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俄罗斯地处东欧和北亚,地域辽阔,农业资源极其丰富。其农业区土地平坦、肥沃、面积大,非常适合于机械化作业。由于这一独特的自然条件,农机工业对俄罗斯农业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在俄罗斯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俄罗斯(前苏联)农机工业历史悠久,1918年就开始生产履带  相似文献   

2.
海外媒体消息:玉米在前苏联有很大的需求,当时饲料生产行业有很多补贴,但是解体后形成的各国主要用国产小麦或大麦作饲料。然而,随着一个有效和有利可图的牲畜饲养行业的发展,将需要更多的玉米来填补动物饲料供给的不足。俄罗斯2003年的猪肉产量预计将增加6%,达到170万t,雏鸡产量预计将增加12%。作为对欧盟实行谷物进口配额制度的反应,俄罗斯于2003年4月份开始实行肉类产品进口配额,这将进一步促进国内牲畜饲养行业的发展,到2004~2005年度,俄罗斯可能会成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玉米进口国。预计2004~2005年度俄罗斯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玉米进口…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成为独立国家后,经济一滑再滑,生产出现空前的衰退。据统计到1995年底,俄罗斯国民生产总值比前苏联解体前的1989年下降近50%,通胀率为1989年的53931%,居民收入两极分化日益突出,有40%的人生活处于贫困线以下,经济一直处于深刻的危机之中。俄罗斯经济危机重重、回升乏力,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我们进行简要的分析。(一)俄罗斯经济一滑再滑,回升乏力原因之一在于政局不稳、经济路线难以确立。1991年12月,独立国家联合体宣布成立,前苏联随之解体。原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独立成为俄罗斯联邦。俄罗斯政局动荡…  相似文献   

4.
吴清分 《农机市场》2000,(12):34-35
一、概述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南部,面积为277.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567.1万人(1997年),其中农业人口375.4万人,占总人口的10.5%,当年有农业劳动力147.1万人,占总人口的4.12%,占农业人口的39.18%。农业在阿根廷经济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和小麦,到1996年,阿根廷全国人均谷物产量达到839.2kg。为了增加粮食产量,阿根廷政府历年均十分重视对农业的投入,农业机械化水平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早在70年代初,其拖拉机保有量已达到180000台,处于相对饱和状态,这个保有量一直保  相似文献   

5.
<正>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17年9月7日发布的最新一期《谷物供求简报》,2018年全球谷物期末库存量预计将达到创纪录水平。粮农组织也将全球谷物产量预测数上调至26.11亿t,创历史新高。粮农组织表示,全球小麦和粗粮价格下挫导致2017年8月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下调了1.3%,主要原因是谷物的丰收前景推高了对粮食库存增长的预期。粮农组织指出,由于俄罗斯谷物的生产前景好转,  相似文献   

6.
2008年全国玉米生产机械化工作会议最近在辽宁沈阳召开。会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要重点突破玉米收获机械化,稳步发展玉米播种机械化,加快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力争到2010年,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0%,其中机收水平达到16%,机播水平达到80%。  相似文献   

7.
作为早期国家公派出国的留学生,在前苏联时期周永学就来到俄罗斯,赶上了前苏联解体,之后整个俄罗斯经济的低谷和复苏,让在俄罗斯长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路讯国际总经理周永学对俄罗斯市场和俄罗斯人的认识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8.
由于粮价上涨刺激谷物种植面积增加,2008年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农作物大幅增产。高粮价刺激了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农业生产,2008年仅俄罗斯的粮食种植面积就达4600万公顷,比2007年增加了260万公顷。世界粮农组织预计,2008年欧洲独联体国家农作物将增产7300万吨,比2007年增长13%。2008年,独联体国家中两个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小麦种植面积达3380万公顷,增加了240万公顷。  相似文献   

9.
前苏联解体至今已13年有余。俄罗斯作为前苏联最大、最具力量的实体,一方面全面继承了前苏联时期的国际义务和责任,同时也毫不含糊地继承了前苏联的绝大部分国力。过去人们往往过多地谈论和关注因前苏联解体而使这一地区整体实力遭到破坏和元气大伤、政局动荡、矛盾丛生、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等,而对俄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联邦目前是独联体国家中最大的独立国家,前苏联遗产的最大继承者,也是东欧地区的最大国家。俄罗斯人口占整个地区人口总数的40%。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铝土矿、锰、金、木材和许多其他资源。俄罗斯的共和政体也充分利用钢铁和其他金属冶炼加工、原油生产和提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 中国成为俄罗斯第二大贸易伙伴俄国际文传电讯社2004年2月11日消息,俄国家海关委员会宣布,2003年中俄贸易额达到117亿美元,已成为俄在独联体国家以外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据中国商务部数字,2003年中俄贸易额为157亿美元--编者注)。2003年俄同独联体以外国家的贸易额为德国185亿美元,同比增长26.1%;中国117亿美元,增长26.5%;意  相似文献   

