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中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 《宏观经济管理》2009,(5):10-12
今年一季度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发展的最新情况表明:一方面,在各国救市措施的强力干预下,主要经济体的部分经济数据出现了短期的积极变化:另一方面,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深陷金融危机困境的基本面没有根本改观,特别是这次危机所暴露出来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找到彻底解决的办法.总体来看,世界经济还会在较长时期内处于低迷状态,年内出现探底复苏的希望不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美国的经济危机重重,复苏较为缓慢;西欧的经济也不容乐观,债务危机阻碍着许多西欧国家的发展;日本的经济虽然复苏受到阻碍,但是复苏机会很大;我国的经济虽然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但是经济发展有条不紊的进行。本文将分析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特点,对未来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形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7.
早春的阳光投射在北京钓鱼台17号楼芳菲苑的大厅里。3月19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1又汇聚了国际著名的经济学家、政商代表,和每年一样,嘉宾们演讲、提问、纵论国际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进入2011年以来,世界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复苏态势,但面临诸多复杂因素。中东北非局势动荡不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增大,日本地震和海啸导致日本经济陷入负增长。近一段时期,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美国经济放缓明显,都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了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斌日前就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降一事发表观点:“美国、欧盟都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对象,也是中国的主要投资市场,所以.美国经济疲软、欧债危机,都不可能不对中国产生影响。”张斌指出,更大的问题可能是美国公共债务危机和由此引发的美元中长期贬值和通货膨胀.会严重削弱中国外汇储备的真实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主要是通过提高债务上限的自我救助,而欧洲则是通过自我救助和联合救助。美国试图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为经济复苏创造良好的条件,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防止通货膨胀,美债危机的解决办法侧重于增发美元的货币政策,而欧债危机的解决则侧重于增加其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11.
下半年世界经济增长将继续放缓,新兴市场国家尤其要关注经济波动的风险。国际清算银行在6月30日发布的年度报告中警告,当前金融市场动荡仍可能导致经济严重放缓,不断上升的通胀与信贷危机之间的相互作用,看来确实预示着全球经济放缓的深度和持续时间将超过多数人的预期。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将围绕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一系列促进发展的有效措施与方法,从而缓解我国对外贸易的巨大压力,实现不同区域自由贸易的全面保护,加快贸易战略的调整,使其更符合经济发展形势新需求.通过不断扶持高质量产业、强化贸易政策的引入,帮助我国在国际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并获得贸易主动权. 相似文献
14.
15.
去年世界经济仍在复苏,但动力明显减弱。据IMF预测,去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13%,比2011年回落0.3个百分点。2013年,欧债危机仍会继续发酵,发达经济体债务收缩将继续抑制世界经济复苏,新兴经济体受此拖累,复苏乏力,世界经济走出衰退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16.
2013年,国际经济仍将处于复杂的调整期,难以实现强劲增长,但积极因素和亮点在增多,预计形势可能略好于2012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应合理把握国内政策导向:长短结合,把应对短期经济周期性波动与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结合起来;防范风险,控制和防范国内经济中的风险点;深入研究,谨慎推进相关领域的改革;加强谋划,积极应对国际经济新趋势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7.
18.
郭伟奇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30):116-116
近段时间随着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我国的经济开始复苏,但是这些政策刺激起来的大量投资资金,有相当部分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流向证券市场和房地产部门从事投机活动,致使虚拟经济的价格迅速上涨,大大冲淡了实体经济增长的真实性,当前经济复苏的虚拟比例部分不可忽视,同时也埋下了资产价格上涨过快可能最终拉动整个通货膨胀的隐患。本文主要以此为出发点分析我国当前经济复苏背景下的潜在的危机,给出一般性的建议,以免旧病未除又添新疾。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正在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在世界经济贸易自由化发展的进程中,我国一定要做好准备,尽量规避风险,实现我国利益的最大化,这样才有利于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从而保证我国世界贸易经济发展的进程和利益。一、制约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因素1.国际经济贸易。从世界现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不难看出,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一发 相似文献
20.
国际信用评级,美国一家独揽。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大规模收构中国同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四家全国性的信用评级机构,除大公国际始终坚持民族品牌国际化发展外,其余已经或正在被美国控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