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读了“工会财会战线的‘不老松’”一文 ,令人感动 !一位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工会财会事业 ,如今已年过八旬的耄耋老人 ,仍不知疲倦地为工会机关的财务工作操心 ,为《中国工会财会》杂志评刊出力 ,这种精神多么值得敬佩。张茂林同志担任本刊特约评刊员以来 ,尽职尽责 ,不仅撰写了不少质量较好的稿件 ,还用心地、仔细地阅读每一期刊物、每一篇文章。由于他有着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对于文章中反映出的有关工会财务、会计工作中好的作法、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能够敏锐地指出 ,客观地分析 ,进行恰当的评点 ,甚至连遣词造句、标点符号的差错也不放…  相似文献   

2.
我从《中国工会财会》编辑部反馈的信息中得知 ,拙作“工会财会战线的‘不老松’”一文发表后 ,在读者中产生了一定的反响 ,大家为张茂林同志毕生为工会财会事业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不老松”精神所感动 ,这是笔者始料不及的。回顾自己写作这篇文章的经历 ,的确有些许感慨。张茂林同志身上所体现的“不老松”精神 ,是他对工会财会事业执着追求和默默奉献的一种高尚的敬业精神。一个人从参加工作到退休 ,一直在同一个岗位上工作 ,这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多见。然而 ,张茂林同志却几十年如一日 ,以所欲无穷而生命有限 ,人活着就要干一番事业的朴…  相似文献   

3.
我是工会战线上的一名“新兵” ,急需了解和熟悉工会各方面的工作 ,特别是工会财会方面的业务工作。每当《中国工会财会》杂志一到我的手中 ,不管多忙 ,我总要先粗略翻翻 ,览其全貌 ,然后再对若干篇章分别细加品味。必要时还给予圈点 ,给以评议 ,从中引出反思。读了1999年第5期《中国工会财会》 ,使我产生这样一种印象 ,贵刊是工会财务干部的“政策大全” ,是从事工会财会工作的“重要工具” ,是了解全国工会财会工作的“活字典” ,是反映中国工会财会情况的好“窗口”。为了使《中国工会财会》不断进步 ,再创新高 ,也想对贵刊今后的改…  相似文献   

4.
看了交警刘浩同志爱读《中国工会财会》的文章 (刊第 7期 ),感想颇多。   首先,我为《中国工会财会》叫好。她不仅拥有 14万固定订户,还造成了农民喜欢、交警爱读、经理参评、“半拉读者”亦颂的“你爱、我爱、他也爱”的群众学习氛围。   其二,交警刘浩值得我们工会财会干部学习。一是他爱学习的习惯。假如他是一个不学无术的“酒鬼”,决不会在朋友家接电话时,自觉不自觉地翻起《中国工会财会》这本专业性很强的期刊,而且总结出一二三,发表一番评论来。二是他敢于批评的勇气。你听:“如此好的刊物,为啥今天才相见,除了我平…  相似文献   

5.
工会会计制度改革刍议王世刚《中国工会财会》今年第三期刊登了汪焕章、张茂林同志谈工会会计制度改革的文章,读后很受启发。工会财务会计制度如何改革,怎样更好地服务于工运事业,促进工会事业发展,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下面也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任...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退休工会会计,也是《中国工会财会》的忠实读者,虽然退休八年。现在阅读起《中国工会财会》来,仍然感到她不但是在职工会财会人员的精神食粮,也是我们退休工会会计的精神食粮,其原因:  相似文献   

7.
读了张保华同志撰写的“工会财会战线的‘不老松’”一文 ,深为张老的事迹所感动。感动之余 ,我们阅读了在此之前《中国工会财会》上刊登的张老撰写的篇篇文章 ,更增添了对他的敬佩之情。人生难能可贵是精神。张老从解放初参加工作起 ,就跨入工会大门 ,一生从事工会财会工作 ,认真踏实 ,坚持原则 ,清正廉洁 ,忠于职守 ,“资格老 ,业务精 ,威望高” ,为安徽省搞好工会经费收缴、管理工作以及工运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就是这样一位老人 ,67岁退休后又被返聘在原岗位工作到75岁才退下来。但他却退而不休 ,以80高龄继续从事着终生为…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会财会》今年第1期的“卷首语”栏目刊出了朱思泽同志的文章题为“认清形势全力以赴做好工会财务管理工作”,我认为这是一篇对全年的工会财务工作具有极高指导价值的好文章,很值得工会广大财会工作者认真学习领会。  相似文献   

9.
去年第8期 ,本刊发表了湖北田月同志撰写的“难忘那个小会计”一文。一时间 ,读者纷纷来信评刊 ,称赞文章写得好 ,小会计事迹感人 ;今年第5期上 ,安徽张保华同志一篇“工会财会战线的‘不老松’”的文章 ,又博得读者的许多赞扬 ,有的同志甚至为张老的事迹感动得流下了热泪。这说明了什么?两篇文章 ,一篇介绍的是一个从山区城镇走出来、刚从财校毕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会计 ;一篇写的是一位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工会财会事业、如今年过八旬仍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的耄耋老人。这两个人物 ,既不是劳动模范 ,也不是先进工作者 ;文章写的也只是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会财会》能为读者喜爱,除了贴近读者、可读性强、内容丰富、版面新颖活泼等因素外,还因为她始终遵循“两个服务”的办刊宗旨。   几年来,为了改进工作,办好刊物,更好地为广大工会财会人员服务,编辑部广泛听取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呼声与要求。《读者评刊表》的增设,为实现这一目的找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好办法。这是我接触的不少专业刊物中最具特色的栏目。我与《中国工会财会》结缘就是从接触它开始。   那是 1997年,我在阅读《中国工会财会》时,无意中发现她增设了《读者评刊表》,从此,我更加认真地评刊,积极投身于…  相似文献   