12.
叶红 《农机市场》2013,(9):14-16
甘蔗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2011年,甘蔗种植面积达到1721.21千公顷,年产量达到11443.46万吨,位居世界第三。但在巴西、澳大利亚等主要甘蔗种植国家基本实现生产机械化的情况下,2012年我国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35%,其中机械化耕作83%,基本实现机械化;机械种植和收获率仅为6%和0.05%。如此巨大的差距,导致我国甘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在世界蔗糖业的竞争力受到巨大冲击,实现甘蔗机械化生产已经成为我国农机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格鲁吉亚独立后虽仿效俄罗斯对国有资产实行私有化,进行经济改革,营造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但经济发展成效不大,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1990年的37.6%。 一 经济运行概况 (一)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时高时低。1996—1997年格鲁吉亚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几乎达到11%。但好景不常,1998—2000年这  相似文献   

14.
正为顺应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化、全程机械化快速发展的新需求和农机工业集团化发展的新趋势,切入自走式花生捡拾摘果机、玉米收获机(收棒、收籽、收玉米青饲)、轮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和自走式青贮饲料收获机等新业务领域,加速布局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产业体系,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2月12日召开了第三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收购资产的议案》,  相似文献   

15.
耐火材料是冶金行业中最常用的一种原料。目前俄罗斯耐火材料市场每年的销售额达几十亿美元。俄罗斯耐火材料的生产是与冶金业的生产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冶金业产量增加,耐火材料的生产量则随之提高(见表)。不过在1999—2001年间,俄罗斯耐火材料生产出现下滑(达到15%),它导致了钢材产量的下降。而2002年,俄罗斯钢材产量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美国做出限制进口俄罗斯钢材的决定造成的,从而引发对相关辅助原料需求  相似文献   

16.
日本有水稻种植面积314.4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57%。日本的水稻收割机械化从1966年开始,到1978年机收率就已达到91%,普及型割捆机超过150万台,联合收割机超过50万台(日本的水稻联合收割机为履带式)。联合收割机到1994年保有量达到115.8万台。1996年水稻插秧机保有量为7.07万台。 日本在1988年就基本完成了水稻播种、育秧、插秧、耕作、植  相似文献   

17.
业界动态     
俄罗斯将提高国内化肥销售量 俄罗斯计划在2003年将国内化肥销售量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50%。 目前俄罗斯所产化肥以出口为主,其中约有75%的氮肥和磷肥、85%的钾肥以及25%的氨供出口。近几年来俄化肥国内年销售量为1.5 Mt左右(养份计),其中氮肥销售占主要地位。俄罗斯提高国内化肥使用量所得到的经济效益将远大于增加化肥出口(如增加向中国的出口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谷物烘干机械化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收获水平的迅速提高,粮食的收获期逐渐缩短,大批量谷物的及时烘干与安全存放,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全托管"服务业态的萌生,谷物烘干机械化发展进程也逐渐加快。至2020年底,我国谷物烘干机保有量已达13.62万台,其中保有量最多的省份为江苏,而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南等五省则占据了全国谷物烘干机保有量的近八成。这些烘干机从种类上看主要为连续式及循环式两种,吨位方面则以10吨至20吨的小吨位机械占主流。从热源上看,则主要有燃煤、燃油、天然气、生物质、空气源热泵和电加热等。目前,受环保要求影响,电加热、生物质的比例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9.
《WTO经济导刊》2009,(3):8-8,10
2008年中俄贸易额增速大幅放缓,俄罗斯官方对2009年的贸易前景表示担忧。 2月12日,俄罗斯驻华商务代表谢尔盖·齐普拉科夫在北京公布,2008年中俄贸易额达到568亿美元,同比增长18%,增速远低于2007年的44.30%。这亦低于此前俄罗斯方面的预期。2008年年底,俄罗斯外交部第一副部长杰尼索表示,2008年俄中双边贸易额有望达到6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20.
谷物.按照世界粮农组织(FAO)今年早些时候的预测,2000年包括小麦、粗粮和大米在内的全球谷物产量将超过1999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国天气及收成情况的变化,FAO不断下调其对小麦和粗粮产量的预测值。最新预测显示,今年世界谷物总产量将为18.49亿吨,低于去年的18.75亿吨。其中小麦产量将为5.82亿吨,比去年减少1.4%;粗粮产量8.70亿吨,减少1.5%;大米产量3.97亿吨,减少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