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晓宇 《中国企业家》2009,(16):112-113
《中国企业家》:你们两个为什么都是光头? 蔡明:我是因为前边头发没有了,又不想梳那样的发型,干脆剃了。老爷子光头也是我建议的,一剃,高兴死了。  相似文献   

2.
今年初夏时节,67岁的柳传志第一次剃了光头。事后,朱立南(联想控股常务副总裁)对柳笑说:“你这可是没经董事会批准就改变公司形象啊!”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柳传志头顶上的头发已蹿出半寸,他带着他一贯的真诚劲解释,“我其实就是觉得,我的头形儿不错,一辈子不剃次光头挺冤的。”  相似文献   

3.
“智乐水,仁乐山。智动,仁静。智乐,仁寿。”而审计人员却乐“倔”.不管生命的短暂与恒久,一个倔字尽审计风流。遥想十三年前,第一次担纲主审,就碰到了一个难剃的“癞痢头“,凭着一股寻根究底的倔劲,一腔大义凛然的正气,一番斗智斗勇的豪情.终于剃头成功.较好地完成了审计任务。  相似文献   

4.
从前,有个小和尚跟老和尚学剃头,老和尚告诉小和尚:“剃头这活儿,轻不得,重不得.轻了剃不掉头发,重了会削掉头皮,只有不轻不重才行.要想学好,先得找个冬瓜,用心在上面练.”小和尚听了之后,就开始在冬瓜上练.每次练完之后,他就顺手把剃头刀往冬瓜上猛地一插.老和尚见了之后,多次劝小和尚不要把剃头刀插在冬瓜上.  相似文献   

5.
重装上阵     
刘洋 《经营者》2013,(19):126-129
老北京有句俗话:“剃剃头,刮刮脸,有点儿倒霉也不显。”新E级就是这么一款负载了转运期待的车型。外形变化是此次改款的重点,特别是前脸,大灯、中网、保险杠所有部位都经过了重新设计,更多的曲线元素让E级的运动感与时尚度陡然提升。  相似文献   

6.
在被评为“中国首富”后,国美电器总裁兼董事长黄光裕,就用了一个全新的光头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黄光裕剃了个“光头”后,似乎有了“钻山豹”般的剽悍之气,但这又似乎是一种暗示,18岁的国美表露出海外二度创业的野心。  相似文献   

7.
光头     
阿米有一头又黑又亮的头发,而且还像烫过那样微微卷曲。为此,他理的发型总是最好看的,惹得村里的小伙子们又羡慕又没法仿效。去年,阿米去广东打工,进了一家外国老板开的电器厂。不久,阿米因偷拿厂里的电子元件被保安抓住剃了光头,老板按厂规罚款后炒了他的鱿鱼。阿米再也找不到工作,只好回村。他一进村,正在大树下聊天的村民见他回来,又剃了光头,都用惋惜的眼光看他,问他为什么要把这么好的头发剃了。阿米当然不敢把被抓的底细说出来,但面对父老乡亲的问话,不回答是不行的。他把行李一放,先取出一包烟一一发出,自己也点上一支,还“噗”地吐…  相似文献   

8.
名人轶事     
剃头柜客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正赶写一部作品,十分紧张,可是社交活动占去他不少时间。一天,他想了个绝招:把自己的头发和胡须分别剃去半边。亲朋好友一来,他就指指自己的滑稽相,谢绝了各种会晤。待须发长整齐,他的大作也告成功。遗嘱惊人著名的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在遗嘱中有这么一段话:“我一生都期望能当一名莎士比亚戏剧的演员,只可惜缺乏演员的才干,不能如愿。在我死后,把我的头颅砍下来,制成骷髅,做《哈姆雷特》一剧的道具,这样就算我死后演上了莎士比亚戏了。打蝇趣事有一次卓别林正在看电影脚本,一只讨厌的苍蝇不断地…  相似文献   

9.
画说全聚德     
《中外企业文化》2011,(12):54-55
205吴师傅善于琢磨钻研,因此灶上活、案上活样样精通。炒起菜来,锅铲碰炒勺,铿锵作响,干脆利落。他的到来,把同和居的名菜如潘鱼、防皮辣鱼、贵妃鸡、扒海参、烩生鸡丝、烩乌电蛋、芙蓉鸡片等等都带到了全聚德。  相似文献   

10.
杨江 《乡镇论坛》2008,(3):18-19
66岁的朱老太是上海人,老伴三年前去世,9月份,儿子把她送到了浙江天目山深处的九狮村朱陀岭避暑养老。朱陀岭是临安九狮村的一个小组,两年来逐步发展成了一个上海、杭州等地老人养老的乐土。  相似文献   

