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权经济学和审计理论研究紧密相连,在审计理论研究中产权分析方法的运用是对传统审计研究的突破与开拓。文章以"产权保护审计"为起点,对产权审计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与评述,并提出未来产权审计的研究方向与重点。  相似文献   

2.
陆勇 《财会月刊》2007,(5):46-48
本文在对传统审计目的理论进行回顾和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提出了审计目的产权保护论,并就现行审计目的理论体系中的产权保护思想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我国审计准则体系体现了产权保护思想,并指出产权保护思想的确立有助于维护相关利益主体的产权,也有助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与产权保护湘潭矿业学院伍中信,彭清华,胡永远产权界定的实质,就是界定企业各有关产权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使其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而会计则是界定产权的重要手段,会计制度与产权保护是不可分割的。对于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与产权保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论审计假设在审计理论结构中的地位王玉强,刘兵审计假设在审计理论研究中的作用日逐步为人们所认识。近几年,我国审计养对审计假设的研究逐渐增多,有关审计假设的涵义和作用等已基本形成共识,但关于审计假设在审计理论结构中的地位仍存在较大分歧,因此,本文拟就此谈...  相似文献   

6.
邵丽 《河北审计》2001,(3):10-10
知识经济的兴起给审计环境带来了巨大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的价值和作用超过了资本的价值和作用。知识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和关键因素。面对知识经济的大潮 ,审计应作出积极的反映 ,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一、知识经济对审计假设的冲击。审计假设的研究一般以会计假设为参考。如审计在建立审计对象方面的假设时必须考虑会计主体假设 ;审计在履行审计职能假设时应以货币计量假设为依据。知识经济的到来 ,对传统会计基本假设提出了严峻挑战。首先 ,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 ,“网络公司”、“虚拟公司”使得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7.
学科假设是一门学科建立的重要基础,是构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的逻辑前提。就审计理论体系而言,审计假设处于审计理论体系的第一层次。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审计假设的构建见解,仍未达成共识。本文回顾、对比了国内外学者对构建审计假设体系的研究,并结合我国审计的现实发展情况,分析评价了我国审计假设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结构体系重要组成要素,历来是审计界探讨的重点。迄今为止,审计学界对审计假设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是,提出的这些审计假设比较杂乱,未形成一个经得起推敲的假设体系。本文试图给审计假设一个较清晰的体系概念,对一些似是而非的审计基本假设进行分析,希望抛砖引玉,能够对审计假设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被学术界誉为“系统研究审计理论结构第一人”的蔡春教授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五项审计假设即责任关系假设、正当怀疑假设、独立性假设、可确认假设和有效性假设;而武汉大学廖洪先生提出了正当怀疑假设、可验证假设、独立性假设、证据可靠假设、内部控制有效假设、审计效益假设六项假设;而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审计”研讨会(文见2003年第2期《审计研究》)上,有学者提出了四项假设即审计时空假设、有效控制假设、适当怀疑假设和可验证假设‘;《上海审计》(2003年第2期)提出了可验证假设、可信赖假设、无反证判定合理假设和内部控制局限性假设;《北京审计》(2003年第1期)则提出了第三人假设、可信赖假设、有效控制假设、认同惯性假设和审计责任假设等五项假设。  相似文献   

10.
审计假设是审计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必须重视审计假设的研究,才能有助于使审计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具有成熟理论的学科。这是因为,任何一门学科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合理的假设前提。所以,审计假设是审计赖以存在的前提,也是建立审计理论的基础。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审计假设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拟对这一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一、研究审计假设的意义 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的构成要素之一,是支撑审计理论大厦的基础,是整个审计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首先,审计假设是认识审计对象,形成审计理论的基础,是对审计理论进行逻辑推…  相似文献   

