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农"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难题和关键问题之一,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就是对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现状的一个积极的探索.文章重点阐述了其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2003年夏天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在河北定州市翟城村的创办为标志.新乡村建设试验在中国的大地上撇下了第一粒种子。两年后,我们回望这粒种子的成长,发现它已破土而出.虽距离枝繁叶茂还有很长、很艰苦的路要走,但在太阳的照射下。它的几片小嫩叶已能闪射出熠熠的光辉。 翟城试验区工作始于两年前的夏天.但其酝酿过程却要漫长得多。它并不是突然到来的,而是有将近10年的思想酝酿过程。当我们仔细观察那几片嫩叶时.先来回头看看土壤是如何生成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以来,打工经济迅速兴起并对农村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多改变了农民的传统角色,农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种田者,而是在打工经济的影响下产生了角色、身份上的分化。由此导致农村种田格局和农民种田观念发生变化。在种田格局上,农村出现了不种田的常年外出打工经商者、半工半农农户和普通种田者三个阶层;在种田观念上,常年在外打工者基本不再依靠土地上的收入,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兴起了一场以“复兴乡村社会”为宗旨,由知识精英推进的大规模的乡村社会建设运动。而在这场运动中,晏阳初通过社会调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理论和研究方法,为当今的大学生村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土地流转理论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土地流转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流转能否有序、规范进行。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本文介绍了有关土地流转方面的主要理论及学术讨论情况。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逐条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以期对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老区建设》2009,(5):22-22
郑州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研究人员刘涛认为:现在单纯种地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件没有面子的事情,是要被村民骂为无能的,即使种地也要外出打工或经营其他小生意。同时,农民现在也不可能仅依靠种地为生。但是外出务工并不是长久之计,他们没有住房、没有生活保障,缺乏安身立命的场所,这种现实决定了他们在城市不会有精神的寄托,情感的归宿。  相似文献   

8.
杨华军  吴嘉华 《中国西部》2011,(26):112-119
晏阳初博士针对中国问题进行的世界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运动并未因为他的离去而终结。他针对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愚、穷、弱、私”病症开出的四大教育对策。在今天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仍然有深远的借鉴意义。可以预见,其对人类,尤其是中国农民的大爱会随着时代的发酵而愈加醇厚。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短缺之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发出建设新农村的伟大号召后,新农村建设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开来,然而不可忽视的是,住绝大部分农村,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或经商,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现象突出,农业生产面临“后继乏人”的窘状,新农村建设而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出路在哪里?所有关注三农问题人士几乎都在孜孜不倦探寻答案. 20世纪90年代后期,特别是实行农村土地二次承包后,农业发展朝着现代化方向迈进的步伐开始加快.2009年中央1号文件也对农村土地流转做了相关规定,有专家认为,实行土地流转是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宁波经济丛刊》2009,(6):28-3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加快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城市化、工业化,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黄山 《重庆经济》2009,(6):38-4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并逐步扩展,随着流转速度加快、规模扩大,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农村改革带来乡村工业化、城镇化大发展,使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国家建设征地、农村非农建设用地和农民住宅建设占地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相当一部分从事非农产业或实现非农就业的农民脱离农村土地,土地撂荒的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3.
土地是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当前农村工作的热点和难点之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如何切实依法保障农民权益.真正带动和促进农民增收、是一个普遍关注和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关键在于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核心在于紧密结合陕西农村改革发展实际,把全会精神切切实实地贯彻落实到"三农"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5.
刘红叶 《中国经贸》2014,(6):225-225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资源,农村土地问题事关农民群众最为根本的利益,事关农村社会的长冶久安。因此,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切实依法做好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三台大型挖土机轰鸣着,伸开巨大的铁臂铲向田地里的桂花树,桂花树上还残留着清晨的露珠,推土机所到之处桂花树立即倒地,田地上留下倒下的大片青色的树棵、枝条四处散落。村民侯铁兵只能眼睁睁瞧着,20多亩桂花树在一个多小时里被拆除干净。面对巨大的铁臂他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射阳县盘湾镇南沃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农民增牧致富的新渠道,以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为突破口,组建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开辟了新的途径,让农民从土地上走出来,投入到创办二、三产业之中,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村的稳定发展是经济社会全局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创新乡村治理模式等改革的深入,给农村社会稳定增加了难度。因此,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强化农村社会管理,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农村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9.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业增长、农民收入提高和新农村建设都取决于农村三次产业的调整和优化。长期以来,由于土地要素市场的关闭,导致农业生产不能规模化,农村工业与农业关联度低等制约农村各产业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于源 《宁波通讯》2012,(22):37-38
四明山镇北溪村北溪村位于四明山镇东部,始建于南宋初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辖区总面积约0.5平方公里,人口总户数331户,总人口974人,现有山林面积7534亩,其中花木种植3280亩,毛竹4000亩。村集体拥有经济林800亩,小水电站2座,装机容量510千瓦。2011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920元。北溪村是典型的山区农村,其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困境和矛盾也具有代表性。本报告以北溪村为例,探索我市四明山区农村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