11.
我是怎样学刊评刊的张国华提起对《中国工会财会》的评刊,还应从1995年谈起。当时我的“咬文嚼字”之怪癖被我们的林部长发现,她多次鼓励我为《中国工会财会》评刊,我也断断续续地评过几次,由于目的性不明确,缺乏毅力,没有坚持下去。林部长再次鼓励我,希望我能...  相似文献   

12.
我是沈阳市第126中高一年级的学生,对《中国工会财会》一往情深,还有一个“半拉读者”的美称呢。《中国工会财会》以广大工会财会人员为读者对象,我一个中学生怎么会对这一刊物感兴趣呢?原因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我爷爷给我的影响;《中国工会财会》对我的吸引。我爷爷是一位老工会工作者,还担任《中国工会财会》的通讯员。他常常把这个刊物带回家来,没事的时候,就坐在椅子上,戴起老花镜,专心致志地阅读,有时还在他认为重要的地方划上杠杠。对此,起初我没有太留意。有一天,爷爷不在家,我写完了作业,随便拿起一本《中国工会财…  相似文献   

13.
手捧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刊物,非常高兴地得知新世纪的开局之年是《中国工会财会》创刊十周年。这对于一名视刊物为挚友的热心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大喜讯。回忆起我与《中国工会财会》建立的情缘,不禁拿起拙笔来写出她对我的诸多帮助与感受。  1998年,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认识了《中国工会财会》。作为一名基层工会工作者,我为中国工会财会系统能有这样一个刊物而感到由衷的高兴与自豪。我除了甘当一名忠实的读者外,总想为《中国工会财会》写点什么。也许是情缘所定,这样的机会终于不期而至。当我收到1999年第3期《中国工会财会》,…  相似文献   

14.
谈谈工会会计制度改革问题汪焕章,张茂林工会会计制度如何改革,这是广大工会财务干部十分关心的问题。《中国工会财会》1995年第5期上,发表了赵维和同志"工会会计改革初探"一文,提出了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这是一件好事,对工会会计改革是有益的。理论来自实践...  相似文献   

15.
不了情     
谁能相信对工会财务工作一窍不通的我,居然和《中国工会财会》结下了不解之缘呢 ?然而这确实是真的。我的案头除了《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半月谈》等报刊,总有一份当月的《中国工会财会》。每天早上翻一翻《财会》已成习惯,下基层和干部职工谈论最多的话题也自然是工会和工会财会。是什么力量吸引着我 ?又是什么关系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千里银线牵引着我   我和《中国工会财会》交上朋友,还是近几年的事。一次,工会的同志送给我一份《财会》杂志,一再交待我抽空翻翻,很明显是想求得今后工作上多支持。出于礼貌,我翻…  相似文献   

16.
认识《中国工会财会》缘于偶然。1997年8月,工会老会计退休,工会主席信任我,让我挑起了这副担子。我过去学的是企业财务,对工会会计实务不很熟悉,实际操作中,总觉得不太顺手。正在我为找不到专门的指导资料苦恼时,工会主席给我送来了《中国工会财会》。我如饥似渴地捧读她,了解她;她那平易朴实的风格,不迎合世俗的清新,翔实丰富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走进了我的生活,更闯进了父亲的生命。父亲一辈子在企业里搞政工工作,和工会结缘很深,对工会事业充满感情。1994年退休后,每月只有二百多元工资,要赡养祖母,还要长年服药…  相似文献   

17.
手捧《中国工会财会》,不觉感慨万千。蓦然回首,《中国工会财会》已伴随着我们走过了整整二十年的历程。二十年来,《中国工会财会》一路耕耘,一路收获,共同见证了我国工会财会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忠实记录了我国工会财会战线团结奋进的足迹;为“一改三策”鼓与呼,为财会建设添砖加瓦,助推着工会财会改革发展迈出坚定的步伐,收获了一份份来自读者的真情挚爱和好评  相似文献   

18.
我是如何学习和运用《中国工会财会》刊物林宁几年来,拜读过《中国工会财会》的财务干部们,认为《中国工会财会》期刊办的是成功的,发挥了刊物宣传窗口的作用。《中国工会财会》不满足于现状,又面向全国各省、市工会发展了一批业余通讯员,把根植于职工群众的沃土之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会财会》由于栏目开办得丰富多彩,不仅工会财会人员很喜欢,不是财会人员同样很喜欢。它的可读性强,给读者以学习、启迪、欣赏的享受。我们单位订的《中国工会财会》在阅览室里经常被人借走。有时做工会财会工作的同志想借阅,却找不到《中国工会财会》,还有点情绪呢。我  相似文献   

20.
老有所乐     
《中国工会财会》编辑部 :你们好。第五期《中国工会财会》收到 ,其中载有对我鼓励的文章和编者的文章。这对我既是鼓励 ,也是鞭策。我早就盼望我们工会系统能办一份指导工会财会工作的专业性刊物 ,1991年《中国工会财会》创刊 ,我就爱读它。我们的刊物现在越办越好 ,爱读的不仅是工会系统的人了。对我来说 ,这真是如愿以偿。我希望把刊物办得更好 ,大家都应出把力。我被聘为特约评刊员 ,感到很光荣。我现在能写写划划 ,不计较能否选用 ,而是动动脑筋 ,免得患老年痴呆症 ,提提笔杆 ,查查字典 ,也是有益的 ,算是“老有所乐”吧。我能有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