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网络的普及发展,大学生网络成瘾已经成为突出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艺术类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加强价值观教育、采取“导师制”等方式进行预防,以期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沉湎于网络游戏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难题,本文根据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危害、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应用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矫正的必要性的研究,提出了社会工作矫正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自我概念因素分析表明,学生风络成瘾倾向相对较高,是网络成瘾的易感人群;事实也说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无法控制自己适度上网而产生了成瘾倾向.因此,高校、家庭甚至社会应该直面现实问题,重视大学生网络使用教育,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4.
“网络成瘾症”是指个体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的一种现象。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可以从主体(网络成瘾者),客体(网络)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分析。网络成瘾可能造成人际关系淡薄、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家庭破裂、失业、辍学;甚至网络犯罪等。因而。对于网络成瘾症者应给予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在网络成瘾的研究热潮中,对网络成瘾研究的反思几近空白,这喻示着网络成瘾研究存在一定的盲从性。分析发现,忽视文化差异、忽视网络使用行为的独特性、网民损害发生的归因错位、忽视网民损害发生机制的分析,是网络成瘾研究的误区,并从反面暗示着关注网民机能损害发生的社会心理机制,重视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的差异,是未来网络成瘾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李瑾 《黑河学刊》2011,(5):147-148
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危害不容忽视。随着网络和大学生的生活结合得越来越紧密,网瘾问题在大学生中也越来越凸显出来。网络成瘾对大学生自身的身心成长是极其不利的,一些网络成瘾导致的犯罪现象也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分析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各种危害,在此基础上帮助大学生远离网络成瘾,健康地使用互联网。  相似文献   

7.
网瘾笼罩下的青少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3岁的天津男孩刘某,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虚拟世界,模仿游戏中的场景而告别了现实世界:他站在海河外滩一栋24层高楼的楼顶上,双臂平伸,双脚交叉成飞天姿势,纵身跃起朝着东南方向的大海“飞”去。在遗书中他写道,他要去追寻网络游戏中的那些英雄朋友:大第安、泰兰德、复仇天神以及守望者……数据显示,中国未成年网民人数超过1600万。“未成年人上网成瘾问题越来越严重,应该引起社会、家庭、学校的足够重视。”著名戒除网瘾专家陶宏开呼吁,全社会应该行动起来,救救上网成瘾的孩子们,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网络已成为现代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出现的网络成瘾现象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网络成瘾的成因机制问题.文章综述了国外近10年有关网络成癌影响因素的主要发现,同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文章研讨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关系,关注网络社会支持和网络交往在二者关系中产生的作用。采用由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量表、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合订而成的网络问卷对在校27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表明:网络社会支持在手机成瘾倾向和心理素质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网络交往对其有一定的中介作用,不过中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研究表明网络在方便大学生的同时,网络成瘾也正成为困扰社会和教育的一个难题。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心理和道德双重影响力来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已迫在眉睫。文章探索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戒除网络成瘾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刘京雷 《魅力中国》2014,(14):38-39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更加密切,中国市场上的网络游戏层出不穷。一些网络游戏对我国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文章剖析了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随机抽取学生进行网络成瘾测试题和自编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表问卷调查, 网络成瘾成因主要由网络的吸引、外部因素及大学生自身因素三方面构成。预防矫治对策:形成社会支撑网络文化的大气候、充分发挥高校预防矫治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作用、家长配合、学生自身努力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学习生活、思维方式、心理行为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文章着重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成瘾产生的原因,并从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手机成瘾的定义,分析了高职学生手机成瘾的表现和原因,提出了纠正手机成瘾的对策.在学校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规章制度,让学生在上课期间尽可能不使用手机;授课教师应不断增加课堂内容的趣味性和紧凑性,让学生无暇去关注手机;要对成瘾严重者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在家庭方面,家长要和孩子及时沟通,鼓励孩子在大学生活中能够重新拾回自己的自信心.在学生方面,要认识到过度沉迷于手机的危害,学会自制,控制手机使用的频率和时间长度;积极培养专业兴趣爱好,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和社会实践,减少对手机的依赖;重视自我教育,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东 《魅力中国》2011,(2):211-212
本文从网络成瘾的定义、诊断标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的原因等几方面对国内外已有的网络成瘾研究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并指出了网络成瘾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陈月娥 《魅力中国》2010,(26):374-374
网络成瘾给青少年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乃至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不可轻视的负面冲击。家庭、学校和社会对此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为调查高校学生的网络被害与社会安全感缺失之间的关联,文章抽取苏州、合肥两地4所高校的学生800名,发放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问卷、城市居民安全感问卷(CSQ)和Young网络成瘾损害量表(IAII),收回有效问卷714份。结果显示,社会安全感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中等月消费学生与高、低月消费组在职业安全、身体安全两个维度及总安全感的得分上差异显著(P<0.05);网络物质受害组在家庭、公共、社区和身体因子及总安全感的得分差异均显著(P<0.05);网络成瘾组与安全感各因子关联显著(P<0.001)。因此,高校学生网络物质性、精神性安全状况均与其社会安全感相关,安全感总分可预测网络成瘾倾向。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精神分析的视角分析了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从一个侧面为网络成瘾的探索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Kimberly S.Young作为系统研究网瘾的先驱之一,她对于人类网络成瘾奥秘的追问与探究在过去的15年(1996-2011)里从未间断。本文追踪评述了Young对于网络成瘾的界定与分类,关于网络成瘾产生机理的研究,两度开发的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和治疗网瘾的认知行为疗法。  相似文献   

20.
近闻一件事,有一退休老干部,嗜赌成瘾,一年之内赌输20多万,还欠赌债8万多,天天有人登门催其还债。在无奈之下,自缢身亡。时下,一些地方每到双休日,只要你穿街过巷,便听到“哗哗”之声不绝于耳,“围城之战”犹酣。如果作为娱乐,也无可非议。但其中一些人却不然,他们一“赌”为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