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澳报文 《税收征纳》2006,(11):49-49
据报道.广州多家房地产集团的老板高居“百富榜”前十名。然而。相关部门反映,“百富榜”前10名的其中一位房地产大亨.虽个人坐拥财富100亿元.其所拥有的大集团却连续几年欠下巨额税款.经税务部门多次催缴.至今仍欠税达2800万元。广州市税务部门有关人士表示.“部分房地产企业已经成为广州市的欠税大户.其欠税金额占广州市全部欠税金额的80%以上。”一边是名列前茅的榜中富豪.一边是拖欠巨额税款的“欠税冠军”:一边是暴利行业。一边是欠税大户,充满张力而具有强烈对比效果的两个极端.就这样有机地“糅合”在房地产业身上了.相当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2.
马丽 《草原税务》1998,(3):10-11
近年来,企业欠税的现象较为普遍,国务院厦有关部门曾多次要求各级税务机关大力清理欠税,要努力做到“清理陈欠,避免新欠”,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些企业灾缴国家税款的情况仍然比较严重,清理滚雪球式的新陈欠税已成为当前税收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难题。经过调查研究,企业大量欠税,税务部门清欠工作进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3.
企业拖欠国税的原因探析□曹东最近,我们对部分国税部门中央税收征管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一些企业欠缴国家税款的情况比较严重。大量的欠税侵占了国家的预算资金,妨碍了国家预算收入的完成,也容易形成“死欠”,最终导致税款的流失。造成企业大量欠税的原因,除企业资...  相似文献   

4.
所谓欠税的“隐形流失”,是指纳税人在企业产权和所有制改革中形成的呆滞欠税及在企业发生破产、解散等终止经营行为时形成的“死欠”而导致的税款流失。目前,各级税务机关对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笔认为,研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是税收征管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据《经济信息报》报道,俄罗斯莫斯科市税务局为打击偷税、欠税现象,经政府同意,会同警方对欠税公司、王厂、商店的物品予以没收,并在闹市区开设了一家。欠税物资商店”,专门出售那些没收来的物品,用出售货物所得款项抵其应缴的税款。因物品价格低廉,“欠税商店”的生意一时火暴莫斯科。  相似文献   

6.
郑卫 《上海会计》1999,(8):45-46
当前,为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以明晰企业产权为突破口的企业改制工作正在各地进行得轰轰烈烈。但也出现了借改制之机逃避欠税的现象。因此加强对企业的欠税管理,防止和减少国家税收的流失,推动产权改制工作的健康发展,是税务部门在企业改制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在改制过程中企业逃避欠税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1.变换名称,金蝉脱壳,逃避欠税。一些债务沉重、欠税严重、经营乏术的企业,借改革之机,重新注册,更换名称,抽走了老企业的资产,原有债务和欠税则仍由已成为空壳的老企业负担…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三条规定:纳税人欠税应缴纳税款,采取转移或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欠缴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欠缴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2000年11月27日,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纸判决书“造就”了全国第一个因逃避追缴欠税被判刑的国企厂长——  相似文献   

8.
动态     
《理财》2005,(1)
纳税人欠税行为将会被公开曝光 国家税务总局《欠税公告办法(试行)》自2005  年1 月1 日施行,违反国家税收法规、拖欠税款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将被公开曝光。 《欠税公告办法》规定,税务机关应该按期在办税场所或者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网络等新闻媒体上公告纳税人的欠缴税款情况,公告内容包括:欠税企业单位或个人的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姓名、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号码、经营地点等信息。企业或单位欠税的,每季度公告一次;个体商户和其他个人欠税的,每半年公告一次。同时,这个办法对走逃、失踪的纳税户也作出了规定:税务机关一…  相似文献   

9.
清理欠税刻不容缓肖新兵当前,企业欠税,特别是欠缴中央税的问题较为突出。1995年前十个月,全国增值税、消费税虽然保持了较大增长幅度,但完成进度不够理想,仅完成全年计划的77.4%,慢于时间进度,而造成上述局面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企业拖欠税款。欠税是财税...  相似文献   

