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正式宣布以125亿美元总价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随后这一事件在IT业界引发了愈演愈烈的争论。并购所产生的悬念一个接着一个,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是否会批准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一案,收购完成后联想的利润会否出现下滑?IBM原有客户能否得以保留?IBMPC的人员会否留在新联想,一个带有国有企业性质的公司以将如何与一个西方跨国企业对接?  相似文献   

2.
白明 《商界》2009,(9):29-29
一年前,保时捷兴致勃勃地考虑收购大众,一年后,保时捷却黯然沦为大众的一个子品牌。  相似文献   

3.
《市场周刊》2013,(5):9-9
最近,互联网上放出两个数字炸弹,一个是百度19亿英元收购91无线,一个是小米半年就千出了去年一年的业绩——上半年其售出703万台手机,  相似文献   

4.
薛羽 《国际广告》2011,(2):48-49
2009年,一场“可乐并购汇源”的风波,把汇源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虽然收购最终难产,但是外界对汇源的关注都一直有增无减。2010年,汇源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并为2011年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孔鹏 《新财富》2008,(6):23-23
最近几个月,一个新名词成为IT界和资本圈的热门话题,叫“微虎”(Microhoo)。2008年5月3日,经过三个月的谈判,微软宣布撤回收购雅虎的提议,“微虎”胎死腹中。行业分析师表示,微软收购的目的在于网络广告市场,雅虎占据着全球网络广告市场第二大份额,并有强大的广告技术开发能力,收购后微软一雅虎联盟将挑战谷歌在互联网的霸主地位。这次收购失败,意味着谷歌的两个主要竞争对手仍将各自为战,微软将继续寻求以“用户免费并依靠广告收入”取代“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转换。  相似文献   

6.
韩志峰  phototex 《商》2004,(6):28-30
2003年可谓是中国乳品业的多事之秋,上千家企业中,几家被曝光,几家被收购,几家欢喜几家忧。在这一年中却始终有一个品牌独树一帜、高歌猛进,它就是蒙牛集团。  相似文献   

7.
若水 《三联竞争力》2005,42(8):19-19
2005年6月,联想正式完成对IBM个人电脑业务部收购。媒体对中国收购的评论余音未了,又传出海尔出价13亿美元,竞标Maytag,美国一个拥有2万名员工的家电问题户。  相似文献   

8.
2013年9月,双汇国际耗资71美元完成对全球最大猪肉加工商及生猪养殖商史密斯菲尔德(简称SFD)公司的收购。这是中国企业在美国最大一桩收购案,联想集团收购IBMPC业务也不过是12.5亿美元的标的额。中国企业完成的最大一笔海外并购案例也发生在2013年,2月26日中海油宣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总对价约151亿美元。  相似文献   

9.
孔鹏 《新财富》2004,(12):60-66
在为了能源安全的大背景中,在国际石油巨头纷纷通过收购做大的示范驱动下,2002—2004年度,中海油进行了合计15.53亿美元的海外收购。虽然这些收购总规模仅及“埃克森并购美孚”的2%,但这已是国内石油巨头海外收购的最大手笔。在中海油的六次海外收购中,只有收购Repsol EP尼油气田取得了控股地位,而这也仅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储量收购,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并购活动。其余权益收购都带有“市场换资源”的色彩,不能构成持续收购的要件。就这次收购而言,中海油采用了与国际油价倒挂的产品留成方式,有一种套期保值的作用,使收购的实质更像是购人了一种分期偿还本息的浮动利率的长期债券。据测算,这一“债券”年所获利差仅约2—3%。而该项目2003年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也低至21.22%,不到中海油境内业务盈利水平的一半:与国际巨头通过收购带来成本大幅降低的效果相比,收购对中海油实现规模效应、降低成本的作用并不明显。相反,收购后的2002、2003年,中海油各项费用还略有提高,单位作业费用和单位生产成本分别由2001年每桶3.0l美元和8.39美元上升到了2003年的3.26美元和9.6l美元。随之引致的风险却剧增。中海油流动资产比例不断降低,由2001年末的45%降至2004年中期的33%;经营账面现金迅速减少,2004年中期现金余额减至50.75亿元,仅约为2003年中期的一半;同时,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自2002年以来一直保持在35%左右,远高于同行业的国际平均水平25%。此外,中海油另一宗广受赞誉的收购案——澳大利亚NWS天然气项目,虽然收购价格同样低廉,但是以最富庶的广东地区市场向NWS开放为代价的。而中海油最大的一次收购计划——2003年3月6.15亿美元竟购哈萨克斯坦北里海油田案,则由于西方石油公司联手排挤而失败,无法进入盛产高质油的里海地区。  相似文献   

