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中堂先生文章的题目就直接指出了《公开信》的作用,他的结论是:"《公开信》是一个具有临时和过渡性的文献,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由‘一胎化'向现行的生育政策转变过程中的一个拐点和转向".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施的"一胎化"政策,无论目标还是手段,均极为严苛。这种政策,为什么只有中国能够推行?为什么是这个时点?为什么是一胎?为什么能延续至今?通过横向、纵向的一系列比较,本文指出仅从人口指标、物质利益、制度结构出发并不能解释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生与演变。其关键还在理念。一胎化是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六组理念在同一方向强化建构的产物(发展代替革命、计划先于运动与市场、科学取代传统、国家优于家庭、民族国家取代种族、男权压倒女权)。正是"国家"话语主导建构的人口"危机"赋予了一胎化合法性。而危机本身,则来源于国家政治精英在发展问题上的急切愿望与强烈焦虑。  相似文献   

3.
现行生育政策最初是在1982年中央11号文件中提出来的。它对于纠正从1978年开始提出并逐渐形成的“一胎化”生育政策的偏差,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控制人口效果方面,现行生育政策对于抑制农村妇女的早婚早育和多胎生育、调节和疏导我国第三次生育高峰却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相反,由于现行生育政策同广大农民的生育意愿之间的差距过大,在长期执行过程中一直在给农民造成巨大的伤害,所以,迅速改变现行生育政策,彻底纠正“一胎化”生育政策给社会稳定带来的隐患,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和市民收入出现多元化,现行城乡有别的生育政策难以继续贯彻执行,客观上要求城乡统一生育政策。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晚、稀、少"政策、二孩生育政策试点的计划生育效果,当前的人口形势,不同生育政策下的政策生育率,国际社会的经验等问题,提出了我国未来生育政策的取向。  相似文献   

5.
刘夷 《经济》2014,(3):18-19
正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政府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1978年,计划生育正式成为国策,各地政府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制定当地具体生育政策。此后我国人口出生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国策"为缓解人口增长对资源构成的巨大压力起到了应有的作用。2010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达到118.06;2013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比例达到13.26%。除了性别失衡、老龄化危机,近年来专家对"人口红利"消失的担忧、民众对生育权利的探讨合力将  相似文献   

6.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效果显著,妇女生育水平快速从1970年的5.81下降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更替水平以下,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  相似文献   

7.
"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这一提法最早是在1984年党的7号文件颁布之后,中共中央书记处给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的一个内部通知里提出来的,它是指1982年中央11号文件中对我国城镇,农村和少数民族的生育问题所作的不同的政策规定.  相似文献   

8.
把解决人口过多的问题放在破解“三农”问题战略的首位,即是把计划生育放在首位。为此,必须认清计划生育的基本矛盾———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的矛盾。搞好计划生育,生育政策是关键,而“治本”措施,即开展工作,促进群众生育意愿贴近生育政策的措施是根本,计划生育的“治本”应以社会养老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应对生育政策实行变革,同时强化“治本”的各项举措。  相似文献   

9.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也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人口形势决定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宏观决策。中国因执行"一胎化"计划生育政策,30年间少生了4亿人口,不仅有效扼制了人口过快增长,且为后来经济发展奇迹打下了坚实基础。但该政策也累积了严重的负效应,给人口安全、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带来一定隐患。如果继续推行该政策,生育率会持续下降,且再难以逆转,负效应会更加凸显。面对后人口转变时期的人口趋势,中国当前应在坚持"计划"生育的同时,尽早把握时机,调整生育政策,在未来30年间,从允许生育二胎向鼓励生育二胎转变,从控制人口数量向提升人口质量转变,以使人口与经济、社会能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研究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改革来检验贝克尔(Becker)关于婚姻的经济学理论。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实行“一胎化”政策,但随后逐渐允许夫妻均为独生子女的家庭生育第二胎,即“双独二胎”政策。由于“双独二胎”实施前不同省份“一胎化”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同,所以放开“双独二胎”在不同省份间的政策效果也不同。笔者利用政策实施时间前后和省份间政策力度的差异,采用二重差分的实证设计进行分析,发现“双独二胎”政策增加了独生子女之间的匹配,减少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混合匹配”。笔者建立搜寻—匹配模型对“双独二胎”政策如何影响婚姻市场均衡进行分析。二重差分的实证分析得到的证据与模型的推论相一致,实证结果在一系列检验中保持稳健。  相似文献   

