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一次产业革命都带来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全新变革和飞跃,同时也带来科学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太阳能产业则将因对人类社会全面进入低碳时代、实现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全新变革方面的巨大作用,以及自身所蕴含的巨大的技术创新与革命力量,而成为引领人类社会实现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核心产业(即可再生能源时代).  相似文献   

2.
新技术革命帷幕的揭开,在日本引起了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的一系列深刻而广泛的变革。在交通运输领域同样也在进行着一场革命,它涉及到日本交通运输的政策、体系、结构、布局、方式以及交通工具的革新等各个方面。交通运输上的革命又加速了经济和社会的变革。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技术立国”发展战略的确立,决定了日本  相似文献   

3.
产业革命是以新的科学技术为基础,以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技术革命爆发为标志.所谓的 "产业革命",一是以重大的科技应用为基础和前提,以爆发技术革命为重要标志;二是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有根本性的变革(或质的飞跃).从历次产业革命的变迁看,每一轮产业革命都表现出与前一轮产业革命不同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4.
吴乐丕  王平 《上海改革》2004,(11):38-40
本文着重提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结构的变动、政府管理的变革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旨在说明信息革命对“政府革命”的作用方向;技术变革→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方式变革→社会结构变革、社会需求变革→政府管理变革,从而证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国家政府管理变革的深层次动力。  相似文献   

5.
这个世界在发展,经济全球化使加入这个行列的任何国家都难以放慢自己发展的脚步.这个世界不太平,从前苏联解体至今,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战争至少有四次--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还未彻底结束的伊拉克战争.这个世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化,实力对比、战争形态、生活方式、相互依存关系、社会结构性矛盾等等方面的变化,正在引起和即将引起国际秩序的变化.一个开放的、能够处变不惊的政府,不仅要面对这些变化,而且还应该认识到,经济全球化、通讯方式的革命以及一系列的战争,主导着国际社会的深刻变革,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变革.如果我们拥有良性循环的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实力,同样可以引领国际社会的变革.根据上述国际社会的变革变化和中国国情,包括广西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文提出投资低成本人力资源的主张.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的革命 ,引起产业革命、经济革命、社会制度革命 ,总的说引起社会经济制度革命。人类有史以来经过第一次农业产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产业革命 ,现在进入第三次信息产业革命。第三次产业革命使人类在已掌握的自然科学规律和社会科学规律的基础上 ,在宏观领域有了空间技术 ,在微观领域有了纳米技术 ,大容量、高速度的采集、处理、存储、传输信息和多媒体技术 ,已经使人类从对于现状的了解到未来的预测 ,来主导今天的行动。传统会计是建立在“资本是企业的核心动力”这一基础之上的 ,为工业经济服务的。在信息时代 ,代表创新能力的知识和智…  相似文献   

7.
世界半导体照明产业正迅速崛起当今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是,在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照明领域,正在孕育着巨大变革。随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的突破和蓝、绿发光二极管的问世,半导体技术继引发微电子革命之后,又在孕育一场新的产业革命——照明革命,其标志是半导体灯将逐步替代白炽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即将过去,新世纪的钟声就要敲响。世纪之交,世界科技革命的浪潮再兴,而且来势更猛。中国怎么办?中国能否在高技术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能否成为世界科技大国?世界在关注,历史在等待中国的答卷。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倍增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这是没有争议的事实。现代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经证实了这一点。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以及由此引发的产业革命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的变化。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使人力资本发展和相应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9.
一、循环经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循环经济,是从资源环境作为支撑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经济社会是生态环境的子系统这一根本认识出发,以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相容为目标,依据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代谢循环模式而创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体系与形态.循环经济是当今时代以市场驱动为主导的产品工业向以生态规律为准则的绿色工业转变的产业革命.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门科学存在与发展的根据在于它的社会功能。而科学的社会功能是由它的结构决定的。如果一门科学不能正常地发挥社会所需要的功能,那么,它就进入了发展的困境。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就在于科学结构的革命。通过结构的变革,使它发挥社会需要的功能。这样,科学又继续发展了。这是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经济史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发展同样必须遵循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一场新的产业革命正在全世界兴起。为了让广大读者了解其来龙去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精选了有关这场革命的介绍文章,编为《新产业革命问题学习资料》一书。该书概述了这场革命兴起的历史背景、科学基础、社会影响,介绍了这场革命中以信息科学为主导,包括电子计算机、光纤通信、生物工程、海洋开发、新型材料、新能源。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近期撰文指出,只有不断地更新理念,持续地深化体制改革,才能更好地拥抱数字经济的伟大时代。一、数字经济是信息技术革命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活劫中的扩散、应用和引发一京列以大数据处理为主要特点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本质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提高,这个过程就是一系列从科学发明到科技创新再到产业变革的动态演进过程。伟大的科学发明产生了科技革命,科技革命通过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催生出新的行业,改造着传统的产业,塑造着产业新格局,这就是产业革命。科技革命是源泉,产业革命是结果,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激荡,描绘出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美好画面。  相似文献   

13.
一场新科技革命的浪潮正在涌起.为了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人们需要从各个角度、各个领域来研究它,认识它.浙江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朱长超同志的新作《科技革命的步伐》一书,是从历史的角度、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互相联系;从思想革命、产业革命、科技革命、社会革命互相影响的角度来研究新科技革命的.这是研究新科技革命中较有深度的一本著作.全书共分五章,约15万字.《步伐》介绍了科技革命发展的历史,形象地展现了科技发展的历史画卷.作者从古代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写起,描写了科学漫长的孕育期。  相似文献   

14.
科技革命的实质就是思想革命和生产方式的革新。通过科学革命,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根本认识,进而引起了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根本革命。人类社会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建立新的生产方式, 带来经济与社会的根本变革,推动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因此,科技革命引发生产力的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字化信息革命的发展,数字技术迅速、缜密地渗入和影响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技术基础的变化促成了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从社会结构、政治理念直至经济模式。“数字化“浪潮也对高科技园区造成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推动其在管理模式、职能运作等方面产生深层次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李秀莲 《发展》2016,(6):61-63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促进社会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尽管三次科技革命有许多不同之处,但都对人类社会的转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以及人类社会的深刻变革.当前人类社会正处于信息革命时期,我国应抓住历史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实现中国社会的有效转型.  相似文献   

17.
陈勇 《浙江经济》2022,(6):56-57
<正>深入分析研究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的发展路径,有利于浙江更宽领域更高层次转入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加快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步伐科技革命是产业革命的先导与源泉。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呈现出广度显著加大、深度显著加深、速度显著加快、精度显著加强的鲜明态势。深入分析研究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的发展路径,对浙江更宽领域更高层次转入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加快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步伐,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自1978年启动的中国社会改革已经迎来第26个金秋。 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在翻开历史新的一页。一场更加深入、更加重大,同时也更加艰巨的社会变革即将到来!这一变革将要遵循的是"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的阳关大道。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类社会的组织--自组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由此导致社会系统中负熵流的不断增进。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社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我国的经济建设,肩负着既要着重推进传统产业革命,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双重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必须经过长期的有步骤分阶段的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20.
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产业革命显示效果,社会革命初现端倪.中国未来的信息化建设,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