11.
对审计假设的研究至今尚未形成审计学界广泛认可的成果,其原因主要在于学者们均运用对假设的不同理解解释审计假设。审计是一种实践活动,审计假设的涵义应当以“假设是人们实践活动前提”的理解来界定。审计假设的作用在于引导和约束审计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我国从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审计假设的研究,主要有三大类:一是适合于各种审计项目和审计过程的通和审计假设;二是适合于特定审计对象和特种审计场合的特种审计假设;三是审计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的具体审计假设。通用审计假设有:审计必要性假设;审计对象可证实性假设;错误、弊端存在性假设;会计人员行为衡量标准假设;无反证判定假设。特种审计假设有:审计主体假设;审计方法假设;审计 证据假设。具体审计假设有:对某些具体问题性质的假设;对某些具体问题产生原因及影响的假设;对一些作案手段的假设;对一些案件涉及的范围及有关人员责任的假设;对某些具体项目审计成本、审计效益及审计风险的假设等。围绕着审计理论和实务工作,审计假设的运用,具有如下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审计理论研究的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理论研究起点的选择正确与否则关系到审计理论结构的严谨性以及它对审计实践的指导作用。关于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起点,目前国内有审计职能论、审计假设论、审计目标论、审计环境论、审计本质论,我倾向于审计假设论。我比较赞同一位学提出的四项假设:经济责任关系、客体诚实、公允证实和审计谨慎假设。经济责任关系假设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审计基本假设是建立和研究审计理论的基石的原理,提出审计基本假设应包括不确定性、可验证性、可信性和独立性,并阐述了这四个假设所相应解决的为什么要进行审计、为什么能进行审计、审计结果为什么会被接受以及审计的根本特征和灵魂是什么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莫茨、夏拉夫提出的八大审计假设开创了审计假设研究的先河,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审计理论也进行着不断的更新。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新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对这八大假设既有沿用,又有摒弃,根据现在的审计环境作出了选择。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门学科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合理的假设前提。审计假设是审计赖以存在的前提,也是建立审计理论的基础。审计假设是审计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必须重视审计假设的研究,才能有助于使审计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具有成熟理论的学科。  相似文献   

17.
论审计假设     
在经过了十几年的探索之后,我国的审计基本理论研究已经从传统的以审计本质为研究起点的“本质基础论”的圈子里跳出来,开始在借鉴、吸收西方审计理论研究的过程中。以审计假设或审计目标为研究起点,寻求现代审计理论结构或者理论体系的建立,使得我国的审计理论研究能够跟上审计实践的发展,审计理论研究的成果能够更合乎逻辑地解释审计实践,更有效地指导审计实践。这无疑是审计理论研究的一大进步。无论审计理论研究的起点如何,审计假设在审计理论研究和审计理论体系的构筑中都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都必须率先在理论  相似文献   

18.
审计假设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审计假设的涵义及其特征 在国内外审计理论和审计实践中,审计假设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到底什么是审计假设,它应该包括那些方面的内容,目前尚无定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为审计假设所下的定义为:“基本假设采源于政治、经济环境和工商企业的思想习惯,虽然这些基本假定为数不多,但它门却是原则的依据。”这个定义揭示了审计假设不是人们主观的臆测,而是从审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诊断,但这个定义  相似文献   

19.
审计假设对审计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审计实践活动具有重大影响。审计假设解释了审计存在的理由,指出了审计活动的可行性,对审计责任的界定、内部控制测试具有指导作用,同时还提出了职业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审计假设的基本特点尽管在审计界对审计假设尚存在不同的理解,却已达成以下共识:审计假设是对审计环境、审计实践中的未能确切了解的事物或未知因素所作的合理的、合乎逻辑的假定,它是开展审计工作和作出审计结论的基本前提,也是建立审计原则和研究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据此,笔者认为,审计假设既作为审计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作为审计实践的重要基础,应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特点。一方面,审计假设是经过人们主观的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是人们思维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另一方面,审计假设的提出又是以审计实践为基础,以审计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审计经验、事实为素材的,又具有很大的客观性。总之,审计假设实际上是根据客观事实,凭借主观思维而得出的结果,所以它具有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