10.
苏旭 《浙商》2009,(1):72-72
杜双华私人拥有的日照钢铁公司,正在被国有的山东钢铁集团收编,并将有可能变成一个国有控股企业。 2008年11月5日,杜双华终于就重组事宜与山钢集团签署了意向书。若收购最终成行,这将是国有企业跨所有制收购大型民营钢企的首例;按日钢现有规模来看,这将是中国民营企业国有化金额最大的一笔。  相似文献   

11.
<正>管理者收购在我国是一个引起争论但未被深入研究的问题,学理上和实践中都存在着分歧,有待于我们做进一步的思考与探讨。一、管理者收购及其相关理论(一)管理者收购的产生和发展管理者收购在西方国家,尤其是英、美两国兴起和发展有近30年的历史,它  相似文献   

12.
如果NBC要为其收购维旺迪环球一周年制作一部纪念影片,那最能够开宗明义的题目莫过于:久旱逢甘霖。对NBC来说,这场收购交易无疑是在最恰当的时刻做出了一个最为明智的决定。  相似文献   

13.
徐海涛 《商务周刊》2010,(15):61-61
无疑,Avaya正处在一个重要的上升期。2009年第四季度,Avaya以9.15亿.美元收购了加拿大北方电讯公司的企业网业务,市场份额从约17%提升到27%,一跃成为北美第一大企业电话设备提供商。这块通过收购所加强的业务,今年二季度的销售额增长了30%。收购所带来的好处还不止于此,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0月,上汽以5亿美元的价格高调收购了韩国双龙48.92%的股权。2009年2月,双龙汽车进入破产重组程序,上汽在投入42亿元人民币后却失去了对双龙的控制权。 时隔一年半后,印度马恒达公司签订了以4.64亿美元收购双龙汽车协议,并很快得到了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的批准。目前马恒达正紧锣密鼓进行收购过程的最后收官工作。  相似文献   

15.
范亮 《网际商务》2005,(1):14-16
2004年12月8日,对中国IT产业来说,注定成为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这一天,联想以12.5亿美元收购IBM的PC业务,晋身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  相似文献   

16.
陈冠宇 《江苏商论》2023,(2):116-119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子游戏正成为年轻人的主流娱乐方式。一些游戏公司在过去几年选择收购的方式扩张市场份额,增强自身竞争力,但收购也伴随着诸多风险。本文对微软收购动视暴雪这一案例进行分析,得出动因以及风险,最后在企业战略意图层面作简要探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05年,觊觎中国几十年的国际并购大腕们开始从容不迫地收购我们的金融保险、商业服务、消费品、基础材料以及机械等领域的优良资产与不良资产。钢材领域——米塔尔收购华菱管线,机械领域——凯雷收购徐工机械集团,电气领域——丹佛斯收购浙江海利、通用电气收购上海新华……跨国公司在中国蛰伏已久,已经开始蓄势而发,有多少“收购事件”还将上演?  相似文献   

18.
牛锡明 《商界》2010,(3):122-123
一个收购是失败还是成功.我觉得最关键的就是收购与合理的发展战略要相适应。招商银行收购永隆银行比较成功,原因是这符合他们的发展战略.也就是说以后在香港也可以作为一个基地.发展各种各样的业务,与业务发展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19.
王冀 《创业家》2011,(4):38-38
千尺无限创始人冯文杰是一个连续创业者,已经有创办3家公司的经历。2000年,他和朋友一起在深圳创办了WASS公司,开发了一套手机电邮系统。2001年又参与创办了北京数位红软件应用公司,开发手机游戏。2004年数位红被陈天桥相中,随后并入盛大旗下,陈天桥收购数位红唯一的一个附加条款是要求冯文杰许诺“两年内不碰手机游戏”。  相似文献   

20.
刘飞 《华商》2012,(10):24-33
向文波何许人?在2006年那场由“一篇博客引发的口水战”之后,已鲜有人再问起这样的问题。那一年,在著名的凯雷收购徐工事件中,这个颇具“霸蛮”气质的湖南人充当了“程咬金”的角色,在自己的博客发布文章称这起收购是“卖国”行为,并在互联网上挑起一场沸沸扬扬的“产业安全”舆论大战,导致这次收购以“泡汤”告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