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近几十年,有关消费者转换成本的理论研究大量出现于营销学、管理学以及经济学文献中。研究表明消费者转换成本影响顾客的重复购买行为,影响企业的发展战略,影响相关产业和市场的竞争结构。消费者转换成本还与厂商的高利润、消费者对价格反应的不敏感、厂商的产品扩展、市场进入壁垒以及厂商可持续战略优势紧密联系。本文主要对  相似文献   

2.
胡志刚 《经济与管理》2010,24(10):10-13,18
进入壁垒是新厂商进入特定产业(市场)所面临的一系列障碍,它是影响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传统产业经济学研究的进入壁垒一般基于厂商的非对称优势壁垒(如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等)或制度性壁垒(如政策、法律等)。但是,在高度市场化和宏观产业政策一定的条件下,非对称优势和制度性因素都无法真正成为阻碍厂商进入的壁垒。在消费者选择条件下,由品牌构筑起的进入壁垒将成为厂商竞争最重要的壁垒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进入壁垒使得新进入市场的厂商必须承担一些在位厂商并不承担的成本。在位厂商有意识地利用低价格、过度生产能力设计、“抢占”手段等战略行为来构筑战略性进入壁垒。应对战略性进入壁垒,我国企业可采取协同竞争策略、产品差别化策略、利用“搭便车”效应和垂直约束策略。  相似文献   

4.
模块化背景下产业创新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产业已进入模块化大发展时期,产业创新呈现出新的特点,模块创新、模块重组不仅引起产品链内部、产品链之间的高效率创新,而且由于不同产业之间的模块融合而引发了产业融合,致使在模块化背景下产业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由此催生了大量的边缘产业,带来了产业创新模式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5.
在模块化生产方式下,企业竞争优势呈现出新特征。针对企业产出多样化以及产业融合等经济现象,提出了主产业和子产业的概念,并探讨了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3个要素:产业盈利能力、模块化分工价值以及企业在模块中的竞争位势。据此,提出了产业模块价值谱系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测度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我国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三大经济圈的124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模块化设计对不同层次的产品创新(包括架构创新和模块创新)的影响,并探讨了组织学习和关系网络对该影响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模块化设计对产品模块创新和产品架构创新均具有显著影响;探索性学习越深入,模块化对产品模块创新和架构创新的影响越大、越显著;开发性学习也对产品模块创新和架构创新具有调节效应,但其影响程度明显低于探索性创新;关系网络对产品模块创新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而对产品架构创新不具有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7.
论市场进入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的分析表明:当市场进入的沉淀成本、需求状况、产品差异化以及企业家能力等这些影响市场进入程度的因素由外生变量变为内生变量时,市场进入程度也随之发生改变.基于促进市场形成有效竞争为出发点,从产业组织政策和企业竞争战略两个角度,本文提出了我国避免过度竞争和过度垄断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8.
冯增田  郝斌 《技术经济》2014,(2):1-8,70
利用我国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三大经济圈的124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模块化设计对不同层次的产品创新(包括架构创新和模块创新)的影响,并探讨了组织学习和关系网络对该影响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模块化设计对产品模块创新和产品架构创新均具有显著影响;探索性学习越深入,模块化对产品模块创新和架构创新的影响越大、越显著;开发性学习也对产品模块创新和架构创新具有调节效应,但其影响程度明显低于探索性创新;关系网络对产品模块创新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而对产品架构创新不具有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9.
张煜  龙勇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13):102-109
为探究本土企业如何实现模块化产品创新并借以突破“低端锁定”,以190家本土企业数据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技术集成能力对模块化产品创新的影响以及利用式学习、探索式学习、模块可降解性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技术集成能力对不同层次模块化产品创新即模块创新和架构创新都有显著直接影响;探索式学习在技术集成能力对两类模块化产品创新的影响路径中均存在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利用式学习在技术集成能力对模块创新的影响路径中存在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但是对架构创新的影响有限;模块可降解性在企业技术集成能力与两类产品创新中均存在显著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勇 《经济与管理》2006,20(3):85-87
依照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高度集中产业市场中的寡头厂商往往会在价格变量上形成暗中或默契的价格串谋,使产业市场处在一种“准完全垄断”的状态。广告是企业主要的非价格竞争变量之一,重复博弈的结果使得寡头厂商能够走出囚徒困境(放弃产品的广告宣传),而垄断利润的存在导致第三方潜在进入的威胁,在位寡头厂商必然会联合起来进行抵制,通过广告串谋提高市场进入壁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