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中国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互动机制研究:1996—201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良性互动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就必须建立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良性互动机制.本文首先基于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典型经济体的技术水平和制度环境的差异性特征,分析了以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协同演进为核心的经济增长质量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数量的影响机制.采用SYS-GMM估计分析了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速的影响,并以人均GDP为门限变量,分析了技术进步、 制度变迁及其交互项对经济增速的门限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原有的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路径不仅降低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因技术与制度协同反馈机制的弱化,对经济增长造成双重制约.因此,应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完善市场机制的同时注重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进一步优化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协同互促机制,以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互动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资源型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日益表现出对资源部门技术和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云南省是资源禀赋丰裕区域的典型代表,对资源部门发展的过度依赖日益成为其经济结构调整困难的主要原因.形成有利于制度变迁和技术变迁双向互动的创新机制是云南省经济结构调整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论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据此,从要素集聚与扩散、技术创新与扩散、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经济空间结构网络化、基于产业的产业整合、制度变迁与创新等方面对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4.
从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基本假设、方法论和制度变迁动力与方式异同的角度,对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得出以下结论:可以坚持经济人基本假设,将经济理性看作是个人学习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来考察,将文化、伦理、社会性等作为结构和环境等制约因素,引入到对经济人的分析中;诺斯和马克思理论中的制度变迁动力说,都表达了对学习和知识存量的重视;两种制度变迁动力说,各有其适应的层次和范围;自然禀赋等非制度因素对制度变迁的影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5.
本期导读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与知识创新之间存在的一致性,姜文、汪应洛2位同志进行了《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知识创新研究》,阐述了运用耗散结构理论进行知识创新的可行性和在知识创新中的具体应用,并得出新知识赖以形成的有关条件。●知识创新是当今经济增长的新的主导性源泉,而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6.
张芬 《时代经贸》2012,(22):25-26
由于什么样的市场经济形势要有相适应的制度支撑,市场经济的转型,最重要的要进行制度的转型,而制度的变迁,必须要有政府做后盾。从社会发展的长期来看,政府的创新行为与制度变迁史分不开的,而且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往往也会因为其动力以及变迁的时机的不同,导致制度变迁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情况。而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和微观主体之间的纽带桥梁,其制度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制度变迁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最后关于地方政府如何有效地进行制度创新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贺云龙 《时代经贸》2008,6(19):119-120
本文以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变迁历程和目标,指出经济和知识存量是引起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主要因素: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知识存量准备不足使我国会计准则的变迁经历了两个阶段;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存量准备的充分使我国会计准则变迁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历经了知识产权制度存废正反两方面的制度变迁,改革开放后知识产权制度绩效的实证分析表明,知识产权制度越完善知识创新绩效愈高,反之,知识产权制度越不完善知识创新绩效愈低下,这说明,与知识创新其他制度相耦合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是一国知识产品生产与消费的最优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与中国区域知识创新相结合,分析了跨国公司研发投资行为与中国区域知识创新之间的互动发展现状,针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与中国区域知识创新的互动双方需求非对称、互动双方获知不平等等特点,提出了两者互动发展的突破口,从企业、中介组织和政府层面提出促进两者互动发展的措施建议,以提高中国区域知识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10.
农业发展是农业制度创新的前提,制度创新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又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采用系统论的基本理论,将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四个子系统耦合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与制度创新视为复合系统,从静态机制和动态机制两个方面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的互动机制,论证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在农民持续增收上协同,农民利益协调与制度创新不足存在矛盾,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互动的基础是农业资源配置与利用,农民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良性互动的关键.最后,总结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互动的主要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