10.
税款入库中的问题及建议曾少清据湖北省国库部门对税款入库情况进行的抽查,反映了一些问题:一是企业欠税居高不下。去年10月,全省企业欠税总额高达10亿元以上。一方面是企业产品积压,经营困难,无钱纳税;另一方面则是企业资金被往来单位拖欠、占用,不能按时、足...  相似文献   

11.
时下,破产企业的税款流失现象十分严重。据调查,有的企业已经破产了,而税务机关还根本不知道音信,致使破产企业所欠的税款成为死欠;有的破产企业为逃避税收,在职工安置费用上作“文章”,甚至擅自调增资产损失、呆帐、坏帐损失和期初存货等,冲减欠税;有的假破产、真逃税,亦即借破产之名,行甩掉欠税和负债包袱之实。其中,有些企业宣布破产后并未关门走人,而是更名重新登记后又继续生产同样的产品,还向税务机关要求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还有的是由于行政干预,颠倒清偿顺序,使破产企业的欠税成为泡影。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如某市…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少企业纳税意识淡薄,见“利”忘“义”,偷漏逃欠税现象十分严重。本文从企业偷漏逃欠税的表现形式出发,介绍税收审计的技术和方法,以期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一、企业偷漏逃欠税的表现形式企业偷漏逃欠税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归纳为:  相似文献   

13.
欠税问题,一直是困扰税务机关的一大难题。欠税既影响国家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又损害税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还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如何搞好欠税的管理,是各级税务机关关注的重点。本文从我区企业欠税的基本情况出发,对此作一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基层干部论坛“过头税”种种及其危害最近,笔者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地方的征税机关为了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税收指标,或为了达到领导所要求的时序进度,违反规定向纳税人征收“过头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预征税款”或“借税”。一些税务机关在企业不欠税的情...  相似文献   

15.
扣押,查封欠税人的商品,货物和其他财产以抵缴税款(习称“以物抵税”)是《税收征管法》规定的重要税收保全措施之一,近年来,随着企业拖欠国家税款现象的日益严重,各地税务部门纷纷中大税收执法力度,以物抵税已成为防止国家税收流失的有力手段,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这项工作在实际中也暴露出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税款欠缴原因在哪里逯铭洋新税制运行以来,企业拖欠税款的问题严重制约着财政收入特别是中央财政收入的正常增长。据审计调查发现,欠缴税款较多的税种是增值税、消费税和所得税,又以欠缴中央收入为主,欠税较多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一些税源大户。如某市6户企业到1994...  相似文献   

17.
又到了一年一度“税收宣传月”。如何使税收宣传更具威力和实效,笔者想到了《中国税务报》上登载的税务部门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以拍卖欠税企业财物所得抵缴欠税引起强烈反响的两例报道。一是深圳市地税局查处宝日公司偷税案,以拍卖该公司200万平方米高尔夫球场及球场上的附属设施所得抵缴该公司所偷税款、滞纳金及罚款1.2亿元之后。  相似文献   

18.
新《税收征管法》第五十条赋予了税务机关行使代位权、撤销权的权力:“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因怠于行使到期债权,或放弃到期债权,或无偿转让财产,或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而受让人知道该情形,对税收造成损害的,税务机关可以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长、七十四条的规定行使代位权、撤销权”。这是国家加大清缴欠税力度、防止税款流失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9.
论逃避追缴欠税罪认定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缴欠税是法律赋予税务机关的一种税收强制职能,该项权力的行使经常会受到纳税人的破坏,刑法为了杜绝该类行为的发生,规定了逃避追缴欠税罪,只有当纳税人非法拖欠税款并实施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行为,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的税款数额在1万元以上时,才能依法构成逃避追缴欠税罪。  相似文献   

20.
吴家俊 《天津财税》2001,(10):26-27
企业欠税问题一直是困扰着财税工作的一大难题,也是一个老问题。近几年来,欠税问题仍然有增无减,企业拖欠税款居高汪上。这一问题的普遍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税收收入任务的完成和国家财政预算的执行,干扰了正常的财税秩序,还制约着税收征管改革的发展,影响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如何遏止欠税问题的工最终解决这个难题?本拟就遏制企业欠税的治理对策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