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米文宝 《经济地理》2006,26(6):1061-1061
威廉·配第曾指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充分表明了人们对土地作为重要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价值的认识。资源科学是近些年来普遍受到人们关注和重视的新兴学科,它重点研究包括土地在内的资源系统的发生、发展和时空分布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探求资源赋存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和制约,探讨新技术、新方法在资源研究和资源开发中的应用,揭示资源系统特征和人类社会发展之关系。土地资源是人们一直关注并研究的重要资源之一,探求不同区域经济植物的土地适宜性和土地改良是资源科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和学术前沿。以著名资源科学家谢…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制度是在市场经济四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历经坎坷、反复改进而形成的一种企业制度。西方的企业财产组织形式由单个业主制到合伙制,再到公司制,是一个客观的、自然的历史进程。深入研究西方企业制度演进的规律性,尤其是现代企业制度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对我国的企业改革乃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EVA是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也是全面财务管理的基石;是一种经营战略,也是一种企业文化;是一种激励机制,也是一种业绩测评体系。以EVA为基础的价值创造过程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场革命。以EVA概念为考核指标,既可以推动价值创造观念深入企业,又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进程对土地的迫切需求,使得城市中心大量"斑块式"的工业企业搬迁场地再开发利用尤为迫切。污染场地的再开发利用可以缓解城市转型发展的用地需求,改善城市面貌,保障人居环境健康。目前,我国污染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的环境监管尚不完善,已开展的污染场地治理修复过程中深层次问题逐渐凸显。文章从规范文件、开发前监管、调查与评估、修复治理等方面研究和总结了我国城市污染场地环境管理的现状,并借鉴国外污染场地环境管理先进经验,结合我们在污染场地再开发实践中暴露的主要问题,对污染场地再开发环境管理的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为城市污染场地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方小玲 《经济论坛》2008,(9):134-135
对于掌握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较少的普通农民来说,土地乃财富之父,生存之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我国的《土地管理法》第二条也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相似文献   

6.
刘荣春 《经济师》2004,(10):32-33
市场经济理论之父亚当·斯密 ,最早系统分析了财富增长的源泉及促进财富增长的制度安排 ,他所提出的财富增长理论 ,不仅影响了西方市场经济几百年的发展方向 ,而且对已经迈入市场经济的当代中国也有着巨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政府土地收入是地方政府利用土地所有权和管理权获取的收入,其实质是政府对土地相关利益进行的再分配。一般而言,政府土地收入实现的途径包括:出让土地过程中获取土地出让金、发展建筑业和房地产带来相关税收、与土地相关的收费和以土地为抵押获取的债务收入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产业转移政策的加快实施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其遗留的大量城市棕地在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土壤污染问题,不合理的规划易导致人居环境健康安全及土壤修复成果过高问题。论文以南方某大型有机化工污染场地为例,针对S1(修正前的土地利用规划)、S2(修正前的土地利用规划A)、S3(修正后的土地利用规划B)三种规划的暴露情景,分析不同情景下场地土壤中苯污染的暴露途径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不同用地规划的环境风险和土壤修复目标值存在差异。若能在棕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结合土壤污染情况,对其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优化调整,可减少其健康风险和修复费用,有利于解决土壤修复成本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自然观刍议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无限增长性,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而且这对矛盾长期以来被人们忽略,从而对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文章从自然观演进的角度,分析不同阶段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自然观特征;针对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生态自然观是我们应该积极倡导的一种理想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自然观,并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生态自然观的理论基础、核心内容和实践形式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岳璞 《技术经济》2004,23(7):4-5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企业家是使土地,劳动力和资本这三大基本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而创造巨大财富的第四大生产要素。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不但造就了企业的利润和发展,也优化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推动了整个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双方虽然通过契约明确了  相似文献   

11.
构建适应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物流是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物流业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我们应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构建适应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及推进机制,以实现建设综合性、智能性和环境友善的"大物流"目标。  相似文献   

12.
冯旭  于蕾 《经济视角》2002,(5):37-38
信息化,也叫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信息化是数据、流程的电子化和决策的电子化;是以实施市场链为纽带、业务流程再造为基础、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资金流的运动;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源进行广度和深度的开发利用,从而对企业实现有效的管理和监控。企业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如何实现投入产出的最大效益,搞好信息化建设是行之  相似文献   

13.
谢地 《经济纵横》1996,(1):31-35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土地产权安排谢地我国正在以产权制度的变革为核心,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土地,特别是城市土地,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载体,对该项财产权利做出恰如其分的合理安排,显然是其中应有之义。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从实际...  相似文献   

14.
刘珊 《经济论坛》2006,(1):98-100
市场营销学于20世纪初首创于美国,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市场营销学研究对象从流通领域拓展到生产过程及售后过程,并随着营销实践的变化,其内容不断充实,观念不断更新,体系日渐成熟。“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评价市场营销学已发展成为一门建立在经济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应用科学。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市场营销学在其成长过程中经历诸多的创新发展,具体体现在营销观念创新、营销策略创新、营销手段创新三个方面。一、营销观念创新市场经营观念是指企业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亦称为商业哲学(…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数据资源型服务器为核心,运用最新的教学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中的整合资源.再设计、再开发,应用于教学和课堂管理中,并对相关过程作相应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分析高职院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并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孙静芹 《经济论坛》1999,(17):16-17
一、人力资本是创造现代企业财富的主导因素传统经济学认为,劳动、土地和资本是创造财富的三个基本要素,相应的,财富的分配是劳动取得工资,土地所有者取得土租,资本取得利润。当工业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时,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所代表的资源日益短缺,以资本推动经济发展难以有效维持;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知识进展,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可以用人力资本来代替物质资本,减弱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这样,资本在企业财富中的贡献比率逐渐降低,取而代之的是技术和知识的进展。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7.
1.在土地再利用过程中统筹兼顾各方利益。香港的城市发展史,就是土地集约利用,再集约再利用的反复过程。由于香港土地面积的固有局限性,只能在有限的土地范围内做文章。在这个过程中,土地的使用效率不断提高,每寸土地创造的经济附加值越来越高,最终使香港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体之一。内地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从土地的角度看,就是农地不断变成城市用地的过程。但内地的城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 ,大多侧重于利益分配及其对改革进程的影响。本文借鉴现代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市场过程理论 ,对演进式的经济转轨过程重新加以阐释 ,指出制度变迁也是一种开放式的过程 ,经济主体不断地寻找非均衡制度状态下的获利机会 ,并且以变革制度的方式来抓住这种机会 ,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 ,经济主体不断地发现知识 ,因而对现有制度的发展和变革也是在不间断地进行的。因此 ,制度变迁是一个不断向目标模式逼近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9.
传媒技术的进步,使得广播、电视等传媒事业迅速发展。在现代传媒环境下,声像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远远滞后于传媒事业的发展,如何高效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在充分分析中国声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后,就如何开发和利用声像档案信息资源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吴佳 《商周刊》2011,(14):72-74
抓一把沙,攥得再紧,还是会有沙粒从指缝滑落,就像现代生活中的每一笔消费,总有一部分钱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人们难以察觉,更容易忽略,但如果细细算上一笔,会让人目瞪口呆。从指缝中溜走的财富都到哪里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