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我们历时一月,到江苏省无锡、常州、镇江、常熟四个城市进行货币流通调查,现报告如下。江苏省1984年工农业生产总值、综合经济效益和人平收入三项指标均列全国首位。而无锡、常州、镇江、常熟四城市,各项指标又居全省之首。据调查情况看,在大好形势的背后,当前,特别是去年下半年至今年初,贷款管理偏松,增加过猛,现金投放过多,货币供应失控现象确实存在。江苏省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973亿元,比1983年增长18%;1984年贷款余额为118.4亿元,比1983年增长27.5%,现金投放1984年为50.6亿元,比1983年增长65.9%。贷款和现金投放增长比例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从四个城市有关数据透视,货币供给量的主要指标一般均超过全省的水平。当然,不能笼而统之地将货币供应量的绝对和相对增长都看作是失控,以下因素应视为合理的。主要有:(1)  相似文献   

2.
一、金融体制改革必须建立强有力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通过近十年来的改革,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得到了初步建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调控机制不灵,效果不够理想,主要表现于: 1.货币供给超经济增长。1984年中央银行成立后,到1986年,我国货币发行三年平均增长32%,而同期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3.7%。1987年货币发行数量达236亿,比上年增长19.4%,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分别增长13.1%和9.3%,货币增  相似文献   

3.
《金融研究》今年第一期"对我国近几年货币政策的综合考察"的五篇文章,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货币政策目标和金融调控机制,作出了历史的评价和详尽的分析,提出了许多值得慎重考虑的观点,大有助于总结经验,深化改革。现就已经提出的问题谈几点看法,请专家和同行们指教。一、1984年至1986年确实存在信贷超经济增长的问题,不能说物价上涨与票子发多了完全无关。物价问题比较复杂。从我国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把物价上涨完全归咎为票子过多是不对的,但在信贷超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也不能说物价上涨与票子发多了完全无关。 1984年至1986年确实存在信贷超经济增长的问题。据《中国经济年鉴》资料,按当年价格计算的社会总产值,1984年增长18.2%,1985年增长25.4%,1986年增长16.3%,银行发放的各项贷款,1984年增长28.9%,1985年增长22.1%,1986年增长29%。1984年和1986年的贷款增长幅度超过社会总产值的增长幅度是很明显的,只有1985年是社会总产值增长幅度大于贷款增长幅度。但三年统算,平均每年社会总产值增长19.9%,各项贷款增长26.6%,仍是贷款增长率大于社会总产值增长率。  相似文献   

4.
1990年我国物价指数仅为2.1%左右,同期货币(现金 存款)供给与货款规模增长都大大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为什么货币与贷款  相似文献   

5.
<正> 1990年,我市金融系统认真贯彻货币信贷方针,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当放松紧缩信贷的力度,投入了大量的信贷资金,积极支持工业生产和搞活商品流通,使我市经济、金融向好的方向转化。但从信贷资金使用情况来看,存在以下问题:一、信贷资金增长和经济发展不同步。去年末全市银行各项贷款余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1.8%,比同期的全市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9%高2.8个百分点,比同期商品零售总额下降0.72%高9.72个百分点。二、信贷投放量之大,已经接近近年来信贷投放的峰值,增加了货币压力。去年末全市银行贷款增长11.8%,比大投放的1988年末的12.05%仅差0.25个百分点。1988年是在工业产值高速增长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呈扶摇之势。按环比速度,1981年为4.6%,1982年为8.7%,1983年为10.2%,1984年达到14.2%,进入1985年以后,势头不减,上半年达到22.6%。这种过高的增长速度,给国民经济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消费基金增长过猛,信贷规模失控,货币发行过多,并综合作用在价格失控上,形成了通常所说的“一高二快三失控”的局面,也给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国民经济形势,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7.
在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迈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中,一九八四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形势很好。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都比上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也发生了信贷基金和消费基金管理不严,货币发行多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货币形势,仍然持续着“松货币、紧信贷”局面。2002年中期以来,因2003年经济局部过热.出现贷款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货币供应增长速度。2004年年中尽管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货币供应增长由2004年的14.6%上升到2005年的17.6%.增长3个百分点.但人民币贷款增长率却直线下降.而2003年的21.1%下降到2004年的14.5%,2005年的13%。  相似文献   

9.
货币政策分析今年第三季度 ,我国货币信贷运行总体健康平稳 ,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 ,外汇储备增加较多 ,贷款周转加快 ,居民储蓄继续大幅增加 ,但货币供应量增势趋缓较为明显。一、货币信贷运行的基本情况(一 )货币供应量增势减缓 ,但与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9月末 ,广义货币M2 余额 15 2万亿元 ,同比增长 13 6 % ,比上年末下降0 4个百分点 ,增长速度仍保持在年初预定的 13%~ 14%调控目标内 ;狭义货币M1余额 5 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 3% ,比上年末下降 3 7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 余额 1 5 1万亿元 ,同比增长 8 4% ,比上年末低 0 5个百分…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上半年,我省货币信贷运行平稳,其主要特征为:居民储蓄存款少增,各项贷款增势回落,票据融资继续增加,现金投放多于去年同期。上半年,全省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581.4亿元,较年初增加37.03亿元,同比增长8.66%,增幅同比下降1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少增25.16亿元;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595.89  相似文献   

