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两节电池     
父亲谋了个矿山晚上值班的差使,每晚需用手电筒。 一日父亲买了两节新电池,父亲可能出于节省的念头,舍不得丢掉还有一些光亮的旧电池,只用其中的一节。一晚下来,手电的光线变得微弱昏黄,父亲又换上另一节了,可过了几天,电池又没电了。 父亲很恼怒地把这两节电池扔到了垃圾堆里。父亲说:买的是两节伪劣产品。 不日,父亲与我谈及此事。我说这是旧电池成了电阻的原故,父亲一脸不解。 父亲不懂得那节他舍不得丢弃的旧电池已成为电阻,白白耗费了新电池的道理。仔细想想,人有时也是这样,因为怀旧,或者为了很小的利益,抓住某些…  相似文献   

2.
问:您的父亲对您最大的影响是什么?答:几十年来,我父亲一直都致力于从事为老百姓谋幸福的神圣事业,为了实现老百姓的共同富裕,他竭尽全力,奉献出了生命的全部能量。对神圣事业的无比热爱,才使我父亲永不停止追求的脚步!“先做人,后做事,做好事。”这是我父亲对我最大的影响。这句话不但深深地影响了我,而且激励了许许多多横店集团员工为了创造美好的明天奋力拼搏。问:您如何评价自己的父亲?您认为他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我爱我的父亲。他是一位优秀的父亲。之所以优秀,是由于他把时间都用来从事为老百姓谋幸福的神圣事业,…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养心斋是一间陋室,父亲退休后一天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这间被他称为养心斋的书房里度过的。养心斋是多年前父亲从客厅用隔板隔出的一片小天地,水泥地面上的红油漆不少已经脱落了.宽大的书桌占据了养心斋很大一部分面积,一盏老式的落地台灯立在书桌旁,父亲说这盏灯的年龄比我还大。我曾数次建议父亲买些象样的书桌、书架来装饰书房,父亲总是摆摆手,他说他喜欢旧家具的味道,也许是我不能体会出父亲的心境吧!  相似文献   

4.
我家里有一个算盘,不知多少个年头了,听父亲说,这还是爷爷留下来的。爷爷是个“老算盘”,加减乘除自不必说,乘方、开方什么的也都会。因为爷爷算盘打得好,潜移默化中,父亲也学会了用算盘,再加上爷爷的点拨,父亲年轻时就成了打算盘的好手。  相似文献   

5.
如花 《中外企业文化》2011,(1):I0037-I0039
离开家整整一个冬天了,父亲打过两次电话。一次我正挤在公交车上,时间焦灼地从我的脑海中晃过,父亲说,阳台上我种的茉莉花不经意的枯萎了。父亲说完后,就静静地等着。我没有生气,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我是分身乏术的。一次我正坐在办公室里看华灯初上,父亲说,他又买了一盆,白色的,枝叶茂盛极了,等我回去的时候就该开放了。父亲一口气说完,依然是静静地。我能分辨出父亲第一次打电话时的紧张不安和这一次的欣喜自豪。  相似文献   

6.
清廉父子     
三国时期魏国有个叫胡质的官员,对儿子胡威要求非常严格。胡质在荆州当刺史的时候,胡威千里迢迢,经过几十天的长途奔波,到荆州去看父亲。胡威高高兴兴地在父亲那里住了10多天,准备回家时,父亲送给他一匹绢。胡威双手接过这匹绢,想了一会儿,问父亲:“父亲从来是...  相似文献   

7.
2009年8月22日上午,郑州,中雨转阴。刘永小心翼翼地抱着父亲刘明正的骨灰盒,告别这座陌生的城市,踏上了回乡的旅程。父亲的遗体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躺了18天后,刘永终于无法承受来自滑县老家亲友的压力,接受了“及早处理后事,入土为安”的观念,放弃尸检,将父亲提前火葬。但他心里明白,这件事远未了结,“如果医院不给个说法,父亲死不瞑目”。  相似文献   

8.
胡志强 《乡镇论坛》2009,(36):27-28
这封信(有删节)是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生日礼物,3000多字的平实活语诠释了一位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  相似文献   

9.
石明生 《乡镇论坛》2011,(36):28-28
我父亲是拉板车的。拉板车很辛苦,父亲每拉满一车钢筋、铁板,腿上的青筋就鼓得老高.像要炸开似的。其实,这叫静脉曲张,是长期干重体力活所致。静脉曲张痒而且疼.让父亲难以忍受,他不得不去医院看病。  相似文献   

10.
忘川 《乡镇论坛》2009,(36):25-26
父亲突遭致命车祸 2008年6月23日,这一天是童黎明和姜天一生永不会忘记的噩梦——童黎明开车将姜天的父亲姜伟撞死了!  相似文献   

