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再生是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的概念,它不同以往的"旧城上建旧城"的实践内容令其很难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显著一面,但是城市再生作为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经过程,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能够焕发出城市的本质特征.本文概括了城市再生的一般内涵和适合中国大城市旧城区再生的主题内容,着重分析我国大城市旧城区再生的经济意义,并得出结论--旧城区再生是我国走上内涵式、质量型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滇中城市群是云南省经济发展最好的城市群,但滇中城市群城市体系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体系发展中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出现断层,滇中城市群涉及的四州市,工业化发展速度快于城市化发展速度。要优化滇中城市群的城市体系结构,需将曲靖、楚雄、玉溪培育为大城市,再发展几个中等城市和若干个小城市,同时强化中小城市的功能,引导其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3.
大都市区:中国城市化的新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了大都市区这种新的城市空间形态。大都市区将成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地域空间形式,同时也对传统的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城市区域化与武汉城市空间布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殷毅  曾文 《经济地理》2006,26(1):83-87
文章论述了城市区域化是目前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发展出现的特有现象,它有别于传统的城市—区域生成关系,也有别于传统的城市郊区化现象,是中国特定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应对资源短缺压力而产生的城市功能、人口、空间扩散方式,其经济、社会、空间特征决定了城市区域化是中国“大城市化”进程中特有现象。运用城市区域化相关理念,指导新时期武汉市城市区域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创新,提出了城市发展区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中心城区———城市廊道———组群的多中心网络化空间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5.
城市的发展依赖于一定的腹地,也就是它为之服务的区域。从区域的角度来看,现代大城市是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果。本文拟探讨由于区域工业化、城市化引起的大城市人口增长及城市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6.
集聚经济是我国城市化的最根本动力。由于大城市和城市群具有更强的集聚效应,所以,我国目前发展大城市和城市群的战略是必然选择。基于产业链的产业集群的发展,为城市链作为我国未来城市化战略的取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7.
大连市和青岛市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从20世纪开始,两市分别采用城市品牌发展模式和品牌城市发展模式进行城市化建设。城市化体系可以划分为城经济和市经济。大连市的城市品牌发展模式就是城经济运营方式的一种,而青岛市建立的城市品牌则属于市经济的经营范畴。大连市和青岛市城市品牌和品牌城市发展效果比较和分析说明:以市经济发展为主、城经济发展为辅的发展模式效果较为突出,但绝非说城经济不重要。城市化的均衡是建立在城和市都均衡的基础之上,无论哪一方面发展滞后,都会影响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1.大城市论。认为大城市的较快发展是世界各国城市化初期的共同规律和特点,而且大城市人口、经济、科技、文化高度集约,经济社会效益高,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领导力量和骨干,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我国大城市发展严重不足是城市化水平低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城市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亚欣 《经济地理》1998,18(2):26-31
城市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主体和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的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但是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经济发展水平仍比较低。经济实力比较弱、特别是随着华南、华东地区经济的迅速崛起.河北省与沿海发达省间的差距有日益扩大的趋势。本文试图从河北城市发展的研究入手、探求加快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l城市化和城市体系特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尤其是实行撤县改市以来、河北省城市以年均增加2个的速度发展;小城市数量猛增、大…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节点愈来愈成为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的主体,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在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经济活动全球化,城市的空间分布和功能定位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有些城市由于其所在的地理区位和新的信息节点等因素,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将成为国际性的或全球性的大城市,协调和控制着未来全球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1.
尧志军 《经济师》2005,(2):292-292
管道燃气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它比瓶装气更安全、更方便,它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我国的管道燃气的发展,始于上世纪40年代,最早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投入使用。解放后,一些大中城市特别在北方城市,相继建设城市管道燃气,改革开放后管道燃气更是发展迅速,至1998年,除拉萨及南宁外,全国省会城市相继建设开通了城市管道燃气,全国管道燃气用户超过1亿户。  相似文献   

