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分析1980~2012年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量与人均消费支出增量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消费波动有39.3%来自于收入波动的影响,说明陕西省农村居民短期收入预算对消费约束较大,因此保持陕西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稳定性,是打开陕西省农村消费市场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农村的贫困不仅仅制约着农民的经济收益,而且会影响经济发展.扶贫地资金收入和指出可以改善农民地生活,也会影响农民的经济收益.贫困农民的生活状态在政府加大对相关扶贫资金的投入和增加相关财政预算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收入的来源.针对这一点,基于1986-2016年重庆的统计数据在全国的中央专项财政扶贫资金,国家财政支出和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在全国分别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家庭有一个长期稳定的积极的平衡关系.由于这个原因,建议增加扶贫资金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财政支农支出以推动贫困地区的发展,提高贫困农户自主发展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民生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更是农业政策的首要目标以及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通过对1990-2011年中国相关经济变量进行实证分析,证实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正向拉动关系,分析了2007~2011年各项资金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其中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支出所起的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4.
《辽宁经济统计》2005,(10):40-41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提供的一份研究资料显示.去年以来,由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增长出现了积极变化。2004年农村居民纯收入人均2936元,实际增长6.8%.创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速:同期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人均2185元,实际增长7.3%.不仅创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速,还比同期纯收入增速快0.5个百分点.比城镇居民生活消费增速快0.5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6.6%。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改革开放以来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数据,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1978-2008年期间中国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对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的结论是可以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纯收入来拉动农村居民的消费.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1978-2012年城乡收入差距指标与财政支农指标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财政支农支出政策可以有效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政策制定者应在逐年增加财政支农支出的基础上,重视财政支农支出结构的优化以及政策的延续性和深入性。  相似文献   

7.
王欣 《企业导报》2011,(20):136-137
本文立足于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与升级的时期,收集了2001~2009年河北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的分项数据以及人均纯收入的数据,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和趋势外推法研究了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正在由生活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偏移,预测结果显示这种偏移仍在持续。  相似文献   

8.
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1.扩大财政支农投入规模,确保支农投资稳定增长.严格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农业法>的要求,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财政投入,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总量持续稳定增长.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和政策措施,引导和规范财政支农行为,保持财政支农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人增长幅度,支农支出预算增长幅度高于同期财政总支出增长幅度,新增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的60%以上用于农村.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1990年以来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消费性支出和医疗保健费用支出的实证研究,以及在中国城镇化水平预测的基础上,分析未来城乡居民医疗保健需求,并提出改善医疗保健供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3月8日至10日,财政部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教务处处长韩粤等一行三人,对陕西省2009年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培训资料、与培训对象座谈等方式,详细了解了陕西省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组织管理、经费落实、质量控制等情况。同时深入眉县、蒲城县了解培训开展情况及效果,并与当地农村财会人员、村干部、乡(镇)财政以及经管站干部进行座谈,了解基层受训人员的培训需求。  相似文献   

11.
从农民收入来源角度,利用全国1985—2015年财政农业支出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基于VAR模型和VEC模型,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等方法,考察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期和短期效应。结果表明:在长期,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具有正效应,但效应较弱;对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转移和财产性收入的效应存在差异,其中对农民工资性收入、转移和财产性收入效应较大,而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效应较小。在短期,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转移和财产性收入的效应为正且较强,而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效应为负且较弱。此外,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民转移和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效应没有时滞性,而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长的效应有时滞性。  相似文献   

12.
经营收入和工资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我国1980-2010年统计数据,在序列平稳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基础上,通过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各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导出了财政支农支出影响农民收入的路径。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农支出通过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影响显著,并由误差修正(ECM)模型的意义提出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苏鸿江 《西部财会》2014,(10):11-12
2013年,陕西省在全省全面启动了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工作,对加强财政资金监督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渭南市财政局按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的安排部署和总体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机制,优化支出结构,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绩效管理,不断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由于资金的有限性,决定了强化财政支农支出绩效管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本文在分析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农业发展面临的新环境,提出加强财政支农支出绩效管理的政策建议,为实施财政支农支出的绩效管理提供理论支持,改善农业投入状况,提高农业投入效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发展,影响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的因素不再局限于人均纯收入.本文主要通过对影响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的多因素分析,建立以农村人均生活费支出为被解释变量,若干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应用1978-2011年间的截面数据回归得到的模型,再对模型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  相似文献   

16.
先利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对我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支出等八项指标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反映各地农村居民生活的主要因子,分别为基本生活因子和小康生活因子两个因子。同时根据因子得分及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各地农村人均消费支出作出一个客观、综合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一、加快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 1、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西部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需要.我国的西部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中一部分属于贫困地区.同全国水平相比,西部多数省区的人均GDP、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特别是农村居民家庭的年人均纯收入更是低于全国水平.从200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看,西北西南10省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没有一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目前,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7000万人左右,大量的人口滞留在农村,使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农村生产规模经营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运用协整理论,对山东省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1978~2007年,农村居民的消费与收入具有协整关系,农村居民的消费函数具有稳定性,居民的消费主要取决于居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9.
财政支农资金是国家预算支出中专门用于扶持农村、牧区发展生产的建设资金,主要包括“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扶贫开发资金”以及“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中用于生产建设的部分。财政支农资金,是国家运用经挤手段对农业实行倾斜的最集中、最直接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财政农业支出在农业经济增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如何利用财政农业支出高效率地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良好效应是个亟待实践的课题。根据我国中央财政支农支出和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的现状,通过建立双对数计量模型对各自具体的绩效贡献进行分析,得出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发展具有较明显的推动作用,其中中央财政支农支出具有更加高效的积极影响,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