11.
2007年,我国出台了《关于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计划生育问题的意见》,指出已婚大学生可以合法生育。作为社会生活中的特殊群体,针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有关计划生育政策的教育,目的是培育大学生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正确处理婚姻与学业的关系,集中精力完成学业,慎重考虑结婚、生育问题,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晚婚晚育。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不足、理念落后,使得一部分人简单地误解为计划生育就是限制生育,而计划生育教育无非就是告诉大家"只生一个好",甚至有一些人认同"计划生育政策就是侵犯人权"这样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12.
在仔细研读"21世纪中国生育政策研究"课题系列研究报告的基础上,认为二孩政策试点成效卓著,试点经验具有普适性,但同时也存在某些局限。国家与学者应切实承担起指导中国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践的责任。生育政策、生育水平、出生性别比、计划生育工作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在生育政策制定与调整中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两者不可偏废。部分省份某些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缺乏正当性,应该予以废除。  相似文献   

13.
杨宁 《经济研究导刊》2011,(24):259-260
"四二一"家庭结构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初就曾作为一种隐忧而被提出。三十年过后,与计划生育政策相关的第一代独生子女陆续进入婚育年龄",四二一"家庭数量存在增多趋势。主要在人口学视野下对"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形成和概念界定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发展趋势及其可能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车宏生  邱丘 《经济纵横》2011,(Z1):45-48
80-90后不是一个伪命题80年到90年出生的这一代人,个人认为最大的不同,就是"独生子女政策"收紧,这也直接造成他们与之前年代的人,有了极为不同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其实,早在7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提出了计划生育政策,但是相比较80年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宣布了人口与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见》,对如何落实这个政策提出了具体措施办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中国自1973年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以来,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人口再生产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标志人口增长水平的妇女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4下降到2000年的1.8,并稳定至今,比其他发展中大国提前半个多世纪跨人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在控制生育的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下,提前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少子化"现象日渐显著。而根据对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许多专家分析出我国已处于严重"少子化"阶段,但这一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重视。因此文章就不断严重的"少子化"现象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展开分析,着重指出持续的低生育率造成不断严重的"少子化"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会产生重大不良后果。希望以此引起国家、社会和人民大众的关注与重视,且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适时地调整生育政策,实行"鼓励二胎、禁止三胎"的生育政策。  相似文献   

18.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将我国过去长期以来的生育政策首次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范。该条的结构主要包括:对现行生育政策的稳定;对倡导性义务的表述;对生育数量确定的"原则+授权"。通过仔细考量,所谓的倡导性义务实质更多的还是强制性义务;将对生育数量的限制权力授予法规,可能与法律保留原则存在不符;将对生育数量进行限制的具体办法交由地方性法规制定,可能给予地方过多的立法上的自由裁量权,有碍平等原则,与立法目的不一致;对生育数量的确定应当是公民的选择性权利,而非仰赖国家的行政许可;生育政策的法律化应当由人大而非人大常委会来进行。  相似文献   

19.
乔晓春和任强的文章(下称乔任文)题目为"中国未来生育政策的选择",但涵盖的内容却十分广泛,包括在过去三十多年来对计划生育认识的演变、关于我国目前生育水平的争论、国际上面对低生育率的经验教训、在不同生育水平的条件下我国人口的未来变化前景,等等.在文末关于生育政策的讨论中,作者呼吁"不要错过政策调整的最佳时机".作者对中国人口变动趋势的关注溢于言表,对中国人口变动前景的忧虑笔透纸背.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22,(1)
受到20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和目前"新生育政策"的影响,未来家庭子女抚养负担将进一步增加,探寻缓解这一压力的方法与路径,对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国民基本素质、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章基于风险厌恶假设构建理论模型,探讨家庭个人年金投保偏好及其作用机理,寻求释放个人年金对家庭人力资本投资促进作用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