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易贤命  夏军 《人民长江》1998,29(9):30-31,35
长湖是一个大型平原水库型湖泊,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开展防洪预报调度意义重大。通过建立时变增益水文参数模型和降雨径流关系经验单位线模型2种方法进行降雨径流预报,并运用水动力学方法建立长湖排蓄演算模型,引用洪水作业预报成果,按5种调度策略作为长湖蓄泄过程预报,为调度决策提供依据。针对整个过程,研制了一套计算机程序,该程序可实现人机对话,按菜单和中文提示操作,非常简便,且预报精度较高,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宁磊  张黎明  许多 《人民长江》2012,43(10):7-10
简要回顾了三峡工程论证及初步设计阶段拟定的防洪任务及防洪调度方案。围绕三峡工程的防洪任务,研究了工程建成初期的防洪调度方式。主要针对现状长江中下游江湖行蓄洪水能力,分析了三峡工程对荆江补偿调度、对荆江兼顾对城陵矶补偿调度2种方案及其防洪作用。结果表明,对荆江补偿调度方式能发挥较好的防洪效用。确定了对城陵矶补偿调度方式的3部分防洪库容,为三峡工程防洪调度方式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论据。  相似文献   

3.
对洞庭湖区的严峻防洪局势,是否有了三峡工程就完全解决问题,往往影响防洪方案决策,延误治理时机。早在3O年前(1958年3月)中共中央成都会议就通过并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中指出:“……(四)长江较大洪水一般可能五年发生一次,要抓紧时机分期完成各项防洪工程,其中堤防特别是荆江大堤的加固,中下游湖泊、洼地蓄洪排渍工程等,决不可放松。在防洪问题上,要防止等待三峡工程和有了三峡工程就万事大吉的思想”。实际上根据三峡工程规划设计和防洪论证都表明三峡工程221.5亿m3的防洪库容,装不下…  相似文献   

4.
蔡其华 《中国水利》2010,(23):22-26
三峡工程是长江综合防洪体系的骨干工程,其对长江中下游防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0年汛期,长江流域干流和多数支流发生较大洪水,通过科学调度三峡工程,及时拦洪,适时泄洪,有效削峰错峰,避免了上游洪峰与中下游洪水叠加给沿岸人民安全造成的威胁,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通过回顾规划确定的三峡工程防洪作用,简要介绍了2010年长江洪水特性,结合2010年三峡工程实际调度运行,分析了三峡工程的防洪调度方式及效果,探讨了与水库调度相关的几个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防洪调度风险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燕生 《水力发电》1996,(10):19-21
防洪系统实现补偿调度时,区间洪水预报误差可导致一定的高度风险,在预报时差和幅差的联合概率密度分析基础上,建立预报误差的风险计算模型,按共库容最小的原则确定满足规定风险度的修正预报洪水过程线,从而实现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6.
蔡其华 《人民长江》2010,41(24):1-6
三峡工程是长江综合防洪体系的骨干工程,对长江中下游防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0年汛期,长江流域干流和多数支流发生较大洪水,通过科学调度三峡水库,及时拦洪、适时泄洪,有效削峰错峰,避免了上游洪峰与中下游洪水叠加给沿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威胁,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回顾了规划确定的三峡工程防洪作用,简要介绍了2010年长江洪水特性,结合2010年三峡工程实际调度运行,分析了三峡工程的防洪调度方式及效果,探讨了与水库调度相关的几个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任齐  赵永凯 《人民黄河》1997,19(11):22-26
依据软件工程理论,将防汛决策所需的会商决策环境,信息查询,洪水预报,防洪调度,防洪数据库科学地融为一个系统,在计算机网络环境支持下,快速灵活地进行黄河下游花园口站22000m^3/s以下洪水预报,防洪调度和会商决策,为此,制定了各子系统的开发目标,按先进实用,优势互补和可扩充性的原则,开发具有接收储存,信息查询,防汛业务处理才决策支持功能的软件系统。描述了各业务子系统在网络环境下独立运行或通过数据  相似文献   

