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美日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移农村劳动力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英、美、日三个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工业化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腾飞的重要性,已经被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道路所证实。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世界各国都曾经或必将面对的重要课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和机制是十分复杂的,从成本收益的经济学视角,运用局部静态均衡分析方法建立理论模型,分析了非经济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民工进城务工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化对于一个国家经济腾飞的必然性,已经被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道路所证实。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世界各国都曾经或必将面对的课题。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突出地表现为农民工进城问题。文章采用第一手调查资料,从农户行为的微观角度研究了农民工进城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沿海”和“内陆”农民工在进城动因和障碍、进城途径、进城费用和收入等方面既表现出一些共同的趋势和规律,也显示出一定的差异性。结合区域特点,制定相宜的政策,将加快我国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工业化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腾飞的重要性,已经被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道路所证实。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世界各国都曾经或必将面对的重要课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和机制是十分复杂的,本文运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个人微观决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并采用2003-2006年国家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数据,建立Probit模型对纳什均衡的结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工是理性的,他们是以收益最大化来决定自己的转移行为,只有用工企业的工资估价大于农民工的工资估价,雇佣才可能发生,农村劳动力才能实现顺利的转移。  相似文献   

5.
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薛庆根 《生产力研究》2004,(4):113-115,123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世界各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过程中共有的现象 ,本文分析影响巩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因素和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 ,并对英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进行历史评价 ,在此基础上探讨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正> 一、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时间 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时间与国家实现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的时间相符合,而且随着工业化,特别是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而加速。如美国19世纪末就实现了工业化,农业人口转移过程开始加速,到20世纪初期,美国农业机械化已取得很大成就以后,农业人口再次大规模向城市及非农产业转移。其  相似文献   

7.
从西部的实际出发,借鉴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经验,提出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要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吸纳和农村内部转移;加快西部工业化进程,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推进城镇化进程,以企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市民化进程政策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市民化需要国家宏观政策支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市民化进程必须充分利用我国工业化从中期向后期转变的有利时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速度,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之路,培育农村劳动力大容量转移和市民化载体,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9.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世界农业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马克思以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为背景,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现象进行了研究,阐释了机器和现代耕作技术在农业中广泛应用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直接原因,资本积累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驱动力。一个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要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和制约,同时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也伴随着农民社会关系的转型。梳理和挖掘马克思农业劳动力转移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不仅可以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还可以为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力转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演进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劳动力转移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农村劳动力理性选择的结果。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变迁,发现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客观地制定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战略,不断完善经济体制,建立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户籍政策,才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积极地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实现统筹城乡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农村居民增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秀兰  王珏 《财经科学》2005,(4):148-154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状况与国民收入直接相关.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产业结构不够优化,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更加落后,工业化程度低,农村劳动力转移严重受阻,致使西部地区既是全国农村居民收入最低的地区,也是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最大的地区.解决西部地区农民收入低、增收受阻的根本出路在于继续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结构转换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但又要注意避免对第一产业的盲目调整,加剧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2.
解决"三农"问题,实现跨越式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都有赖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然而,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值得有关部门进行思考和解决.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征出发,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从农村就业转移看我国工业化及城市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工业是我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是我国城市体系的基点,二者在转移农村劳动力方面各具独特而又明显的优势。因此,我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应着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成为技术工人培养的生力军,为我国快速工业化进程输送了大量经过技能培养的人才,因此,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深入,随着农村人口劳动力转移,中等职业教育成为我国人才培养梯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教育政策大力支持的对象,也正是中等职业学校扩大办学规模,扩大学校建设的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15.
杜恒波 《经济论坛》2004,(4):140-141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尤为重要的战略问题。本文在对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进行评述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实情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可供借鉴的建议,以期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小康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6.
农村工业是我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是我国城市体系的基点,二者在转移农村劳动力方面各具独特而又明显的优势。因此,我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应着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  相似文献   

17.
劳动力转移:当前农村发展最具挑战性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鸣 《现代经济探讨》2002,(3):52-54,57
我国农村已发展到劳动力转移对其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新阶段。劳动力转移必须立足农村和农业,重点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和劳务输出。通过观念更新、信息服务、智力支持和政策引导来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但不受限制、无序的人口向城市流动也会带来城市许多问题和社会问题.而转变劳动力转移观念,通过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集群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推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五大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体制的约束 ,我国目前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还不够充分 ,制约着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要进一步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 ,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质量 ,应综合运用城市化战略、工业化战略、产业化战略、组织化战略和知识化战略来推进我国农村劳动力全方位、多产业、宽领域的转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与障碍的一种解释   总被引:75,自引:1,他引:74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运用动态宏观经济学的递归方法并结合推拉理论,通过所建立的模型表明城镇的拉力,特别是城镇工业技术进步,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因。而基于宏观经济变量的logit模型和基于微观经济变量的描述性分析都很好地验证了该结论。研究同时表明,加强农村基础文化教育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深远的意义;性别、家庭收入水平、区位等因素的差异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