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杨芳玲 《特区经济》2005,(4):100-101
<正>一、知识经济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的科技革命造就了新的经济结构、经济形态和经济社会,在经历了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的转变之后,一场新经济革命将人类社会带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这个概念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6年提出的,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在知识的创新、传播  相似文献   

2.
布禾 《北方经济》1999,(4):33-33,32
一、“知识经济”的概念和特点1962年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克卢普在其著作《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中,阐述了“知识经济”的概念、知识生产及分配的经济特征和经济规律。1983年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罗默在其著作《新经济增长》中,论述了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  相似文献   

3.
为公司经济研究注入“知识”的活力——读毛蕴诗教授关于公司经济的两本书郑光中承接60年代美国学者马卡卢普关于“知识产业”理论和70—80年代A·托夫勒等一批未来学家关于“信息社会”的思想,新一轮的“知识经济”热正在世界范围内掀起。滥觞于两年前经济合作与...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与素质教育——兼论教育、教学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教育又是产生知识、传播知识、创新知识的主要部门 (有人称之为产业 )。作为世界政治、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必须积极寻求对策 ,推进现代教育、教学体制改革 ,大力发展素质教育 ,以适应世界知识经济新潮流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知识经济思想由来已久 ,马克思早在 1 9世纪中期就明确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2 0世纪上半叶美籍奥人彼特建立了“创新理论” ;时隔二三十年 ,美国人舒尔茨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 ,贝尔预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马克卢普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 ;进入 80年代…  相似文献   

5.
郭书琴 《魅力中国》2010,(27):319-320
知识经济是指正在经济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按照总部设在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是“直接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在工业经济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它注重的是面向发展的知识的拥有,知识经济决定于以科技知识为核心的无形资本的运用。在农业社会,地位和权利可以用土地面积来显示;在工业社会,地位和权利可以用物质和货币资产规模来表示;在知识经济社会,地位和权利可以用脑袋中的数字化知识来获得和巩固。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知识经济的特征及其所提供的机遇与挑战1知识经济是以高科技知识为基础.社会总产品中知识的含量占绝对优势的经济。按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的报告中所提出的概念: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个定义当然是开拓性的。但是它不够明确,有些含糊不清。第一,这里的知识是指的知识一般呢,还是特指信息时代的高科技知识呢?如果是前者,则无法区分知识经济同传统的物质经济(例如工业、农业等)。因为后者也需要知识作为基础。如从蒸汽机革命而出现的近现代工业经济,它也是由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所推动的;…  相似文献   

7.
知识产权的特点及我国知识产权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经济越是全球化,人类社会越是走近知识经济,知识产权就越会成为激烈竞争的焦点,要赢得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权,就必须通过知识产权去占领竞争的制高点。知识经济是以对知识和智力资源的创造、占有和应用为基础的经济,而对知识和智力资源的占有,归根结底就是对高技术知识产权的占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相似文献   

8.
一、知识经济不等于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1996年,经济合作组织出版《1996年科学技术与产业展望》一书,该书有一部分介绍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knowledgebasedEconomy),简称“知识经济”(KnowledgeEconomy)。“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知识经济问题的理论研究,并且成为研究知识经济的经典文献。于是人们把知识经济定义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一定义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有人据此将农业经济定义为“以土地为基础的经济”,将工业定义为“以资本为基础的经济”。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9.
经济金融化、信息技术革命与商务全球化的进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将人类推向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时期 ,即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 ,按照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 Knowledge based Economy)报告中的定义 ,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这里的知识主要是指科学技术、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等。知识经济对企业经营的一个直接影响便是无形资产如商誉、专利权、技术秘密等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从根本上讲 ,无形资产是企业经营智慧凝聚的结果 ,是知识开发与运用的结果。在新的经济…  相似文献   

10.
郑建辉 《新财经》2000,(6):32-34
70年代以来,对未来经济出现了多种说法。1980年,未来学大师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指出,人类经历了农业化浪潮,工业化浪潮,第三次浪潮——信息化浪潮——即将到来;后是奈斯比特。1984年在《大趋势》中提出的“信息经济”;再是英国的福莱斯特1986年在《高技术社会》中提出的“高技术经济”;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1997年初,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年度报告的题目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第一次定义了这种新型经济。报告指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个术语来自对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充分了解。体现于人力资本和技术的知识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它以高科技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相似文献   

