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罗马热病》中深受男权意识禁锢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在其短篇小说《罗马热病》中描述了现已寡居的两位旧时闺中密友在罗马的邂逅.由此揭露双方隐瞒多年的秘情。作家通过潜意识行为动作与周围环境的细腻描写,层层推进地塑造了因嫉妒而丧失理智的女性形象.从而揭示了西方社会男权意识禁锢下女性的爱情观与婚姻观。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妻妾成群》中的颂莲与《远大前程》中的郝维仙小姐形象分析,揭示造成两位女性人物悲剧人生的共同的社会根源:在男权社会中男权意识与婚姻重压她们的精神和肉体,最终葬送了她们的幸福,使这些原本天真纯洁的女性不得不进行苦苦地挣扎.甚至绝望地报复直至精神崩溃。  相似文献   

3.
苏青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揭示了她们的生存状态,记录了女性走向解放的沉重步履,反思了她们成为“第二性”的自身原因、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4.
话剧作为一种外来移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现代话剧真正走向成熟,严格地讲是从曹禺的剧作问世后才开始的。在曹禺的《雷雨》《日出》等早期话剧中,女性形象大都以性格独特、个性鲜明著称,但她们同时又都是受害且值得怜悯同情的一类,中国几千年封建传统文化的迫害几乎使她们丧失了与男性平等对话的权利。曹禺在戏剧中没有简单地对女性作天使和妖孽的二元对立之分,女性形象大都在生活中确有其人,因而呈现出了个性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为我们塑造了一组鲜明典型的女性形象。发生在这些女性身上的故事 ,或悲凉、或精彩、或无奈 ,但通过这些故事 ,我们体味到的是女性为生存而付出的艰辛 ,而婚姻往往成为女性生存选择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6.
《飘》中女主人公斯佳丽及其周围女性对战争的态度各不相同。以斯佳丽为代表的女性,能够适应新局势、新生活,丢掉一切旧传统,走上自我奋斗之路,战争促使她们奋起、抗争。而那些难以接受现实,难以忘怀过去的女性们则采取逃避的方式,靠回忆过活;她们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注定了人生的悲剧命运。在新生交替的人生关口,要生存下去,除了改变别无选择,战争正是这种改变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伍尔夫通过《奥兰多》这部小说表明了自己对女性主义的看法,提出双性同体的观点。这一观点明确表明伍尔夫主张女性和男性从智力和地位上是根本平等的,女性并不逊色于男性,所以女性从本质上是独立的,拥有自我的。在双性同体的前提之下,女性获得独立而健全的人格,自身的话语权的实现成为可能。伍尔夫双性同体的观念涵盖了后来许多女性主义的观点,也引起后人对女性主义思想当中如何确认女性这个概念的讨论,是一种具有超前性和涵盖性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李安在《喜宴》中生动塑造了威威这个中西方文化交融中的典型女性,其身上具有中国女性的温柔、孝顺、有人情味的特点,也具有西方女性大胆、热烈、执著、独立、自我的特点。电影真实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差异所造成的许多矛盾。威威最终的宽容和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人情观使矛盾得以解决,故事也有了圆满的结局,威威的女性形象也在中西方文化的共同影响下显得更加生动娇艳。  相似文献   

9.
萨克雷《名利场》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具有时代特殊性,对《名利场》中女性形象进行解读,能够深化读者对女性价值的反思。《名利场》是将两个主要女性角色作为鲜明的对比进行形象刻画,爱米丽亚·赛特笠忠贞、逆来顺受,蓓基·夏泼叛逆、放荡不羁。《名利场》中刻画的两个主要女性角色形象,实际上是19世纪英国女性的无奈之选的现实映射。对萨克雷《名利场》中不同女性形象的解读,也为现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创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左传》所记齐鲁两国女性的行事多与婚恋有关,因而从一个侧面向人们展示了在东夷文化的大背景中,齐鲁两国习俗和精神文化的相同与互异、冲突与融合;展现了男权文化伊始时,齐鲁女性的情感、遭遇和命运;同时为后世塑造了一系列个性彰显的女性形象,并且由她们忧郁的命运及她们自己咀嚼了无数遍的情感积淀成了经典的文学原型.  相似文献   

