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全控制虽然董事会有责任确保制定适宜的电子银行安全控制程序,但是这些程序的内容还需要引起管理层的特别注意,因为解决电子银行业务造成的安全问题的难度在日益增大。下列问题尤其显著:·身份认证·不可否认性·数据和交易的完整性·职责的分解·授权控制·审计跟踪的维持·  相似文献   

2.
王淼  罗平 《中国金融》2003,(22):52-53
原则9:银行确保对所有电子银行交易进行明确的审计跟踪。通过互联网提供金融服务,如果内部控制措施不能适应电子银行环境,那么银行执行内控和进行明确的审计跟踪就会变得愈发困难。银行不仅必须确保在高度自动化的环境中进行有效内部控制,而且必须确认这些控制措施受到独立审计  相似文献   

3.
4.
5.
《华南金融电脑》2006,14(5):104-106
《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已于2005年11月10日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第40次主席会议通过,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本刊分三期予以刊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华南金融电脑》2006,14(6):107-109
《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已于2005年11月10日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第40次主席会议通过,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本刊分三期予以刊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华南金融电脑》2006,14(4):107-110
《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已于2005年11月10日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第40次主席会议通过,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本刊分三期予以刊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左志刚 《上海金融》2003,(12):26-28
跨国电子银行业务是一项增长潜力巨大的业务,但它的发展同时将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风险管理与监管问题。本文在合理界定跨国电子银行业务并识别其风险的基础上,对如何进行风险管理与监管的问题作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王松奇 《银行家》2004,(1):114-116
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有人说是产权改革,有人说是风险内控机制建设。这两种说法可能都没错。但前者是中国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任务,而后者则是世界上所有银行必须面对的一项永久性课题——它已经超越了任何制度和体制色彩。 银行风险内控机制建设也就是金融学家们说的银行风险管理。2003年,我和张云峰等同学翻译了英国银行家Eddy Cade撰写的《银行风险管理》一书,这是我  相似文献   

10.
银行对可靠和实时信息的需求从未像现在这么迫切。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银行需要在采用新产品方面快速决策并适应新的业务模式。随着银行法规的变动速度加快,银行业务在这方面急需用技术来解决这些急速增长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1.
“蓝海战略”在提供企业获取未知领域利益的同时,也带来许多不可预计的发展风险,而本文主要讨论的就是在“蓝海战略”下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的系统性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金融服务的管制放松和全球化,加上日益先进的金融技术,正在使银行业务及其风险组合更为复杂。世界范围内显著操作损失事件不断发生,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将之称为“操作风险”,并定义为“由于不当或失败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因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虽然每家银行对操作风险管理的正确方法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包括其自身的规模和经验、业务的特性和复杂程度。但是,有一些因素,如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明确战略和监督、健康的操作风险文化和内部控制文化、有效的内部报告和应急方案,对规模和业务范围不同的各类银行来说,都是建立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的关键方面。因此,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列出涉及有效管理与监管操作风险总体框架的一套原则,银行及监管当局可依据这些原则评估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及做法。  相似文献   

13.
潘颖  王淼  罗平 《中国金融》2005,(3):30-32
1997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利率风险管理原则》。近年来,随着国际银行业利率风险管理技术、手段不断进步,制度逐步完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先后在2001年1月和2003年9月两次发布了《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修订版的公开征求意见稿,最终于2004年7月14日发布了《利率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该文件概括总结了发达国家大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和制度方面的创新和进步,构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利率风险管理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改进利率风险计量及监测手段,完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利率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中文版现已由中国银监会国际部翻译完成。本刊将择其主要内容从本期开始分三期连续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张燕玲 《银行家》2004,(2):27-27
良好公司治理机制下的风险管理原则 风险管理的独立性与开放性相结合。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就是要有独立的机构、人员,以独立的视角,对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客观识别、度量和控制。风险管理的独立性是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核心,是风险管理权威性的根本保证,是风险管理制约性的关键。在保证独立性的前提下,保持风险管理的适度开放性,要始终面向不断变化的市场、客户和同业,注意风险管理方法的创新和完善,保证业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金融业的风险,特别是银行中介的风险,主要源于其自身的高杠杆经营,源于其资产的软约束和负债的硬约束,当然也源于实体经济风险的诱致。由于金融风险及风险的放大效应给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所以管理金融风险显得尤为重要。当然管理风险的目的不是消除风险,而是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尽管其他经济体金融运行的基础,如私有制、法制普及水平、经济自由度和微观经济主体的成熟度,与我国都有较大的不同,但在技术层面、理念层面有许多可供借鉴的。基于此,我们把香港金融管理局在2003年4月发布的“风险管理一般措施”刊出。希望起到“它山之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4.政策、程序及限额 4.1 政策及程序 4.1.1 认可机构应定有清晰的风险管理政策及程序。有关文件应获董事局或其指定委员会核准。 4.1.2 政策及程序应涵盖与认可机构业务有关的所有重要风险,并应在整个公司或集团的基础上编制。有关的政策及程  相似文献   

17.
一、电子银行业务涵义 电子银行业务是指银行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通过网上虚拟银行柜台、语音电话和集中式人工坐席、电子机具等方式为客户提供的信息查询、对账、挂失、网上支付、转账、代收代付、投资理财等金融服务业务。它既独立于物理柜台,又与物理柜台互为补充的新型银行业务分销方式和渠道。  相似文献   

18.
1.什么是消费信贷风险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的风险管理经过长期实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属于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关于银行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文件就是巴塞尔协议。  相似文献   

19.
陈继红 《银行家》2022,(5):72-74
中国银保监会高度重视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建设,在2021年2月8日专门制定出台了《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银保监发〔2021〕4号),首次提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应遵循“前瞻性、匹配性、全覆盖、有效性”四条基本原则。声誉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指导商业银行开展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根本指南,商业银行能否严格遵循直接关系到其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成败,关系到能否维护和塑造其良好的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