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中地区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关中农业旅游开发的意义、开发条件和现状的分析,提出关中开发农业旅游的基本原则和布局构想。  相似文献   

2.
临沂市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认为临沂市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条件优越,从主导产品、部门与区域合作、资源保护、旅游商品、客源市场、旅游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临沂市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产业,正在迅猛发展。国家和我省已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漠河县,随着边贸口岸的开通,发展河旅游的机遇已经到来。随着经济 发展,漠河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她地处祖国的“北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这是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因此,漠河发展旅游业前景可观。但是,目前我县旅游资源仍属未开发状态,不适应全方位开放形势的需要。必须引起重视。笔者就如何开发漠河旅游资源谈谈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4.
五台山旅游区不仅以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蜚声海内外,更以奇山异水,神奇的地下旅游宫殿而著称于世。为使五台旅游区能迅速全面地得到发展,本文仅从旅游资源的配置,空间分布和空间开发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5.
对陕西省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陕西省旅游资源的开发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积极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建立旅游资源信息库;增加参与性,体验性旅游活动的内容,积极一蔬菜 专项旅游;加强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不断推出新内容;加强开发中的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四川安县千佛山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对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开发建议:大力开展生态旅游,积极发展旅游商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搞好旅游对外宣传。  相似文献   

7.
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河南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融合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其作用不仅有助于促进传统产业的创新,还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与提升产业竞争力。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对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发展都将带来更大的机遇。文章首先从产业融合理论出发,对产业融合的功能与效应进行了诠释。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对河南休闲农业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调研,通过对2014年河南旅游业发展数据的分析,指出河南目前包括休闲农业旅游在内的多种旅游新业态发展迅速,河南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独具优势,河南休闲农业旅游业开发亟待加强。并对河南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融合发展进行可行性研究,提出河南农业与旅游业具备高度的产业关联性,两者融合发展是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的选择结果。基于上述产业融合理念,提出河南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8.
一、成效与问题。l、成效:首先是把一个“紧锁深闺”的太白山推向世人,使人们对太白山的认识日渐深刻。第二,太白山深刻的文化底蕴不断被揭示,特别是她的历史渊源、人文环境、地理位置、地质构造、自然美学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向社会的展示,使太白山的旅游地位被社会所认可。第三,开发所取得的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给眉县地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不断注入新的活力。第四,太白山开发规划几经修改已日趋完善,逐步走上了依法开发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葫芦岛市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葫芦岛市滨海旅游资源和类型,指出其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开发潜力,提出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构想。  相似文献   

