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山东农村低保: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崔树义  刘朝立 《山东经济》2009,25(4):114-120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农村居民,由国家和地方给予差额补助的社会救助制度。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农村低保家庭的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对农村贫困群体人口的实际生活状况和农村低保制度运行情况做了描述分析,认为当前农村低保人口生活依然十分贫困,农村低保还存在保障范围小、保障标准低、地区差异大、低保对象界定不科学、透明度不高、配套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低保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农村贫困群众生活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我国国家政策向农村不断倾斜,低保范围不断扩大,保障额度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断凸显,人们所熟知的是"关系保"、"人情保",但是,导致农村低保制度背离设置初衷,甚至救济效应完全丧失的真正原因绝不仅是上述因素,还有更加隐蔽存在的安置型低保、养老型低保、共享型低保以及轮换型低保因素。这些低保评审乱象存在的原因包括两个主体原因,一个主体是群众方面,普遍以享受低保为荣誉象征、低保政策与其他政策挂钩的整体利益驱动;一个主体是公权力主体,乡镇审核作用小、表面公平的层级名额分配。前一个主体原因导致评审失范不得不为;后一个主体原因导致评审失范有可为空间且一般无责可追。在我国现行低保政策有存在必要性的前提下,解决现行农村低保评审样态的根本进路是缩减名额,提高保障标准,真正做到低保保"低",不求量。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宜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管理规范,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截止目前,全市农村低保对象3788户、10517人,月人均补助20元,使农村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简讯     
《中国老区建设》2007,(8):51-52
汾阳开展“光明救助”行动,扶持老区农民增收,老河口建立农村低保制度,龙山试行农村低保,“怀乡起义”纪念室建成,良西笤帚走全国,长汀列入国家医疗扶贫县,鸡西质监局执法到田头……  相似文献   

5.
翁阳  毛平 《魅力中国》2010,(7X):347-347
农村低保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权利与义务为视角分析农村低保的现状,在只有权利没有义务的农村低保在现实中不仅难以实现,也不利于良好的农村社会保障秩序的建立,只有权利与义务对等互动起来,才能使当前有限的农村低保资金达到最好的保障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由于起步较晚,中国农村低保制度仍存在着保障对象和标准的非科学化、资金难以落实到位、缺乏法制化的制度框架及管理工作处于粗放化状态等一系列问题.农村低保制度还有许多欠缺社会公平的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对传统农村社会救济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是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保障农村贫困群众基本生活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尽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零星试点”在我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应在认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必要性的基础上,针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
大连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简称"农村低保制度")起步较早,从1997年开始在部分县区进行试点,截至2005年底,全市8个涉农区市县均先后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全市共14337户、25648人享受到了农村低保待遇,农村低保制度在保障农村困难居民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农村低保制度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如农村特困居民应保未保、保障标准不统一、税费改革后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偏低等.  相似文献   

9.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防线,与大多数农民的切身利益相关。甘肃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实施取得初步成效。但在实施阶段,还存在确定标准不科学、低保对象家庭财产信息难以核实、低收入救助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和低保组织机构的不成熟以及对低保立法监督机制的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实施目标与原则,制约了低保政策作用的发挥,因此完善甘肃省农村低保政策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部》2011,(9):14-14
日前,甘肃省政府下发《2011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实施方案》,甘肃省城市低保保障标准将再次提高10%,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由850元提高到1096元,补助水平由月人均65元提高到72元。  相似文献   

1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否给予了最贫困的家庭和个人?这是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该文基于宁夏690户家庭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目标瞄准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没有有效地瞄准贫困家庭和个人,家庭经济状况并非确定低保对象的依据。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目标瞄准的偏误主要来自于农民对制度的不了解、人情因素以及分配程序的不公开。因此,政府需要建立新的家庭收入审核机制,同时强化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相似文献   

1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得农村的贫困群体得到了十分及时且必要的救助,这对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和整个国家的和谐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继续作好这一工作,必须多渠道筹措资金;必须坚持评审程序化、公开化的原则;资金发放应坚持社会化的原则;应该逐步实现由指标式低保向应保尽保过渡;在条件成熟的地区,要对低保制度进行地方性立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搞好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对实现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奋斗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是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贫困主要表现在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等,但随着  相似文献   

14.
姜英汉 《老区建设》2009,(21):26-26
扶贫和移民工作是由扶贫办来组织实施的,农村低保工作由民政局来实施的,是两个不同的部门分别负责这两项工作,两项工作的政策也是不相同的,实施办法和方式不同,只有把扶贫和移民与农村低保有效衔接起来,才能彻底改变农村贫困户脱贫致富问题,才能达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低保政策对维护农村地区的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使得政策偏离了预期的效果.基于史密斯政策过程模型四因素理论分析,发现湟中县农村低保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低保标准偏低等问题,提出了要提高低保综合救助水平、提升村民对低保政策的认识水平等建议,以提高农村低保政策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杜芳飞 《魅力中国》2011,(11):92-92
自从我国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低保)自以来,其对农村贫困人口最起码的生活保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是一项非常得民心的社会政策。本文结合我国当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际情况,就农村部分地区低保受益对象选取的“轮流坐庄”现象展开论述,并就切实维护农村贫困人口的低保受益权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2007年在全国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农村低保制度保障了贫困农民的基本生活,但同时这一制度在推进过程中也凸显了一些问题.文章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了农村低保在保障水平,保障对象的确定等方面暴露出的问题,进而从立法、制度建设以及机制的建立等层面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志着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扶贫开发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和基本职能的历史阶段已经结束,扶贫开发即将进入一个由解决生存问题转入到解决发展问题,由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转入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新的历史阶段。本文在对萍乡市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瞿谋 《改革与开放》2011,(14):162-163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在低保分配过程中,居于"强有力"的位置上的乡村精英利用资源与权力的双重优势实行公共权力的私人化运作,而信息垄断与规则变通则是乡村精英在低保分配中的行动逻辑。  相似文献   

20.
何元民 《老区建设》2009,(21):25-25
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乐安县从2006年7月开始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目前,共保障农村低保对象5702户、11411人,占令县农业人口的3.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