11.
在国内,关于《看不见的人》的研究都是围绕男主人公以及他周围的男人们,而没有关注到其中的女性人物。她们大多是无名无姓、没有自己的声音。本文将借用美国学者Anne Folwell Stanford的两分法,分析小说中的主要女性人物形象。笔者发现黑人女性更多地扮演"母亲"形象,而白人女性大多扮演"诱惑者"形象。她们依然没有摆脱白人男性社会赋予的刻板形象,都是以与男性的关系定位身份,人格化特征不明显的人物。本质上,她们是"看不见的女人"。  相似文献   

12.
关于《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价值,历代学者都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读者通过仔细阅读、深入分析,可以感受到书中对林冲娘子等弱女子充满了同情,但很不幸的是,她在去庙里烧香时遇上了"专一爱淫垢人家妻女"的花花太岁高衙内,从此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英雄女性孙二娘、顾大嫂、扈三娘是赞扬与歌颂的。对潘金莲等违背妇道且心肠狠毒的女子却是极力的批判,冠上淫妇的罪名。在水浒的世界中,有对封建社会中弱女子的同情,也有对恶妇丑陋嘴脸的揭露,由此展现了一个丰富的女性世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水浒中对女性形象和女性价值有一定的曲解,但从那个时代来看,也是在落后中显示出一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纯真时代》是伊迪丝·华顿的杰出代表作品。华顿把爱伦一全书的灵魂人物的性格的各个侧面都描写的栩栩如生。她的温柔、善良、勇敢、真实,尤其是她展现出来的牺牲精神更是伴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升华。  相似文献   

14.
方方的小说《树树皆秋色》、《出门寻死》以她对"女性生命运的关注"的取向选取女性日常生活的原生场景描写,她们的消费行为蕴涵的符号标识了她们各自的阶层和群体,显示了她们之间的区隔,读者可由此体察作品人物.传统习俗与文化将女性消费作了亚范畴地位的规制,女性的消费也是由社会和文化人为建构的.她们既有通常的男权社会所期待的女性角色的消费,又有中国式的女性代理消费.通过文化分析研究,可对女性文学的研究提供一个能够深入当代消费社会机制的更为广阔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五四时期,女作家受启蒙思想的影响,群体觉醒,塑造了一系列青年知识女性形象,勾画出了五四女性对人生意义、生命价值的不懈探究和追求的轨迹。五四女作家及其女主人公从反抗旧家庭,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出发,在抗争奋进的过程中历尽艰辛,虽然严酷的社会现实使她们感到世事艰难,但她们追求生命价值的脚步并不停息。  相似文献   

16.
流动女性除了具有农民工的共性问题外,性别身份可能使她们在享受社会保险政策时处于更为不利的境地。大多数流动女性已经成为家庭经济的支柱,她们更看重收入提高。婚育性“回流”也是她们不参保的重要原因。企业从降低成本赢利,不给工人办理社会保险是主要原因。在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问题上,地方政府也有自己的盘算。流动女性参保问题上折射出来的是全球性结构的变动与重构,而在变与不变的力量博弈中,流动女性承受了更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詹姆斯·乔伊斯的《死者》中的几个主要女性人物都具有复杂的感情世界,敏锐的自我意识,鲜明的个性以及批判精神。她们不仅表达了女性在家庭、社交和职业上的诉求,更打破了男权神话,解构了菲勒斯中心主义,重塑了当时的女性形象,引起读者对女性的地位、权利和命运等问题的思考。同时,女性人物的塑造也反映了乔伊斯个人对女性以及两性关系的态度和反思。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的英国作家哈代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小说,尤其是创作了以苔丝为代表的一系列深受读者喜爱的女性形象。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探究出这位男性作家的女性观。哈代热情地赞颂他笔下具有独立精神和真性情的新女性,但是我们也看到,这位作家女性观中所流露出的男权主义和宿命的悲哀,同时还有寄托在这些女性身上的叛逆和悲剧交织的迷惘。  相似文献   

19.
《简·爱》中,简·爱在桑菲尔德庄园中表现出的对爱情执着而朴素的追求,成为世代流传的佳话。现代女性在面临压力和竞争,在现实和理想发生冲突时,她们对爱情的选择是怎样的呢?本文通过讲述简·爱和现代女性对爱情的选择和追求,来分析她们爱情观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莫言的《红高粱》与铁凝的《棉花垛》中女性形象的解读,文章分析了《红高粱》中的“我奶奶”、“玲子”等女性形象对女性历史、女性身体、女性言说的遮蔽及《棉花垛》中的“乔”、“小臭子”等女性形象对历史女性的还原,辨析了不同性别作家作品中存在的鲜明的性别差异,以期促进女性主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