10.
西安市翠华山山崩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安市翠华山山崩区具有规模大、面积广,组合好,地学科考价值高的特点;开发山崩旅游资源是保护山崩景观和旅游业综合发展的需要;提出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综合开发、景观设计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加强宣传、与西安市人文旅游资源进行联合促销和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业经济资源是指能够为农业生产所利用的社会经济因素与科学技术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源、农业科技与装备及交通、运输、卫生、文教等服务性资源。河北省是农业大省,高效、可持续利用农业资源是该省经济振兴的重要子课题。文章对河北农业发展概况进行分析,着重探讨河北省农业经济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农业经济资源持续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如:农业劳动力资源过剩;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不同地区间信息化发展程度差异显著,河北同发达省份相比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严重不足,无法向广大农民提供他们急需的信息和服务,对农业生产的推动能力有限;农业政策对经营主体扶持不到位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调整和完善农业政策等促进河北省农业经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乡村旅游产业也随之兴起。山东省作为我国的旅游资源大省,在乡村的旅游资源发展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模式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文章对乡村旅游的理论进行了阐述,通过对山东省乡村地区旅游资源的现状和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着乡村地区旅游环境差、村民受教育水平不高导致当地旅游资源开发不充分、开发效率较低、产业发展模式较为落后、政策与法规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分析了以政府主导、企业主导和个人主导的3种发展模式对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的优缺点,并据此提出了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通过创新打造山东省特色发展模式、合理利用与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做好宣传工作、树立乡村旅游新形象的针对性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开拓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山西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产业发展情况,提出缩小区域差异、提升旅游资源开发水平、运用现代化推广技术等发展意见解决山西省乡村旅游业发展道路上的问题。[方法]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山西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各级指标权重进行确定,对其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策略进行研究。[结果]山西乡村环境舒适得分最高,自然资源是开发乡村旅游的优势。乡村旅游可进入性得分为0. 81,可进入状况良好。山西乡村权重为0. 534,乡村性特点不突出。山西乡村旅游资源的设施因子得分较高,乡村旅游景点设施配备比较齐全,开发空间和潜力较大。外围吸引物权重最低,可利用自然风景资源、农业资源互补的组合优势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评价结果总分为6. 25,这表明指标权重得到调研对象的一致认可。[结论]山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综合特征前3位的权重顺序为乡村性乡村资源可进入性。山西省在乡村旅游业的经营与发展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乡村旅游区域差异明显、旅游资源开发层次较浅、乡村旅游地缺乏知名度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山西省乡村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山西省生态农业自身特色,从资源的自身景观价值、资源条件及生态环境3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了山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以期为山西省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采用加权评分法计算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综合得分值,通过专家打分法对山西省14个主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结果](1)对于评价体系的准则层而言,资源价值和生态环境权重相同,总权重占比达到90%,是评价山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主要部分,资源条件权重最低; (2)对于评价体系的项目层而言,资源生态质量权重最大,其次是资源科教价值,再次是文化价值; (3)对于评价体系的因子层而言,资源的奇特性权重最大,其次为资源的生态稳定性,两者权重值相差不大,均是评价山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因子。[结论]山西省主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分布在Ⅱ~Ⅳ级,且Ⅲ级水平最多,尚有很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新疆坎儿井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效用,以期更好地指导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达到促进区域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方法]文章以新疆坎儿井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为例,分析其资源特征、资源保护及开发现状;采用AHP分析法分析坎儿井农业遗产资源旅游效用,基于上述分析并结合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需求,提出优化其农业遗产资源保护及开发的规划、模式及策略。[结果]坎儿井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中主体旅游资源坎儿井工程(B_1)、辅助旅游资源农业文化资源(B_2)、客源与市场特征(B_3)和外部因素特征(B_4)的权重分别是0.43、0.22、0.10和0.06。[结论]在比较其生态价值、环保价值、旅游价值的基础上,发现在稳固生态价值与环保价值的同时,挖掘新疆坎儿井的旅游价值是实现农业文化遗产有效保护的最佳途径;主体旅游资源坎儿井工程和辅助旅游资源农业文化资源为坎儿井农业遗产资源旅游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而客源与市场特征和外部因素特征权重最低,说明这两个因素是导致旅游效益权重低的主要原因;农业遗产资源旅游的保护和开发两者互惠共赢,但必须建立在重视农业遗产资源的保护及其宣传保护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人们越来越丰富的旅游需求,农业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得以迅速发展起来。农业生态旅游不仅可以让游客享受新鲜空气、欣赏乡野风光,还可以使游客对乡村的民俗生活进行了解与体验。四川省作为我国的农业与旅游大省,因其个性化的地形地貌、水域及气候等特征,而具备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天然独特优势。文章在厘清生态旅游、农业生态旅游、旅游功能区等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四川省农业生态旅游功能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其中现状是具有天然资源优势、丰富旅客来源及良好的扶持政策等差异性,问题是缺乏规划、影响环境,区域偏僻、交通不便,粗放经营、形式单一等,提出积极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着重设计地方特色旅游项目、促进农业与旅游业联合发展、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策略等建议,以此为发展四川省农业生态旅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滨海区域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了辽宁省滨海旅游资源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旅游建设分区与旅游项目规划构想。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之一,农耕文化内涵深厚,种类多样,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能够为其乡村旅游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文章对当前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贵州省乡村旅游和农耕文化资源丰富,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较为良好;但同时也存在着农耕文化挖掘不够深入、制约乡村旅游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村旅游中的农耕文化呈现出退化之势,耕地资源减少和环境污染严重、农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遇到瓶颈等问题。由此提出深入挖掘农耕文化、搭建"无景点"乡村旅游平台,加强农耕文化保护、加大农耕文化宣传力度,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友好型农耕旅游产业的对策建议,以助力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的有机融合,保障贵州省乡村旅游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立足于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现状调查,探讨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对策,以期为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现状进行调研,了解黔东南州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民族文化元素对旅客的吸引力和游客对民族文化元素的期待程度。[结果]在对黔东南州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调查的11个项目中,游客满意度较高的是景区规划、路标指示和演出项目,满意度较低的是交通状况、产品开发、购物环境和产品定价;游客对这11个调查项目的满意度评价主要集中在"一般"和"满意"水平。给游客带来较强吸引力的民族文化元素主要包括手工艺活动、周边自然风光、民族特色食品、民族建筑、民族传说与乡村民风和民族服饰及饰品。在实际调查中对游客吸引力最大的是民族风俗和手工艺活动,分别有72%和70%的游客选择了这两项。旅游者对少数民族地区饮食文化与生活习俗的期待程度最高,占比达到51%和53%;对于节庆氛围、宗教文化、远古文化和婚庆习俗的期待程度相对较低。[结论]黔东南州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具有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突出优势,但当前其优势尚未被充分利用。通过整合开发,黔东南州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得到充分挖掘,进一步增加黔东南州旅游与经济活力,提高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休闲旅游农业资源形态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形态进行聚类分析,旨在为广东省的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方法]通过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资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可聚为4个类别,其中美丽田园和特色民居村为第一类,乡村度假区和农业观光园为第二类,科技产业园、休闲农庄、农业文化园和风俗体验区为第三类,农渔家乐、特色采摘园、特色农场和农产品基地为第四类。[结论]美丽田园和特色民居村,其在文化价值、休闲性和产业带动方面优势凸显,独特性高组合性较好,具有地区特色,资源整体价值大;乡村度假区和农业观光园规模较大,独特性高,但对资金要求较高,主要为政府和企业开发项目,数量相对较少,对促进农民增收作用较低;科技产业园、休闲农庄、农业文化园和风俗体验区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较好的休闲作用,但发展时间较短,创新性不足,在居民参与性方面有待加强;农渔家乐、特色采摘园、特色农场和农产品基地具有较高的居民参与性,且符合大多数居民的消费水平,在带动农民增收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但形式单一,在独特性、休闲性和创新性方面不如其他3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