8.
防洪调度图在二滩水库调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滩水库是以发电为主的大型水库,因设计时不承担下游的防洪任务,正常高水位以下未留防洪库容,水库在汛期要长期弃水运行,防洪调度比较被动。本文以二滩水库为例,根据不同入库流量编制出二滩水库防洪调度图,依据入库流量大小预留出相应的防洪库容,不但解决了防洪与发电之间的矛盾,使二滩水库获得可观的防洪库容和较大的防洪效益,而且为金沙江下游及长江干流的防洪削峰、错峰创造了条件,还可为汛末蓄水关闸时间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该防洪调度图也是汛期水库防洪、发电和水位控制的实时调度图,应用灵活主动,并可在其他以发电为主(或引水较有规律)的大型水库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利》2007,(24):I0020-I0021
在2007年的淮河防汛抗洪中,从责任制落实到预案制订,从队伍组织到工程调度,从应急响应到上下游协调,从群众转移安置到行蓄洪区使用调度等。一切都依法有序进行。根据汛情的发展,国家防总、淮河防总和沿淮三省逐级提升应急响应,国家防总首次启动I级应急响应,进入紧急防汛期,全面启动相应防汛抗洪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三峡水利枢纽的防洪调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三峡水利枢纽运行以来的防洪调度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已建成防洪调度业务系统是三峡水库调度防洪调度技术保障;三峡水库蓄水以来的流域定量降水预报及短期洪水预报为防洪调度提供了依据;防洪调度在围堰发电期和初期运行期中发挥一定的效益。提出在保证工程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可利用洪水资源,更好地发挥工程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我国防洪安全保障体系与洪水风险管理的基础研究>(SCX2000-01)为水利部科技创新项目,立项于2000年4月,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研究所负责完成.2002年11月,水利部项目验收专家组对这项跨世纪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该项目以人类与洪水和谐共处与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致力于探讨适合于我国国情的洪水风险管理理论与模式,提出了我国现代防洪安全保障体系基本框架,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项目组"所采取的理论分析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保障了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对于指导我国治水方略的调整与完善防洪体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福旺  郭秀霞 《山东水利》2010,(9):15-15,18
菏泽市水利局自2008年底接管城市防汛工作后,确定了防汛思路,维修了防汛设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防汛能力。但在城市防汛标准、排水设施、管理体制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城市防汛体系建设,成立城市防汛管理机构,尽快归口统一管理城区排水管网,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建设,加强防汛设施管理,最大限度地保障菏泽市城市防汛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防洪减灾系统化研究始于1990年代。30年来,在跟踪国际相关科技发展前沿的同时,结合中国实际和防洪减灾工作需求,建立了洪水风险管理理论体系,为中国防洪减灾策略的战略调整提供了理论支撑,并持续开展了洪水分析、洪水预报、洪水调度、洪水损失评估、工程安全分析、情景分析、信息分析及表达、防洪决策支持等理论和方法研究,开发了相应的技术、模型和产品,不断推动其实际应用,引领了中国防洪减灾领域科技的进步,为中国防洪减灾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  相似文献   

14.
淮河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进行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根据“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淮河流域开展了大规模整治,昔日“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状况有了明显改观,“大雨大灾”程度也有所减轻。但是,由于淮河问题极其复杂,治理难度大,加上一段时期对一些重大项目认识不统一、建设资金不落实等原因,至1991年前,一些主要的流域性骨干工程未能按规划实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山洪灾害防治基础薄弱,在支撑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成立项目组,组织开展山洪灾害防治理论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初步建立了山洪灾害防治理论技术体系,应用于我国山洪灾害防治实践,对此进行总结介绍,主要包括:①形成了基于山洪灾害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山洪灾害防治方略和理论技术框架;②分析了山洪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和山洪灾害形成机理;③系统研究了山丘区小流域水文特征,创建了全国小流域基础数据集;④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山洪灾害群测群防模式;⑤研究制定了44项山洪灾害防治行业标准或规范性技术文件;⑥提出了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和风险评估技术方法;⑦开发了X波段测雨雷达强降雨监测技术和非接触式水位-流速-流量一体化山洪监测新方法;⑧研发了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和中国山洪水文模型;⑨提出了多阶段渐进式山洪监测预报预警技术路线和动态预警指标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河道与蓄滞洪区联合防洪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目前河道与蓄滞洪区联合防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河道与蓄滞洪区联合防洪过程中洪水演进数值模拟的一维模型、耦合模型、全二维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性进行系统化的分析,揭示了未来防洪数值模拟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可为洪水风险图绘制、洪水预警预报提供重要依据,对防洪减灾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防洪减灾方针进展及其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探讨了两千年来中国传统治水思想主流和非主流演变轨迹。探讨了20世纪以来,尤其是最近20年来世界各国灾害与减灾观念发生转变的社会与自然背景,指出人类社会发展适应洪水规律是防灾减灾重要的出发点。由此阐述了灾害双重属性的概念,认为在进一步提高工程防洪能力的同时,人们应当积极寻求适应自然规律的发展模式,建立社会化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洪涝和干旱灾害频繁发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广大军民的顽强拼搏,依靠不断完善的防汛抗旱工程和非工程体系,我们战胜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和百年不遇的干旱灾害,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防洪复核专题确立是大坝安全定检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在对以往防洪专题确定因素大量统计分析基础上,在《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评价导则》中提出了防洪专题确定原则,给出背景成果。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抗御1998年长江全流域型大洪水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分析认为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是新时期大势所趋,要实现洪水管理必须综合运用法律、规范、工程、技术、社会、经济等手段,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减轻洪水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