11.
邹文 《民营科技》2008,(8):96-96
在澳大利亚南部有一个农场,主人是位农学博士,农场是他父亲的父亲创办的,他继承了祖父的遗训,一直专心经营着这片只有100公顷的土地。遗训的核心是:实行土地轮作制,不得无度耕种。他父亲临终时把他叫到床前说:土地有它自然的尺度,任何时候都不能超越这个尺度无休止地索取,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的惩罚。父亲说,在你祖父去世后,我刚接管农场时,看到由我们培育种植的奇异珍果和天然卷菜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  相似文献   

12.
父亲的拐杖     
小时候父亲曾让我猜过一个谜语,“生出来四条腿,长大了两条腿,老了三条腿。”我怎么也猜不出来,父亲哈哈大笑:“那是人啊!”这笑声还在耳边回荡,父亲却已拄上了拐杖。  相似文献   

13.
赵炎 《财会月刊》2014,(1):I0009-I0009
每年六月的第三个周日,被称为“父亲节”,这是舶来品。实际上,中国人有无自己的父亲节呢?有,而且源远流长,它是由众多跟父亲有关的节日浓缩而成的,如父亲的生日、父母的结婚纪念日、孩子的生目、父亲事业的起点日等,然后分开来过。这样一来,  相似文献   

14.
我的父亲是个老会计。从我上中学起,父亲的两件事让我印象很深:一是他能写一手蝇头小楷,字迹端正;二是父亲为了每月能按时编出报表经常加班。这两件事对我以后的会计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土地     
许应录 《西部财会》2011,(10):80-80
回到故乡,走在田间的路上,凝视一颗禾苗破土而出,我不禁想起父亲来。由于岁月匆匆,不知不觉中,让许多往事风轻云淡,已将父亲很多的东西遗忘。当我看到这片土地,这棵小小的禾苗,却在记忆的长河中勾勒起父亲的足迹。  相似文献   

16.
同父亲对话     
父亲给我终生的印象是骨架高大的身躯,穿45码鞋的脚,蒲扇般的大手。他的哥哥、弟弟和两个姐姐都是同样的高大。全家人在村中都是出名的“番人。儿时玩耍时,小伙伴们打了架,就互相喊对方父亲的名字,以示污蔑,哥和我的耳边时不时响起“大汉、“大汉的喊叫声,以至于上学以前我一直认为这就是父亲的名字,其实只是西岐人对大个子的谑称。父亲的威严和沉重的生活压力,致使我的童年生活缺少父女间的亲昵。我对父亲的惧怕直到他生命的结束。记得上小学二年级时,大哥买回来两只兔子,一只白绒绒的“红眼睛,一个安哥拉的“青紫蓝。父亲在…  相似文献   

17.
易安秋实 《中外企业文化》2010,(11):I0054-I0056
接到通知书那天,父亲和他的兄弟们撂下农活兴高采烈地把我围在中间,语无伦次地说着同一句话:“出息了,终于出息了。”上学走的那天,父亲和他的兄弟们喝得酩酊大醉。母亲拿出一个崭新的蛇皮袋告诉我:“孩子,这袋子里是你们老郑家人的寄托。”  相似文献   

18.
北漂的父亲     
何春华 《乡镇论坛》2011,(23):38-38
父亲是一个水电工,在北京跟着一家装修公司四处给人装修房子改水改电。我也在北京读书。怏放寒假的时候,我准备找父亲商量买票的事,想和他一起回老家过春节。打父亲的手机,打不通,我心里有些慌,不知道怎么回事。于是,我就给包工头打电话,包工头说:“你爸在工地干活呢。他的手机从衣袋里掉下来,摔坏了,这两天忙,  相似文献   

19.
凿碑高手     
余显斌 《乡镇论坛》2011,(21):38-38
他是个瞎子,偏是个凿碑的高手。他初学凿碑,并不动手,而是坐在父亲身边听,一边问父亲凿的是什么字,走的是哪一笔。不久,一听锤声钎音,他就知道了是什么字。‘父亲大惊,说这小东西,是凿碑的料。以后,更是有意培养他。他长到九岁,刚认识几个字时一场病,眼瞎了。他爹一声长叹,让他学别的手艺好长大谋生,可他不,只爱凿碑。因为,凿碑是他的祖业。  相似文献   

20.
父亲     
父亲已经走了许多年了,想为他写点什么。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翻身农民,他种了一辈子田,偶尔也烧砖做瓦,任过的“最高职务”是农村生产队作业组长。他在世的时候,我并未感觉到他有什么惊人之处,他走了这些年后,每当我节假日回老家与亲友们或邻居们聊天,谈起他的话题总是没完没了,我这才想起老人平凡人生中的许多可亲可敬来,也才想起父亲那一代农民的可亲可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