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2000年、2001年、2002年通过首次发行股票、配股和增发来募集资金的上市公司为对象,对募集资金的投向与公司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正常投向的比率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显著正相关,正常投向中主业投资有利于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对外投资与公司经营业绩在第一年有显著相关关系,但不具有持续性;偿还债务与公司业绩之间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募集资金变更投向与公司经营业绩之间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募集资金变更为对外投资和募集资金闲置与公司经营业绩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00年至2006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上市公司绩效与公司募集资金变更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业绩差的公司更趋向于变更募集资金用途,而且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后,会进一步导致其公司业绩下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0年至2006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上市公司绩效与公司募集资金变更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业绩差的公司更趋向于变更募集资金用途,而且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后,会进一步导致其公司业绩下降。  相似文献   

4.
随着第一批创业板上市企业成功首发,“高市盈率”、“高发行价”、“超募”等关键词便成为了创业板企业的标志。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1月17日,共有163家公司创业板上市,预计募集资金393.18亿元,实际募集资金1180.94亿元,共计超募资金787.76亿元。由于创业板企业募集资金数额巨大,同时大量成功登陆创业板的公司纷纷通过置换资产、购置固定资产等方式使用募集资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企业特征、公司治理和监管制度三个方面回顾了已有研究中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影响因素,公司业绩和市场反应两个角度总结了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经济后果,最后根据已有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建议,可以对不同融资方式的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进行单独和对比分析,对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类型细分研究,采用案例研究上市募集资金投向变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5年沪市A股公司募集资金变更的新项目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该类项目的投资效果。通过对公司规模、以前募集资金使用情况、股权结构、项目规模等因素分析后发现:该部分资金的投资效果与第一大股东的关系不显著;与资金变更规模正相关;与是否投资于主营业务正相关、是否投向多元化正相关、是否发生过募集资金闲置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创业板市场的建立,为我国大量的新兴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融资渠道。但自创业板登场以来,出现的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超募率的三高问题、募集资金大量闲置、使用效率低下,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募集资金使用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的统计分析,总结了募集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创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行为的动因,并就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定向增发对象主要是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大股东参与认购表明大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看好,定向增发方案更加具有可行性,募集资金在外部市场环境变化不大时,不会轻易变更。在公司治理较差时,大股东为了私利改变募集资金投向,投资更利于大股东利益的项目,相比较只有外部投资者认购的定向增发,大股东参与认购的公司募集资金变更比例更高,变更次数多且变更较快。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4年至2008年度在中小板上市的27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募集资金使用现状进行了分析,特别关注中小板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行为。并对中小板上市后按承诺投资公司和募资投向变更公司的经营绩效,从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行为对公司的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均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很多上市公司筹资活动目的"不纯",只是为筹集资金而筹集资金,当企业募集到资金之后,却改变了资金的用途,甚至形成大量闲置资金,大大降低了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本文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的动因及后果问题,以期对进一步有效完善证券市场对募集资金使用规范性的管理提出理论性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李彤 《中国企业家》2005,(20):23-23
香港创业板的衰败留下的最大的启示是要建立严格的退市机制2000年是香港创业板的元年,TOM等重量级公司的上市引发认购狂潮、47家新上市公司共募集资金148亿港元。这样的开头可谓不错,不幸的是香港创业板的元年居然也成为它的顶蜂,此后它离东方纳斯达克的梦想越来越遥远了:2004年新上市21家、募集资金不到27亿港元;2005年, 截止到9月16日只有5家新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不到3亿港元;2005年整个8月份,201 家上市公司总的成交额仅30亿港元,其中42家公司没有成交记录,几分钱的“仙股”遍地都是……香港创业板的衰败、赶超纳斯达克初衷的破产已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效果是衡量企业运营质量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准,面对高频率出现的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现实,各方利益群体如何维护自身利益便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利益冲突视角分析了各相关者之间在募集资金投向变更上的利益冲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薪酬激励政策、聘请独立审计机构、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一、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主要表现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使得企业未能充分利用好证券市场的募集资金从而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影响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上市公司募集资金闲置、募集资金频频变更投向就是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利用债券融资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发行企业债券应优先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各地要加强对发行人募集资金使用方向的引导、监督,保障募集资金的专款专用。  相似文献   

15.
自我国推出创业板以来,不少创业板公司高定价发行股份形成了巨额的募集资金,因而创业板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选取了在我国创业板首批挂牌上市的28家公司,剔除了3家数据异常的公司,最终确定其中的25家公司为样本,运用了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法)对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效率进行分析,包括对股权融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评价,最后得出结论: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整体融资效率为低效,并提出了加强对创业板公司募集资金的监督力度等改进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截至2012年12月31日在创业板上市的353家公司为对象,实证研究创业板公司的超募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整体超募现象严重,平均超募率高达156.44%;但是募集资金使用效率较低,财务报表显示有121家存在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行为;巨额募集资金支持下,公司业绩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超募"意味着市场高预期,但并不意味着高回报。  相似文献   

17.
一、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概况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资金被大股东占用的情况较为普遍,且数额巨大.资料显示规模最高的是2001年,当时有统计显示资金被占用额达到了1175亿元,超过了当年募集资金900亿元的数量;直到2005年,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新的监管举措,但效果并不明显,到当年年底,仍有401家公司存在资金占用问题,占款总额456亿元.  相似文献   

18.
在PE市场工作,我经常会与一些初创公司或成长型公司打交道。对这些公司来说,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寻找最及时、有效的方法,既成功募集到大量资金,又能通过这些投资协议长期获益。作为一个风险投资者,我愿意将20多年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2月8日,来自“中国金都”的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1818)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交易。募集资金超过25亿港币(约3.24亿美元),这是山东省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募集资金最多的公司之一。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0月30日,首批创业板28家公司集中发行股票上市,原计划融资67.4亿元,实际募集154.8亿元,超募资金高达80多亿元,创业板超募资金问题引起市场广泛关注。截至2011年年底,已有281家公司在创业板上市交易。这些企业几乎全部超募,其中超募比率超过100%的就有210家。大家一方面关注超额募集资金现象本身,另一方面更关注超募资金的使用情况。该怎样使用超募资金,也许神州泰岳(300002)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