11.
当前的货币形势,仍然持续着“松货币、紧信贷”局面。2002年中期以来,因2003年经济局部过热,出现贷款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货币供应增长速度。2004年年中尽管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货币供应增长由2004年的14.6%上升到2005年的17.6%,增长3个百分点,但人民币贷款增长率却直线下降,由200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1993,(3):4-6
当前,货币、信贷宏观调控所面临的形势,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从经济发展来看,当前主要是要防止过热。去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是改革开放13年来第三个高增长的年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以及投资总额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居高不下,今年,各项经济指标起点高。因此,今年货币、信贷宏观调控所承受的压力也会比往年大。二是去年货币供应总量增长过快,现金发行过多,今年通货膨胀的压力很大。通货膨胀,并不是简单地反映在零  相似文献   

13.
要闻回放     
央行公布2009年9月金融市场运行情况。2009年前三季度,央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宏观调控的决策部署,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前三季度货币信贷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金融体系运行平稳。其中,货币供应量增长29.3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长34.1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增长28.35%。  相似文献   

14.
银行信贷投放,主要是调剂资金余缺,为物资、商品生产与交换提供购买和支付手段.信贷投放形式上,一种是直接投放现金,另一种是通过转帐方式,逐步地转为现金.因此说,信贷投放是在生产增长基础上,随着流通中商品物资量增减而相应变化.信贷投放如果不是以生产和物资增长为基础,信贷投放就不会取得效益.只能造成货币流通量过多.从我市去年货币流通和信贷投放情况对比来看,我市货币流通量一九八三年末比一九八二年末增百分之十一点九.一九八三年我行的农工商贷款比上年增百分之八点七,而我市社队工业产值比上年增百分之三十三点八,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百分之二十四点三,商品库存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五点零六,与信贷投放趋势是符合的,这是主流,但也有不合理的信贷投放影响货币流通量偏多的.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类型:一是,合理的信贷投放,相应增加货币流通量,  相似文献   

15.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现状(一)信贷资产剧增据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72.58万亿元,同比增长19.7%;狭义货币(MI)余额26.66万亿元,同比增长21.2%,流通中货币(M0)余额4.46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全年净投放现金6381亿元,同比多投放2354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47.92万亿元,同比增长19.9%.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7.95万亿元.在2008年四季度以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一直是以一个较为平稳的速度增长.但是自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为了应对次贷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中国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2008年12月出现了信贷大跃进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16.
一、货币信贷概况 2006年一季度,广东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和贷款均快速增长,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现金投放区域继续集中,金融机构流动性仍较充足。整体来看,广东省金融运行继续呈现平稳态势。  相似文献   

17.
一、货币信贷运行 2005年,广东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保持增长,各项贷款同比多增,外汇存款下降有所放缓,外汇贷款增速继续回落,现金净投放稳步增长,金融机构备付充足。从总体上看,广东省金融形势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18.
<正> 1990年我国物价上涨率为2~3%左右,同期货币(现金+存款)供给与贷款规模增长都大大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为什么经济供给大幅度下降,货币与贷款供给大幅度扩张,而物价上涨率却为2~8%左右?难道经济金融形势真的处于稳定状态了吗?笔者认为,货币与贷款大规模超经济增长部  相似文献   

19.
一、去年我区农村信贷工作情况1992年,我区农村金融系统认真贯彻“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强化管理,盘活存量,提高效益”的信贷方针,解放思想,转换观念,开拓进取,存贷业务均有较大的发展。年末农行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增长28.4%;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9.2%,其中商业贷款比年初增加5.1亿元,收购农副产品贷款比年初增加1.7亿元;乡镇企业贷款比年初增加2.2亿元,农业贷款比年初增加4.2亿元。贷款总规模控制在总行下达计划和区人行增加的调剂规模之内。年末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增长44.8%;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41.1%。1992年全区行、社累放贷款比上年增长30%,其中累放农业贷款增长38.8%;累放乡镇企业贷款增长121%;累放工商业贷款增长16.8%,为我区去年实现农业生产总值323亿元,增长10.9%;粮食总产量143.94亿公斤,增产6.28亿公斤;乡镇企业总产值263亿元,增长1.17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上半年金融运行主要特点为;货币供应量和各项贷款增长速度平稳回落,中长期贷款增长仍然较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少增;货币市场交易量同比下降,市场利率呈“V”字型运行,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总体看,化币信贷总量调控适度,金融运行健康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