11.
目前,理论界对知识经济的研究热情很高,发表了众多的成果,不乏科学、准确的论述,但也有论者将知识经济看成是“只生产知识”的经济,或“只要知识”的经济,这未免有失偏颇。基于此,笔者拟从理论研究角度略述对知识经济之管见,以求教于学界同仁。一、从知识经济与其...  相似文献   

12.
一、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逼近人类社会自从工业革命以来 ,生产日益社会化发展。随着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 ,科学知识、先进技术开始与现代化生产有机地结合 ,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 ,从而使企业生产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高科技的使用和大量信息的掌握 ,正是科学技术和信息的普及 ,使西方发达国家开始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按照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的解释 ,知识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兴起是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3.
对于知识经济的定义,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是这样下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有人解释说:“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创新、流通、分配和应用基础上的经济。”这种说法可能更准确,但笔者又感到有点同义语反复,听了以后还是不太清楚。因此,笔者想从如何把握其生产力特征来作点试探性分析。这样,就有了以下三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高岚 《发展》2003,(9):67-68
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作为信息经济的发展和延续,知识经济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当今时代经济的特征和概括。也就是说通过知识、信息和经济的紧密关联、彼此渗透、相互包容的过程,使得经济的知识化趋向更加明确、知识和信息的经济功能日益明确,知识因素也以越来越多的种类和越来越高的程度参与并融入经济活动中,经济过程及其结果的知识趋向越来越强,并且其知识的含量越来越高,最终形成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化、资产投入无形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决策知识化等一…  相似文献   

15.
曾曲宏 《特区经济》1998,(11):28-29
<正> 随着高新科技迅猛发展而在近年出现的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新型经济。 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的发展事实证明,在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大政方针不动摇的前提下,领导干部科技素质高了,他们所领导的地区经济就得到相应的大发展,结构科学,速度合理,后劲充足,人才辈出,就能为社会和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否则就停滞不前,甚至在激烈竞争中打败仗。 深圳经济特区由于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措施,吸引了大批高素质、特别是具有较高科技素质的人才、技术以及资金,促进了经济的迅猛发展,这又从典型方面证明提高领导干部科技素质的重要性。“八·五”期间,深圳国内生产总值(按1990年不变价)年递增30.4%。“九·五”开局这2年,在“八·五”高基数基础上仍每年递增16%以上,产品七成以上外销。究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深圳各级领导干部具有较高的科技素质,驾驭经济的能力逐步趋于成熟,确保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原理得到落实和充分发挥作用。请看深圳市领导干部科技和文化素质情况:深圳市各区、市直局级机关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中较高学历的比重很高,全市专业技术人员已具有相当规模。1995年全市局级干部大专以上文化的占了86.8%,其中这1年新提拔的局级干部102人中,大专以上文  相似文献   

16.
对于知识经济,统一的说法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6年首先提出的,认为这种新型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后来,《商业周刊》又提出了“新经济”一词,并界定了“新经济”概念,即具有六大特征: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公司运营利润上涨;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例上升;GDP增长中高科技的贡献度上升。其实,许多机构和学者认为知识经济与新经济没有差别。我们也认为两者没有本质上的差别。然而,伴随新经济的出现,经济学家必然面临如何解读新经济的问题,出现了所谓的“新经济学家”与传统经…  相似文献   

17.
牛瑞杰 《发展》2006,(11):116-117
知识经济是联合国研究机构1990年提出的,通俗地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从内涵来看,知识经济是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正步人以知识资源为依托的新经济时代。在这个新时代,知识将成为最重要的经济因素,知识的扩大和增强是离不开教育的,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果说知识和信息是知识经济的“电流”,那么教育就是产生这种“电流”的发电机。  相似文献   

18.
“贸易条件恶化论”的论争与发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贸易条件恶化论"是由劳尔·普雷维什和汉斯·辛格提出来的一种理论,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西方经济学界引起了广泛争议,由此引发了一场历经数十载的"贸易条件之争".然而,这一理论并没有因此失去其生命力,而是获得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这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外围国家可能会继续面临贸易条件恶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陈翠岚 《特区经济》2005,(7):229-230
一、知识经济时代西部人才问题的紧迫性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知识经济一词源自当代对知识和科技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再认识。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将加剧人才竞争。由  相似文献   

20.
寇焕学 《魅力中国》2010,(15):168-169
经知识经济时代,它的兴起在于物质生产和经济技术达到一定水平后,经济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知识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投入要素,“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创立者保罗·罗默把知识纳入到生产要素之中,认为知识已经成为经济活动中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资源是以知识和技术为主。在知识经济社会里,知识是一种全世界可以共享的资源,可以称为公众资源。知识经济与市场营销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