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虚惊一场     
董行 《乡镇论坛》2010,(9):41-41
“我是人民银行管理部的,找你们老总接个电话!”我硬着头皮瓮声瓮气地说。没办法。前几天就是因为说话太温扣了.我被老总批评了一通。他说.说话这么斯文,怎能约见到公司的老总。  相似文献   

2.
《山东房地产》2006,(4):6-7
一年多来。在国家房地产新政连续出台后.许多专家、记及相关人士纷纷采访和咨询山东房地产界的知名老总——山东省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刘建业,探讨研究落实房地产新政的问题。刘建业说:“还是那句老话。跟着政府的决策走.盖群众满意的房子”  相似文献   

3.
房子和家     
邓笛 《成功之路》2012,(9):F0003-F0003
“你的房子真是够破烂的”,乌龟对鸟说,“它是用棍子做成的,而且没有屋顶,你还得自己建造。我的壳就是我的房子。与它相比.你的房子真是太令人悲哀了。”  相似文献   

4.
在组织本期专题的时侯。诸有人说“老总意志”这个题目充满浪漫色彩。编者闻言愕然。一个企业的老总(本期专题中的老总包含常务副总、总经理、董事长等职),他的意志决定着企业的走向,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决定着数十人甚至故千上万人的生计饭碗,甚至还影响着行业的命运,与浪漫似乎难以扯上关系。仔细想想.也许是职业习惯使然,编者总是怀有一种沉重的责任感,“老总意志”,编者想要体现的正是老总们应该具有的一种高度与境界,一种背负与承担、而本期专题,我们只能做到老总意志的呈现,这是一种遗憾。  相似文献   

5.
《中外管理》2010,(2):124-128,130,131
在新的一年,你有什幺计划?这是我们常常会思考的问题。曾经和一位老总聊天,他说:“每膈五年,我一定要折腾点儿事儿出来。要么买个房子,要不装修房子,要不就换辆车……”这样的成功人士大有人在。就像有些经理人,每年都会给自己设计一条旅游线路,享受旅途的乐趣;或者每年去实现攀登一个新高峰的目标……成功人士之所以可以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一、令人“头痛”的水、电管理1.愤怒的老总一天刚上班,公司老总虎着脸,叫上办公室小李和人力资源部部长,一起到后勤部门开“现场会”。当着后勤部门全体员工的面,老总开口就问后勤经理:“今天怎么又停水了?”未等回答,拍着桌子,将经理一顿“臭骂”,随后,转身离开。路上还自言自语道:“就真这么难吗?”  相似文献   

7.
《东南置业》2007,(12):37
11月19日,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访问时说:“如果提起人民生活,我最为关注的是住房问题。”温总理还提到说:既然政府为主导,就有义务和责任将房子价格降下来,特别是高端物业和被概念炒作起来的房子。如果只靠市场自行调节,就会继续延续“空调”,到崩溃的边缘也就不远了。  相似文献   

8.
从前,一位男子看到一条蛇进入他的房子。他妻子在房子的另外一端。看到蛇从房子里出去了。男子告诉他妻子:“我刚看到一条蛇进入房子,我们必须找到它。”他妻子说:“我刚看到它走出房子了,你就不要自找麻烦去理它了。”男子说:“哦,不。你这样说,是因为你希望避开寻找它的麻烦。”然后,他就在房子里到处寻找那条蛇。由于找不到,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想写傅文慧,是源于朋友,他说:“你们写人物专访,总写一些知名度很高的,其实,在业内有许多人值得一写。”我说:“您推荐一位吧。”他说:“那你写写傅文慧吧。”按照他给我的电话.我拔通了傅文慧的手机。得知我的意思后,她婉言谢绝:“你还是写写别的老总吧。”  相似文献   

10.
人类自从有了亲手建造的房子,实现定居以后,才开始由野蛮蒙昧时代进入文明社会。对于人类来说,房子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是的,豪华轿车可以不去奢望,桑拿可以不洗,冰箱、空调也可以暂时不买,但房子绝对不能没有。因为房子是人们安身立命的地方,有了房子才能谈得上生活、工作。买房是中国人最大的一项家庭投资。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说,买一套房子要花去大半生的积蓄,甚至还得向亲戚、朋友借钱,向银行贷款。前几年曾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美国老太太和一位中国老太太相遇,当两个谈到令各自最高兴的事时,美国老太太说:“今天我终于还清了住房贷款”;中国老太太则说:“今天我终于攒够了买房钱”。这个故事虽然主要表现的是中国人和美国人消费观念的不同,但同时也说明买一套房子是多么的不易。对于购房者来说,凑足了买房钱还远远没有万事大吉,还要考虑买哪里的房子,买谁开发的房子,买怎么样的房子。由于目前房地产市场的不规范,买房会遇到种种陷阱,这使得购房者在选择和作出最后的决定时不得不慎而又慎,甚至还得开几次家庭“论证会”,以便集思广益,确保万无一失。从攒钱到看房到最后的买房,自打有了买房的计划,房子问题便被列为一个家庭的中心议题。房子问题不仅是一个家庭的  相似文献   

11.
多年前,有一个几乎人尽皆知的“美国老太太贷款买房享受生活”的故事,现在已鲜有人提及了,但是我相信。许多人记忆中都还会有她的影子。最近,通过美国次级贷风暴,我们又看到了她。遗憾的是,这一次,“美国老太太”并不像故事中所说的那样,潇洒一生,到老年时还完了贷款,而是还没还完贷款,就面临着房子贬值甚至被收回的厄运。  相似文献   

