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梦 《人力资源》2023,(6):134-135
<正>近年来,虽然有“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西部志愿者”“乡镇公务员最低服务年限”“职务职级并行”等政策不断为乡镇公务员系统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但因乡镇公务员工作任务重、工作环境差、社会保障资源落后、晋升渠道窄等,乡镇公务员系统人才流失、职业倦怠、人才结构失衡等问题突出。面对当前乡镇公务员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双因素理论在调动人才工作积极性、减少人才流失、优化乡镇公务员人才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信息广场     
《乡镇论坛》2010,(35):4-5
<正>重庆面向全国选派5619名大学生服务基层2011年,重庆市将面向全国选派5619名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这一人数较去年增加800多人。据介绍,重庆市计划选派的5619名大学生,将分散到各个乡镇基层工作。其中到建制村的2000名,到乡镇学校的1399名,到乡镇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的901名,到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的681名,到乡镇农技服务机构的638名。被选派到乡镇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均可享受机关、事业单位新招录招聘人员的工资、津贴待遇。  相似文献   

3.
刊中报     
《人力资源》2008,(3):38-41
公务员考试将建作弊“黑名单”;《工资条例》草案起草完毕;招录公务员看重基层工作经历;当下引智重点包括谁?北京:奥运助推人才队伍建设;山东:人才向二线城市转移;游戏产业成为就业新热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山东省曹县为扎实推进人社服务平台建设,努力实现平台标准化、工作信息化、服务流程化、管理制度化、服务亲情化,着力解决了基层服务平台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基层工作平台现在已全面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平台标准化曹县人社基层工作平台配备了相应的办公设施设备,开通与市、县数据中心联网的通信专线。为方便群众,更好地开展服务,各乡镇把人社基层工作平台办公场所设置在社区、乡镇政府驻地街道两旁。乡镇办事处在政府驻地一楼  相似文献   

5.
《乡镇论坛》2010,(5):14-15
截至去年底,山东省肥城市96名大学生村官中,有1人通过公推公选成为乡镇副科级干部,6人走上国家公务员岗位,其他89人成为实职村干部。肥城市自2008年选配大学生进村和社区工作以来,制定了大学生村官管理暂行办法,实行严格的“业绩突出大胆重用、平庸无为解聘淘汰”考核进退制度,使大学生村官能进能出。  相似文献   

6.
乡镇工作是一种具体性、突发性、随意性很强的基层工作。作为一名乡镇领导干部,无疑都想把自己所分管的各项工作做好。怎样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呢?  相似文献   

7.
数字     
正120名2013年,120名公务员通过公开遴选进入中央机关,其中包括10名处长、副处长和110名主任科员。26.3%来自省级机关,42.1%来自市级机关,14.9%来自县级机关,8.8%来自乡镇机关,7.9%来自中央机关设在地方的单位,全部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相似文献   

8.
三农点滴     
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意见》规定,从2006年开始,省级以上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考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包括报考特种专业岗位)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以后逐年提高。对招录到省级以上党政机关、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应有计划地安排到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1至2年。同时规定,今后在选拔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时,要注意从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中选拔。“黑地”纳入粮食直补范围2004年粮食直补款发放时,一些未纳…  相似文献   

9.
在基层工作过的人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即:农民群众是实实在在的人,他们往往只认实实在在的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基层工作者总结出了“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在“点”上摸索出一整套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并吸取其中的教训,得出必要的数据,形成一个样板,真正做给农民看。然后,在“面”上推广,领着农民干。实践证明,这是一条适合基层工作,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但是,在当前的基层工作中,却有一部分乡镇干部对其实行了偷梁换柱,把以点“带”面改为以点“代”面,注重在“点”上做文章,对“点”进行大量的投资,这在“点”的建设阶…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在乡镇工作二十余年。这些年感触最深的是:一些官员为了出“政绩”。捞取晋升的资本.不顾实际情况,强上项目,强加于民,致使被逼实施了这类项目的农民往往血本无归,生活艰难。  相似文献   

11.
因为在基层工作,我有幸结识了《乡镇论坛》。她真可谓是研究基层工作和“三农”问题的良师益友。读过《乡镇论坛》2006年4月上半月刊发表的《王老倔骂街》后,实在是如鲠在喉,今欲借“论坛”一吐而后快。王老倔不惜高额投入去镇政府办急事,可偏偏急伤风遇上慢郎中,屡屡遭遇“下乡去了”、“开会去了”、“有急事刚走”等情形。一再碰壁又加上酒精的作用,王老倔一不小心犯了“扰乱政府办公秩序罪”被拘留。读到此,我不得不请教一下王老倔所见到的那些个“官老爷”们:“三讲”讲了这么久,诸君的“正气”在哪儿?“三个代表”代表了这么长时间了,…  相似文献   

