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一生,除了与家人一起生活,与同事相处的时间最多。工作中,很多同志都是“两点一线”,即家里和办公室两头跑。如果在办公室不愉快,就丢了重要的一头。怎样与周围的同志友好相处?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同志波澜壮阔的伟大一生,处处体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事事贯注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我曾有幸给周总理担任外事秘书,深为他一心为公的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所感动,也从他的一言一行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是永远写不尽、读不完的一部人生百科全书,是一座永远发掘不尽的丰富宝藏. 从1962年8月至1965年12月,我有幸担任总理办公室机要干事、机要组副组长,与敬爱的周总理朝夕相处3年多时间,亲身感受到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感受到他运筹帷幄、细致严密的工作作风,感受到他潇洒豪迈、真诚无私的人格力量.时间虽然过去了40多年,但是,我对周总理和西花厅的一草一木之怀念,却愈益深沉. 相似文献
4.
我1950年年初刚到周总理身边工作时,办公室只有几位秘书和机要人员。那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每日要办的事情很多,有时就随手记在纸上。这样做,既不规范,又容易丢失。 相似文献
5.
6.
7.
作为主管新中国外交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总理从新中国成立到逝世那一天,会见各国来宾的次数达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六千余次之多。他生前最后一次会见外宾是在医院,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次会见。 相似文献
8.
1966年,为了支持罗马尼亚反对苏联霸权主义,周总理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对罗马尼亚进行了长达9天的正式友好访问.由于罗马尼亚对苏联的控制既想斗争、又有所惧怕,访问一波三折,突发的分歧矛盾迭起,出现了种种错综复杂的情况.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周恩来折冲樽俎,运用非凡卓越的协调艺术,化解了许多棘手的问题,使访问获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9.
“张小盒”是一个曾在网上流行的形似盒子的漫画小人物,他的原型是你是我,是每一个没有找到“自由之路”的.上班族——一天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办公室度过。 相似文献
10.
周二上午的办公室里,打印机、电话、传真机响成一片,会议、出差、工作汇报,重要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可是,隔壁公司的人却可以在上班时间“懒”在家里。甚至他们可以“自由”调换自己的工作岗位,是他们的组织软弱涣散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12.
13.
作为《秘书工作》的一名读者,刚刚在该刊2013年第8期的目录上,看到“拆除玻璃墙拉近群众心”一则文题,似曾相识。此题确实引人入胜,令我触“景”生情,从而有感而发,有事可忆。上述标题下的文章,是由一位现职省长的批示展开的。而我则借题,引述一句被尘封多年的人民共和国首任总理的口头指示,披露一曲中国领导人在任何场合都着眼群众的动人往事。 相似文献
14.
1950年2月,刚过了春节,我奉命从所在部队29师到重庆的二野政治部,再转到北京,进了武官训练班,准备去做外事工作。因为新中国成立了,将与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外交人员要从党、政、军干部中选调。1950年6月,正当我学习结束之际,朝鲜战争爆发了。接着,美国的第七舰队封锁了台湾海峡。 相似文献
15.
谈到"和谐办公室建设"这个话题,《秘书工作》杂志社的同志约我谈谈当年总理办公室是怎样和谐运转的.我感到这个话题很有意义,选择周总理办公室也很有代表性.因为周总理作为一国总理,担负着大量艰巨、繁重的党务、政务和军务工作,极其紧张而繁忙,他的办公室是最繁忙的办公室,配备的秘书和工作人员也比较多,人数最多时曾达到二十余人.由于任务重、人员多,就必然涉及协调分工、相互配合、和谐运转的问题.这里,我就简要地向大家介绍一下总理办公室的一些情况,供大家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几内亚共和国于1958年获得独立。几内亚人民在塞古·杜尔总统领导下积极支持其他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和独立。当时,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对几内亚共和国恨之入骨,妄图一举推翻杜尔政权。1970年11月22日凌晨3时,葡萄牙雇佣军从几内亚湾海域分乘十多艘舰艇向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进犯。一时间,科纳克里陷入一片恐怖和战火之中,形势告急。几内亚军民在杜尔总统的领导和指挥下,采取果断行动,奋起抗击,通过激烈战斗击退了敌人,取得了胜利。 相似文献
17.
18.
19.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做好任何事都离不开“认真”,办公室工作更是如此。拿文稿校对来说,看似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却是件费时费力的工作,枯燥乏味暂且不说,稍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差错。这里谈谈文稿校对中容易忽略的几个问题,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 相似文献
20.
【案例8】一份因没有核签而"蒸发"的机要信件每天到收发室取报刊、信件的人很多,但并不是每个人每天都能严格执行核签制度。记得有一次,统战部的一位同志领取一份机要信件时没有签收,我当时也没有核签。一个星期后,统战部的另一位同志来找这份机要信件,他说机要信件是省委统战部的重要文件,不能丢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