12.
浙江经济在实现城市化发展战略时首先要进行区位调整,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区际归并。在进行区际归并的过程中,需要从传统的临江而居向“夹江而营”转变。针对浙江的实际应该有这样一些内容:杭州市的城市发展要摆脱对西湖的依赖,转到以钱塘江两岸发展为主,在此基础上再向杭州湾推进;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大城市以集聚各种资源;在增强宁波、温州城市功能外,要根据实际情况再建一至两个大城市;在完成区际归并基础上,政府要着力资源整合与政策引导。要防止因盲目的区际归并造成许多后遗症,避免“城市病”,使浙江的城市化发展为浙江经济、社会在新世纪里再上一个新台阶服务。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外来人口空间集聚特点,形成机制及其调控对策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宋迎昌  武伟 《经济地理》1997,17(4):71-75
外来人口冲击大城市是我国现阶段大城市发展遇到的难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宏观分析和微观调查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北京市外来人口空间集聚的特点、形成机制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4.
大城市居住区位演变浅议——以重庆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盛元 《经济地理》1996,16(2):12-17
城市是人口聚居的地方。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居民的择居行为和居住区位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本文拟通过对重庆市居住区位变化的分析,对我国现阶段大城市居住区位的演变趋势和基本规律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城市交通问题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尹怀庭 《经济地理》1998,18(3):94-9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某些城市问题也日趋严重、其中城市交通问题,特别是大城市与特大城市的交通问题更加突出.并已成为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发展战略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1目前我国大城市的交通问题1.1城市交通拥塞日趋严重当前.我国许多大城市交通的首要问题便是交通拥塞严重、特别是中心城区及其与外围市区间的交汇路口的交通常处于饱和或趋饱和状态。致使车辆在城区大部分地段车速大大降低,机动运行速度降至10—15km/小时或更低。如酉安市区的塞车地区已从原明城区(旧城区)扩大到城市二环路以内的所有主要路口地…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化正处于加速推进时期,有条件的大城市向特大型城市拓展,以更好地发挥跨区域的集聚与扩散效应。适应大城市建设的需要,其近郊县(市)必须适时进行区划调整、重新明确定位、实现功能转换,开拓新的发展思路,使大城市建设与原近郊县(市)提升整体水平形成良性互动发展格局,是一条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好路子。一、大城市建设面临着城(市)、郊(县)二元发展模式矛盾大城市建设会遇到许多制约,如体制、经济实力,区位特点等,根本的制约因素是中心城市与其近郊县(市)之间形成了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的二元发展模式,使得规划不能统一、功能不能互补、…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一个国家城市化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口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至2000年已达到36.09%。它反映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水平日益增长,城市经济日益繁荣,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人口城市化又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人口城市化水平加快,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形成了城市发展中无限膨胀的城市人口与城市有限土地、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缓解这些矛盾和问题,本文提供了几种意见以供参考。人是城市的主…  相似文献   

18.
城市规模、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爱梅  杨德才 《当代经济科学》2011,33(1):106-113,128
目前,部分城市的房价等资源要素价格高涨,高成本城市化已启动,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规模与资源配置的"极化"与"分散化"并存的非平衡增长城市化模式,认为非平衡增长的城市化模式造成了房价等资源要素的高涨和经济的非平衡发展,并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利用全国287个地级市1999-2008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城市规模、资源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东中西部不同地域和不同人口规模城市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类检验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在城市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上,中部和西部地区明显高于东部地区。40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城市,其规模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系数显著降低。检验结果表明,在我国城市化模式问题上,中西部地区还可以继续进行"集中导向"的城市化模式,而东部地区的城市化到了进行"分散与集中"并存模式的转型时期。在城市规模上,未来城市化可以有重点地扩大部分中小城市的规模,再造大城市,适当控制目前超大城市的规模。在资源配置上,引导、鼓励高校教育、重点项目等资源有重点地向中小城市流入,促进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城市化模式从非平衡增长到平衡增长。  相似文献   

19.
城市市政设施建设是形成和完善城市功能、发挥城市中心作用的基础,它是活跃本地方经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基本要素。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扩大城市的知名度,创造良好的外资投资环境,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郊区资源环境与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奚为民  傅桦 《经济地理》1998,18(1):62-68
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背景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致力于本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相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对资源的竞争和对自然环境的威胁等问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举世瞩目.重要特征之一是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化区域的扩大.尤其是大城市向周围郊区的迅速延伸。就大城市郊区而言。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数量优于城区.但经济水平相对落后。随着城市化区域的扩大。如何协调城市和其郊区的持续发展的关系已成为急待解决的课题*郊区地处城市辐射区一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利用其依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