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孙涛 《煤炭经济研究》1992,(12):25-26,31
目前,我国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多采用使用年限折旧法。在实际折旧工作中,用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与月综合折旧率来计提月折旧额。这种方法具有计算简单、直观等优点。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用年限折旧法存在着固定资产折旧率低、综合折旧率不能如实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但并没有明确关于双倍余额递减法下按月计算折旧额的具体公式。对此,学术界有以林刚为代表的"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计算方法,也有以赵建勇为代表的"月折旧额=月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月折旧率"计算方法。本文以东华实业机械有限公司甲设备每月折旧额为例,分别运用上述两种方法计算,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实地调研与专家学者讨论,对两个结果进行分析比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地勘单位的设备折旧计提方法,多年来一直沿用平均折旧率法,这一传统折旧方法,目前已明显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设备损耗补偿的需要,作者通过对其弊端的分析,提出应采用设备分类折旧率法,提高折旧额,加速折旧基金的回收。  相似文献   

4.
1993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新的财会制度规定,企业“如符合有关规定,也可采用加速折旧法”。一般资料介绍加速折旧的方法有年限总额法、余额递减折旧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3种。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一种新的加速折旧方法—年  相似文献   

5.
设备实际磨损情况与现行设备固定资产平均折旧法是相互矛盾的,特别是考虑到设备的无形磨损就更是如此。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笔者提出下述3种折旧方法。1.累进折旧率从第1个生产周期开始,按逐期递增的折旧率提取折旧基金。其特点是资金补偿速度逐步加快,在一定时期内使固定资产最大限度地得到补偿,同时可用由于产量增加带来的单位产品成本的下降抵消因累进折旧造成的成本上升。2.递减折旧率以一个较高的折旧率为起点,从第1个生产周期始,按逐期递减的折旧率提取折旧  相似文献   

6.
(一)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按时间计算,另一类是按效用计算。建国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是以按时间计算为主。60年代初以前,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按单项折旧率或分类折旧率计提的,以后为了简化核算,实行综合折旧率。目前,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基金的提取和使用方法,是按照国务院1985年颁布的《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  相似文献   

7.
加速折旧法 ,是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 ,是我国从西方会计借鉴过来的 ,体现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谨慎性原则。具体表现就是设备使用初期 ,效率高 ,产值大 ,折旧提取就越多 ;后期设备老化 ,技术落后 ,效率低 ,折旧提取越来越少 ,所以也称递减法 ,包括双倍余额递减和年数总和法。笔者在多年的会计教学和会计师辅导中 ,发现相关教材 (包括注册会计师教材 )举例如出一辙 ,千篇一律 ,都是年末投入使用 ,第二年初开始计提折旧 ,每年均按整年计算折旧 ,不能全面反映和解释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多样性 ,理论与实际相脱节。下面结…  相似文献   

8.
加速折旧法也叫快速折旧法,它是二次大战期间,美国工业为了适应向军工生产的转移,加速设计更新而产生的一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它的特点是固定资产每期计提的折旧数额,在使用初期计提得多,后期计提得少,所提折旧费用呈逐年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固定资产的基本折旧,是工程经济效果评价财务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参数。近年来,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改革旧的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对我国固定资产折旧问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无疑,这对于我国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的改进,是非常有益的。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在分析了我国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所规定的折旧年限和折旧率以及计提折旧的计算方法之后认为我国目前固定资产基  相似文献   

10.
以油田开发过程中油气井固定资产的特点及产量变化规律为依据,与财务会计制度和经济效益变化规律相结合,论述了含水上升和产量递减对折旧成本的影响,指出了油气田企业折旧方法的选择,使折旧的计提方法更符合油气田开发的经济运行规律。  相似文献   

11.
加速折旧法也叫快速折旧法,它是二次大战期间,美国工业为了适应向军工生产的转移,加速设计更新而产生的一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它的特点是固定资产每期计提的折旧数额,在使用初期计提得多,后期计提得少,所提折旧费用呈逐年递减的趋势.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提高企业  相似文献   

12.
《企业财务通则》的颁布,《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的实施,理顺了企业的财务关系,更新了企业的财务内容,规范了企业的财务行为,扩大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自主权,推动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全面改革。其中,现行制度明确规定了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在一般采用使用年限法情况下,部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采用年限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这些加速折旧方法。下面就工业企业所主要采用的使用年限法、年限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这三种折旧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剖析出它们的特点和变化规律,以作为企业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四、我国折旧年限的现状与技术进步的矛盾 南京汽车制造厂1958年开始批量生产轻型汽车,在1980年前折旧率为5.8%,设备平均折旧年限为16.43年。此后,1985~1986年曾为8.7%,1991年又降至7.76%,按折旧率7.76%计提折旧需13年。如上交“两金”并扣除设备残值,得到补偿设备的原值不到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用偿债基金法计提折旧的原理、会计处理方法以及偿债基金法计提折旧的好处,对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条件下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处理进行了一次有偿试。  相似文献   

15.
正中小水电企业目前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虽然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有着计算简便、易于操作等优点,但是不符合水电企业固定资产工作强度随发电量变化的客观实际。为使财务报表更准确,也基于企业财务管理需求,上市大型水电企业黔源电力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与水电企业有着类似情境的高速公路上市公司也较多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可见工作量法计提折旧实际上已经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中小水电企业甚至不了解工作量法计提折旧的规则,更遑论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主要缺陷有两点:一是折旧率低,折旧期限长。据统计,1978年全国35万个企业的平均折旧率仅有3.6%,折旧年限长达28年。二是折旧基金上缴给国家集中使用,企业不能根据自身需要及时更新技术设备。通过经济体制的改革,国家将折旧基金的支配权和使用权逐步下放给企业,折旧率也逐步有所提高。以工业企业为例,1982年折旧率为4.3%,1985年为5%,1988年为5.3%,1989年达到  相似文献   

17.
谈谈快速折旧法吴梓贤会计准则允许企业根据产业政策,可以采用快速折旧法计提折旧,以加快企业固定资产价值的回收,满足固定资产加速更新的资金需要,刺激技术进步。快速折旧法是美国首创的,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为了鼓励资本家向军火工业投资,以促进...  相似文献   

18.
客观地评价各种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並合理地运用它们,这对搞好企业的经济核算和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具有重要作用。故此,本文拟就各种折旧计算方法做一肤浅的比较分析。目前,对于固定资产折旧,世界各国采用的计算方法众多。据有关资料介绍,多达20余种。一般来说,这些方法可概括地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以时间为基础的折旧法,亦称时间因素折旧法。例如直线折旧法,年数合计法、定率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等。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的现状 1.建国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的变化 我国国营工业企业的折旧率,最初是根据1951年全国清产核资时确定的固定资产分项折旧率核定的,它适应于从经济恢复期转向大规模建设时期需要积累大量资金和生产力低的情况,折旧率定得较低。以后拆旧率略有提高,由1953年的3.7%到1972年的4.0%,再到1982年的4.3%,30年中上升0.6个百分点。1979年我国国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后,对折旧制  相似文献   

20.
煤矿固定资产应采取快速折旧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煤矿企业按原煤产量计提维简费的办法,对煤矿的维持简单再生产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它与煤矿占用的固定资产不挂钩,占多占少一个样,管好管坏一个样,不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不利于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经济核算,不能正确地计提固定资产补偿基金。所以,恢复计提折旧势在必行。现在的问题是采取什么样的折旧办法,才有利于煤矿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当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大致有这么几种:使用年限法、产量法及快速折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