11.
“人人头需剃,我剃人人头。”小时候理发时,常听爱说笑的理发师付带着自豪的神情,用这样一句“打油诗”,跟大人们谈起自己职业的“伟大”之处。笔者曾一度相信,天下最有能耐的人莫过于“理发师”了:谁的头都敢摸,谁的头都敢剃!不过,随着年纪的增长,心中又有了一个新的疑问:那理发师的头谁来剃啊?后来,才知道其实还有两句打油诗——“可怜剃头者,人亦剃其头。”仔细一回味,会发现这一句话又是说出了理发师多少的无奈。在某种程度上,IT分销企业和理发师有点类似。在信息化大潮势不可挡的今天,企业们都将信息化建设列到了自己的议事日程,这些…  相似文献   

12.
家有老,是一宝。在浙江省建德市杨村桥镇岭源村岭脚自然村,有位百岁老人,她虽已双目失明,瘫痪卧床,可一日三餐、生活起居,在子女的细心照料下,过得幸福滋润,每天都乐呵呵的。  相似文献   

13.
曾贵经 《乡镇论坛》2008,(10):23-23
我村村民分属壮、汉两个民族,人多地少。村东面有一个小山丘,名叫桐油岭,从本村委会的上蒙屯到村后面挑水洗衣的道路从此穿过,桐油岭一带历来用作坟地和牧地。一场历时两年多的纠纷就发生在这里。  相似文献   

14.
树荫下,两个摊,一个是算命先生的,一个是掌鞋师傅的。两个摊都没有生意,先生就向这边靠了靠,两人就说话。先生和师傅在这里都有些岁月了。莹莹没算过卦,却常来掌鞋,虽然不知道师傅姓啥名谁,却很熟。今天莹莹要换一副掌子,一看没人就坐下了。莹莹刚落座,先生也来了生意位年轻的老  相似文献   

15.
正"师傅带徒"是一项优良传统,为企业培养了大批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得到很多企业的推崇。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多元化,当师傅的老职工开始抱怨: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好带了!师傅们认为,现在年轻的徒弟自以为比师傅多点"墨水",就不把师傅看在眼里,看不起师傅们几十年来辛辛苦苦总结的经验;而徒弟们觉得师傅懂得的都是些老掉牙的东西,还保密,处处留一手。于是乎,都看对方不顺眼,工作起来别别扭扭。  相似文献   

16.
五年前,提起河南省淅川县老城镇裴岭村,信访、司法部门的领导便头皮发麻。这个村,信访案件天天有,告状告到国务院。镇信访办、司法所的同志三天两头往村里跑。五年后,裴岭村连续两年被省市授予“民调先进村”的称号。这个村的变化缘何这样大?1996年8月,34岁的安荣泽被村民们选举为裴岭村村委会主任、民调委员会主任。安荣泽上任的第二天,一件赡养老人的纠纷案件便闹到村委大院。70多岁的老人赵大贵有2个儿子,4个女儿,人们都说他是儿多女多富贵多。哪知,6个儿女都不赡养他。无奈,赵老汉一纸诉状把6个儿女告到了法院…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催生着新的力量——大学生村官。值得乐道的是,有一对夫妻村官,就活跃在这支队伍当中。去年9月,毕业于河南南阳理工学院的朱枫与毕业于郑州铁路医分院的周静一起参加了全市的大学生村干部选聘工作,被双双录取,朱枫被分配到太平镇太平镇村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周静被分到寨根乡赛岭村任村主任助理。  相似文献   

18.
回文四时诗     
回文四时诗"回文四时诗"即以春、夏、秋、冬四时入诗,并且正读、倒读都能成章.称之"回文四时诗"。例如唐代女诗人薛仙姬就曾作过这样的诗:吟春花朵几枝柔傍砌,柳丝千缕细摇风。霞明坐岭西斜日,月上孤村一树松。吟夏凉回翠钿冰人冷.齿沁清风夏井寒香篆袅风青缕缕...  相似文献   

19.
薛启涛 《乡镇论坛》2013,(32):17-17
为方便农户.遍布在山西省永济市各个镇(街道)、村的众多农机维修站(点),及早动手.做好不同种类农机(具)的全面安装、检修、调试与保养工作.随叫随到,为农机户服务到田间地头.保证了每一台农机(具)在田间作业的高效与安全。图为蒲州镇西文学村农机修理部的维修师傅谢海存(右)调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皖西北太和县农村,已绝迹多年的为男童拢会及剃辫子之风又死灰复燃,旦愈演愈烈。有的农村男童长到三周岁这年,新春正月初五或十五的凌晨.做父母的要花300-400元钱请个响手班吹吹打打领路,小孩披红戴彩,率众亲朋乘坐几辆租来的汽车或拖拉机,前往庙台烧香摆贡、还愿求神保平安,即日“扰会”。有的农村男孩长到九岁或十二岁时.做父母的在一片唢呐声中为孩子剃去存留多年辫子的同时,又把一条拴上红线的活鲤鱼放到河中求神灵保佑,即曰“剃辫子”。每到这时,年轻的父母为爱心.为排场,为热闹,都要杀猪宰羊,大摆宴席,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