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模块化生产网络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模块化生产网络兴起以后,对生产业务外包、产业集群、企业规模、交易成本理论、熊彼特创新理论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创意产业由创意生成模块、创意开发模块和创意消费模块等基本价值模块构成。不同的价值模块之间可以替换、共用,成为创意产业价值网络的基础。该文引入价值网络理论,讨论了创意产业对模块化、价值网络的依存关系,以及这种依存关系对创意产业投融资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创意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是衡量创意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重要一极。从模块化理论出发,构建了创意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系统概念模型,研究了创意产业集群模块网络的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知识创新系统子模块的协调机制,进而构建了创意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系统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TOPSIS理论构建了相应的协同发展评价模型,提出创意产业集群规划建设要充分利用模块网络组织形式,以提高创意产业集群创新效率和知识创新能力,实现创意产业集群创新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素有"小狗经济"之称的浙江,其产业集群目前存在着结构性、周期性以及内稔性的风险,面临着组织创新的要求。价值创造网络作为当今产业组织形态发展的最新趋势,是基于价值模块动态配置的客户化组织范式。价值创造网络是浙江产业集群系统提升的创新思路,提出了运用价值创造网络进行浙江产业集群提升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利用我国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三大经济圈的124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模块化设计对不同层次的产品创新(包括架构创新和模块创新)的影响,并探讨了组织学习和关系网络对该影响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模块化设计对产品模块创新和产品架构创新均具有显著影响;探索性学习越深入,模块化对产品模块创新和架构创新的影响越大、越显著;开发性学习也对产品模块创新和架构创新具有调节效应,但其影响程度明显低于探索性创新;关系网络对产品模块创新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而对产品架构创新不具有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6.
绿色转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在于绿色技术创新,但学界尚未从数字经济产业集聚视角展开分析。基于我国30省市(因数据缺失,不含西藏地区及港澳台地区)2013—2020年面板数据,分析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产业、数字经济制造业和数字经济服务业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呈“倒U型”,均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影响程度依次减小且存在滞后性,表明数字经济产业协同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更强。通过计算拐点值发现,多数中西部省市处在“倒U型”的左侧,部分东部省市已经超过拐点值。引入环境规制调节变量后,发现其能够强化数字经济产业和数字经济制造业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倒U型”影响,且滞后性明显。本文为我国各省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供政策启示,也为提高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提供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7.
SWOT分析方法在战略研究中应用较广,根据研究主体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的载体,通过形成强劲、持续竞争力的能力,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基于SWOT客观分析了平乡县自行车集群产业面临的外部机遇和威胁、内部优势和劣势,论述了SO、WO、ST、WT不同组合下对应的产业发展策略,指出SO组合下应发展市场开发战略、品牌化战略、产品开发战略;WO组合下挖掘知识产权战略,以创新促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适应消费群体对高品质的需求;ST策略下应运用行业协会协同策略,通过行业协同形式共享资源,将企业联合起来共同打造平乡自行车成功模式;WT策略下提升产业集聚升级战略,改变平乡县目前小作坊、涣散管理的现状,优化产业资源配置。总之,充分发挥集群效应,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该文利用系统动力学反馈动态复杂性分析理论与技术,以系统科学方法分析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建立了有效刻画资源型产业集群复杂系统的结构模型,利用基模分析技术分析了系统中的反馈关系,进行了管理对策的生成研究。  相似文献   

9.