12.
企业老总担负企业管理职责,是带领企业发展和决策企业未来方向的“头”,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成败,取决于企业老总的整体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一名高明的老总,不仅需要精明的管理能力、丰富的经验,还要对市场发展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远见性,即所谓运筹帷幄的能力。如果把企业比喻是一艘船,高明的老总就不单单是一名能驾船行驶的好船长,他还应当是船的设计者和建设者。  相似文献   

13.
终于轮到我进行面试,我面对的是人事部经理和老总。年轻的人事经理详细地询问我的情况,当得知我的兴趣是文学,而且有千余篇作品发表时,他有些惊讶。随着这个话题的深入,人事部经理对我好感大增,还鼓励我谈了一些对公司的建议。气氛非常愉快,我以为自己稳操胜券。人事部经理扭头问一边的老总,是否留用我。谁知道,老总一脸严肃地说:“不要!”人事部经理礼貌地向我摆摆手,眼里有一丝遗憾。我找不到被拒绝的原因,也不想莫名其妙地失去机会。于是,我礼貌地询问老总我被弃用的原因。老总说:“我拒绝别人从来是无条件的。”听到这样的回复,我有些愤怒:“我是慕贵公司的名来应聘的,不是来参加无聊游戏的。你的无条件拒绝对求职者是一种伤害,给出您的拒绝理由很难吗?”说完这些,我预备告辞,却意外地看到老总站起身,还露出笑容。老总说:“我们需要的是有骨气有恒心的人,如果被无条件拒绝后仍然不敢表达出自己的想法,那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人。我已经对许多名求职者说‘不’,只有你向我说‘不’,只有你向我追问理由。对不起,这只是我的面试策略,请原谅!你愿意加入我们公司吗?”越过无条件拒绝,我成功加入这家公司。路勇越过无条件拒绝@路勇  相似文献   

14.
老总又接过了我的毕业证看了看,没什么问题,便又把毕业证递还给了我。老总一直没有说话,但从他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对我还是比较满意的。老总沉思了一会儿,终于对我说:“你能找到住房吗?厂内现在住宿困难……”我知道只要我一句话,我这一个月的劳累奔波就有眉目了,同样,只要我一句话,我又得到街头漫无目的地流浪,于是,我咬了咬牙,说:“我能租到房子。”老总冲我点了点头:“那好,三天之后你就来上班吧。”走出这家厂房,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离家已整整一个多月了,从家中带来的那一千元钱也只剩下  相似文献   

15.
水土 《公司》2003,(5):80-81
“9.11事件”后,纽约许多大的基建工程项目都停止了,纽约长岛一家建筑管理咨询公司“北美灰鹰”的老总波曼的损失可想而知。但是,他仍然保持着乐观和高度的自信,他说:“我知道自己还会有出头的一天,我正在朝这一天而努力。”  相似文献   

16.
商业箴言     
《中国新时代》2005,(4):16-16
“有个房地产大亨说,现在中国自己能买得起房子的是5%的富人.那么剩下的95%的人怎么办?在一定时期内,我们的资源和财富总是有限的.不能都集中到一两个所谓的支柱产业里去,那样会被绑票的!你说中国人笨吗.难道连被绑票了都不知道?不是.是因为被绑了票的人没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17.
曾经读过这样一段文字.是国内一知名品牌的老总讲述自己的经历。他讲到,“一天中午,我们在忙碌的用餐时间,来到附近一家咖啡店。那地方十分忙碌.轮到我们付钱时,那位年轻女店员说:‘咖啡我们请客’。我们问她为什么,她说.我们等待的时间不该这么久。这个行为本身就创造了一个‘顾客的品牌经验’.加强了我们原本对这家优良企业的良好印象。毫无疑问,这家咖啡店会从我们未来的消费中,赚回这几杯免费咖啡的钱。因为我们已经从一般的消费者.被转化成‘品牌拥护者’。”他的话点出“顾客的品牌经验”这一感动顾客的精髓,因为顾客是品牌的拥护者。  相似文献   

18.
“超女”经营模式是2005年热门话题之一。 “超女”的胜利,是一种新型商业运作模式的胜利,是一次全方位整合营销的胜利,其影响已渗透至社会各个领域。房地产业也不例外。当“超女”风暴席卷全国的时候,中国房地产业正值最为寒冷的冬天。超女的火热引起了不少房地产企业老总的重视.一些企业率先发起了“向超女学习”的运动。今典集团的“征集案名”活动、明天第一城的“自己的房子自己定价”无一不存在“超女”的影子。而平民化运营思路、对权威的重新界定和认识,让房地产业正经历着一场换“脑”的革命。  相似文献   

19.
季彦敏 《上海房地》2013,(11):62-62
近日有媒体报道,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对中国房价走势等发表言论。其中“110个城市房价即将崩盘”言论成为舆论焦点。因这一“耸人听闻”的判断,他被网友赠送“崩盘帝”绰号。国世平在清华大学总裁班授课时,他奉劝学员把房子都卖掉,一套都不剩,并称“现在中央内部预计房子很快就要崩盘,已经崩盘或很快就要崩盘的城市多达110个”。这一言论迅速在业内疯传.  相似文献   

20.
海尔的管理层常说一句话:“要让时针走得准,必须控制好秒针的运行。”这句话说明对小问题加以管理的重要性。比如,张瑞敏称赞执行总裁杨绵绵就很善于抓事关全局的“小事”,通过一个很容易操作的模式,把“小事”变为大局面。当海尔老总们在北京商场的海尔专柜上具体过问某些事的时候,一些同行业的老总说,你们都做到这么大的老板了,还抓这么细小的事,真是不可思议。张瑞敏回答,企业管理中我信奉这么一句话:每天只抓好一件事就等于抓好了一批事,因为每一件事都不是孤立的,抓好了一件事会连带着把周围的一批事都带动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