12.
宋庆鸣 《数据》2012,(4):60-60
常听身在基层统计所的同行们抱怨:基层工作人少事多,不被理解、不受重视.笔者不禁要问:如果我们能在埋头苦干的同时, “抽身”反观自己的工作,用心捕捉那些可能稍纵即逝的热点、亮点,用一篇篇生动的信息传递出统计所的光和热,还怕咱们基层统计人“寂寞无人识”吗?  相似文献   

13.
三农点滴     
●2008年底前全面实现“乡财县管”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国地方预算管理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财政部将在全国进一步推进“乡财县管”工作,确保2008年底以前全面实现“乡财县管”。按照部署,除经济发达、财政收支规模大并具有一定管理水平的乡镇暂不实行外,其余乡镇原则上全面推行“乡财县管”。对经济欠发达、财政收入规模较小的乡镇,可将财政收支全部纳入县级预算,由县财政统一组织实施。各地要加快此项工作进程,确保2008年底以前全面实现“乡财县管”。●浙江:公务员今后要从农村工作的大学生中招考浙江省近日出台规定,从2009年开始,浙江省的…  相似文献   

14.
红梅  子春  少志 《乡镇论坛》2008,(22):26-26
时下,一些地方创新干部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某地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在选录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中规定“选录生在乡镇工作一年后,本科生可提拔为乡(镇)长助理,享受副科级待遇,硕士研究生被选录上后可直接担任乡镇副科级领导职务,博士研究生可直接担任正科级职务,并给予一定数量的生活补贴”,等等。  相似文献   

15.
运用约束机制抓好乡镇工作中共湖南湘阴县玉华乡党委书记周建球我是1979年参加工作的,一直在乡镇工作,先后担任过计划生育专干、副乡长、乡长、党委书记等职。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注重运用约束机制,管理乡镇工作,规范干部行为,把基层工作引入规范化、科学化轨...  相似文献   

16.
由一两个乡干部包一个村,所包村的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同包村干部的政治、经济利益相挂钩.我们称之为“乡干包村制”。调查表明,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乡干部包村制已远远适应不了当前农村工作的要求,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已有碍于农村工作的开展,其主要弊病是:l、在职责分工上该专不能专。乡镇机关是由众多的“线”构成的“块”。目前,乡镇机关干部编制,平均50人,除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两办”人员不在线上外,其余40多人均在“线”上,诸如组织、宣传、纪检、共青团、妇联、信访、统战、民政、司法、计生、房建、文教、科技…  相似文献   

17.
在基层工作期间,一直担任乡民政助理员职务。六年中,我一直是《乡镇论坛》忠实的读者,杂志一到手,就如读家书,从封面到封底,从文字到图片,字字句句认真地读,详细地看。尤其是晚上一上床,就把藏在枕头底下的“香饽饽”拿出来,“细嚼慢咽”。在乡上工作期间,《乡镇论坛》是我工作中的好帮手,“三农点滴”使我及时了解了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村治视野”、“村里村外”、“麻辣烫”、“乡村法制”等栏目使我对全国农村生活及农村经济有了更深的了解。另外,我将每一期上的“笑口常开”栏目进行了复印,装订成册,有空就讲给女儿听,乐得孩子…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不少乡镇还活跃着一批“编外干部”。所谓“编外干部”就是那些本身不是行政干部,但是却长期在乡镇从事行政工作的人员。这些编外干部大多是从乡镇教育和直属单位里借调或借用的,其工资及有关待遇由原单位发放。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种“编外干部”现象非常普遍.在一个乡镇少则2-3人,多的达到10余人。他们在乡镇工作的时间,长则十年八年,短则一年半载。“编外干部”的大量存在,在乡镇基层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扰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乡镇在借调、借用人员时,一般都是选用各单位的业务骨干、由于乡镇财政、税务、工商、…  相似文献   

19.
目前,各地乡镇党委办公室和政府办公室一般合二为一,简称乡镇党政办.乡镇党政办是乡镇党委、政府的日常办事机构,它承上启下,平衡左右,联系内外,是党委、政府决策的参谋和工作的助手,也是人民群众了解认识党委、政府的重要窗口.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了乡镇党政办的重要性,但目前乡镇党政办的发展却面临着很多问题,不容乐观.希望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及时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0.
乡镇,是我国政权的“细胞”。近年来,随着乡镇机构人员增长,“细胞”日益膨胀和臃肿。目前,乡镇中各种机构少则二十一二个,多则二十六七个,这还不包括各“条条”的派出机构。1990年,全国县级(不包括县级市)行政人员超编23万人,乡镇人员超编近百万人。1990年,全国2181个县中有1091个县财政赤字,其中赤字的10%被乡镇新增的机构和人员吃掉……膨胀,臃肿1984年机构改革前,每乡镇也就二三十号人。某县1984年乡镇行政事业人员1000余人,可1991年达2500余人,平均每乡镇83人。其中,乡镇事业人员1591人,是乡镇行政人员的1.8倍。乡镇机构人员增长大致由于:1、“自然增长”发展。某乡食堂5年中更换了3种规格的铁锅。1985年铁锅的直径是38厘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