徐爽  刘春学  陈凯  李敏  焦阳 《技术经济》2020,39(3):111-118
技术进步在产业演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产业演进的根本动力。通过建立时变参数生产函数模型,设定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利用卡尔曼滤波法求解出每年各技术指标的具体数值,再根据产业技术视角下产业演进的判定标准,对中国锡产业所处的演进阶段及分界点做出近似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指标变化可用来识别锡产业演进阶段;中国锡产业目前表现出衰退期特征;锡产业演进规律受到产业性质的制约。根据锡产业表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和其内在的演进规律,有利于政府部门制定战略性资源型产业发展规划,为产业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劳动力成本上升、市场需求的变化、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降、政策环境的变化,种种因素都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压力,致使许多处于沿海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面临产业转移的抉择。本文从成本分析的角度,将产业集群的转移成本细分为生产转移成本与环境转换成本,并以此为基准,探讨了不同类型集群的转移动因和转移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基于行业异质性视角,通过计算各行业污染强度PL值,将中国27个制造行业按污染程度划分为轻、中、重度污染行业,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揭示制造业整体和3类制造行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演化规律,并探究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对其的影响。研究发现,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制造行业绿色产品创新能力、绿色工艺创新能力和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增幅差异较大;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对轻度污染行业绿色产品创新能力和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影响最大;行业污染程度越高,其绿色工艺创新能力受企业研发资金投入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钢铁业规模迅速扩张,技术水平显著提高。随着产业的发展,中国钢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也从政府主导、行业研究机构研发、企业推广应用的模式转向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其中,国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背景,行业规模扩张和结构变化对企业创新投入激励的增强作用,以及钢铁业技术体制自身的特点,是引起这种变化的关键因素。以市场化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参与技术创新合作,正成为中国钢铁业共性技术创新的新特点,同时,这种模式也带来了重复引进或创新投入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保持产业的持续发展,中国钢铁业还需要解决许多共性技术组织管理与政府作用的问题,如何创新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和扩散机制,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由物流服务业的技术创新轨道进而引出服务创新轨道,两条轨道并行、交叉到融合,反映了物流服务业由分离式轨道到融合式轨道的发展演化,进而通过轨道融合实现价值提升。研究发现: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物流服务业的创新轨道融合模式;物流服务业创新轨道融合经历服务创新轨道主导、技术创新轨道主导和双轨道并融主导3个阶段;物流服务业创新轨道融合方式的阶段性导致价值提升方式从单创到共创转变。  相似文献   

14.
3D打印的强劲发展必然对传统物流产业形成重要影响。论文梳理了3D打印的发展态势与典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性地剖析了3D打印对物流产业的12项深远影响,即全球性物流网络面临战略性收缩、物流企业竞争加剧、仓储职能弱化、第四方物流公司强劲发展、原料业务成为新宠儿、零部件物流业面临生死抉择、物流污染得到改善、物流企业与消费者直接交互增多等多个方面。最后,提出了物流业的四大创新性对策,即涉足3D打印业务、借力大数据建设智慧物流、发展控制塔业务和打造供应链战略合作联盟。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机制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易训华 《现代财经》2004,24(12):17-19
产业集群作为新经济形式下一种极具活力的产业组织形式,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创新所需的组织架构、产业文化基础、知识积累和扩散的内在机制,并形成了技术创新的系统优势。探究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优势产生的根源,阐明产业集群应作为企业获取创新资源进行区位决策的参考,及政府为培育区域创新中心而进行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规则的重要战略要素,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增强江苏机械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创新是一个产业产生和发展的灵魂,也是其竞争力培育和维持的最终来源。江苏机械工业竞争力的构建也要依靠技术创新。尤其是在目前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下,技术创新更成为江苏机械工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及时提高江苏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培植其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技术创新与创新主体认知、社会评价准则、人工制品这3项因素密切相关。技术创新进化可以表征为创新主体认知的进化、社会评价准则的进化和人工制品的进化。技术创新进化的三重维度之间存在循环互动的关系,从理论上解释了这种关系并通过技术发展史上的实际案例作了说明,有助于理解技术创新进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使得TRIZ等传统技术创新方法日渐呈现出时代和领域的局限性,而现有技术进化路径研究多以TRIZ理论为基础,可视化程度较低。鉴于此,为提高多领域技术创新的可视化程度及可操作性,提出了基于多维创新要素与创新法则的技术进化路径,构建并解析了该技术进化路径各阶段具体流程,并将其应用于煤层气水力开采技术进化过程加以剖析与阐释。结果表明,该技术进化路径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可视化程度与可操作性较高,能够为多领域技术创新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科技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产业技术体系演进不断深化,产业技术轨道跃升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日益突出,并进一步影响创新绩效。由此,构建以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演进为中介变量的产业技术轨道影响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探讨产业技术体系演进的中介作用,并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技术轨道跃升对产业技术体系演进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产业技术体系演进能够促进创新绩效提升,产业技术轨道跃升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不显著,需要通过产业技术体系演进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产业经济学中的SCP范式是产业组织应用问题研究的经典范式和规范分析框架。通过借鉴该范式的理论框架来分析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进而提出"结构(Structure)—功能(Function)—行为(Conduct)—绩效(Performance)"范式,并在研究SFCP范式相关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汽车制造企业——上汽通用五菱进行的实证分析,验证了该范式在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中的理论价值和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