 《经济师》2003,(9):120-121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缺陷 ,使得内部控制失去了其应有的基础。面对加入WTO的严峻挑战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我们必须借鉴先进理论来完善我国的内部控制环境。文章借鉴美国COSO委员会提出的内部控制理论 ,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在控制环境方面存在的缺陷 ,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以期能对内部控制环境的完善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俊忠 《经济师》2010,(5):240-241
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是导致企业经营失败并最终铤而走险、欺骗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重要原因。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内部控制环境存在问题。文章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内部环境的界定来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内部环境的缺陷,并提出完善内部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正在逐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和应用。虽然理论上已有所成果,但内部控制在我国企业实施的现状还不尽人意。如郑百文、银广厦、海鑫钢铁、春都等上市公司造假案件,使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被称为“造假师”,上市公司被称为“圈钱运动者”。这类案件的出现,表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还存在缺陷。文章就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能否健康发展.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难以在企业运行中发挥有效作用.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内部控制环境薄弱、信息沟通体系不完善、监管不够等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各种因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一些适合我国上市公司完善内部控制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方法是基于“缺陷观”、“目标观”与“要素观”三种观点,对内部控制做单方面的分析,这三种方法各有其优势,但也存在不足。本文从“整合观”视角出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内部控制五要素为逻辑框架,吸收“缺陷观”与“目标观”的合理做法,构建一套兼具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编制形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为解决内部控制质量评价的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3.
仲小芳 《时代经贸》2013,(22):38-38,43
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防范风险、控制舞弊的“防火墙”农业上市公司作为我国现阶段先进的农业生产力企业组织,其显著的特点在于它肩负着以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社会责任,体现了国家推动农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导向。研究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农业上市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最终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本文对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根据统计数据结果指出现存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控制环境是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加强内部控制,就必须改善和健全上市公司的控制环境,这样企业才能从"要我控制"转变为"我要控制"。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了保证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0—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主要考察了内部控制审计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盈余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无论是聘请“大所”还是“小所”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上市公司均具有较高的盈余质量;相比于聘请“小所”进行内部控制审计,聘请“大所”的上市公司,其内部控制审计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程度更显著。本文不仅在理论上为公司盈余质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为我国施行内部控制审计法规提供了计量证据,为政府制定和规范非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相关法规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一、我嗣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着一些缺陷 1.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形同虚设,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董事会COSO报告认为,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董事会。董事会要能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起到真正监督引导的作用。但在我国现阶段。不用说未上市的公司。就是大多数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形备而实不至”,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随着美国著名的安然、世通公司、施乐和默克制药等一大批国际大公司相继爆出财务会计丑闻,导致企业的诚信受到普遍质疑。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失效,导致权力集中且缺乏制衡,是一系列造假案接连发生的主要根源。会计造假现象与社会环境、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关,但企业内部控制弱化是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建立和加强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使内部会计控制合理设计并有效实施,是杜绝会计造假等舞弊行为的发生,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郭维君 《时代经贸》2012,(6):193-193
纵观国内外,会计舞弊案件枚不胜举,其对经济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在我国目前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上市公司快速发展。因为其对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对经济的产生巨大的影响。以史为鉴,为了避免或者减少因公司舞弊而造成的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全面的内部控制框架构建是经济发展的必要,也是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脆弱的现状进行改进的必然要求! 全面内部控制对一个企业,乃至一个经济体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围绕着COSO内控框架中提出的“三个目标”和“五个要素”,结合我国目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比较脆弱的现状,提出以下关于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一、加强对内部控制行为主体“人”的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各种风险的产生.其责任主要是行为主体者,即企业领导及有关业务经办人员。强调以“人”为本,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和法规意识,充分发挥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内部控制的成败,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具体讲,应做好以下几点t第一,要及时掌握企业内部控制关键岗位人员的思想行为状况,如内部购销人员、会计人员等违法违纪必然有其动机,因此企业领导及部门负责人要定期对关键岗位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分析,掌握可能使有关人员犯罪的外因,以便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笔者立足于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把内部控制置于公司治理的微观环境中,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首先讨论了将公司治理融入企业内部控制的可行性依据;然后较为具体的分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从内部控制各要素方面探讨内部控制失效的根源;最后基于公司治理角度提出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