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对大学生的忧惠意识教育中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忧患意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2.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高职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及国家稳定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汉族及少数民族高职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问卷调查,分析当代高职大学生民族观的现状,探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面临的问题,并对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民族高等院校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特点,突出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政治理论课的优势,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4.
地图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教学中运用好各种类型的地图、培养读图技能,提高读图能力,提升地图意识,提出培养学生的地图素养。  相似文献   

5.
移动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既为大学生构建正确的国家意识提供了条件,同时,又对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移动网络具有便携性、即时性、交互性和自媒体性的特点,移动网络影响大学生对国家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因此,移动网络时代建构大学生国家意识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即重塑移动网络的认知社会化,增强移动网络对民族文化的传播力,加强移动网络时代政治心理调适,加快移动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6.
和合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并为新时期的民族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供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对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和合文化教育有助于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相似文献   

7.
政治观是人们关于政治现象、政治事物的总的观点和看法。大学生在政治生活和政治观上都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这就使加强大学生政治观教育、调控其政治行为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调查发现,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主流政治价值认同及政治信仰具有坚定性,在政治实体认同上具有功利性,在政治工具认同上具有务实性,在政治效能认同上具有差异性等特点。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有多元文化的涌入、我国的民主法制不完善以及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不足与知识水平的限制等。应该从加强和改进理想信念教育入手,坚持知识教育、实践教育和信仰教育三结合的原则;加强实践教育,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水平;加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教育;也要倡导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重视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政府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形成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合力。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有特定的教育培养目标和体制,学生有特殊性,在校期间是高校学生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正确认识和把握高职学生政治观现状和形成因素,积极探讨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有效对策,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政治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观教育一直是学校和社会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中美大学生政治教育培养手段方面,分析两国在此方面的异同,从而得出我国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所应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问题呈现严重态势,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的环境观直接影响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如何加强正确的环境观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感,加强大学生环境法律教育,为社会输送更加"环保"的综合性人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一个重大命题。我国现有的大学生环境观教育无论在理论体系还是实践操作上都有探讨的空间,因此研究大学生环境观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生政治观的结构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集青年与知识分子的双重角色于一身,是我国社会成长中的主体。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政治认同感状况是事关其能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大问题。通过对大学生政治观结构的分析和特征的归纳,可以为大学生在政治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政治观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民族高校大学生政治热点问题认知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加强民族高校大学生政治热点问题的认知教育对于完善育人机制、促进民族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顺应时代潮流和维护民族团结发挥着重要作用。要以正确的思想理念为指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利用新兴媒体手段,从而全面推动民族高校大学生政治热点问题的认知教育。  相似文献   

14.
王彬 《企业家天地》2007,(5):121-122
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具有诚信意识和诚信习惯的合格建设人才出发,立足于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际情况,揭示和探讨了大学生诚信观教育的特殊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红色影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影视"所包含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大公无私和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所具有的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和趣味性,有利于大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运用"红色影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宋代地图档案工作的方法与管理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朝时期科学技术的推进与发展,已经达到了我国古代文明史的高峰。与之相适应,宋代的各级政府对地图档案的收集、整理、制作、运用和管理,也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的管理办法与管理制度,在当时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建设中,地图档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关注的内容。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积极作用并科学合理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各个环节,这不仅是我国社会发展及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且对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促进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对于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历史文化以及制度等社会原因的制约、学校教育的缺失、家庭影响等原因,导致大学生文明意识淡薄。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路径:大学教育是主体工程,家庭教育是基础工程,社会教育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政治意识、政治参与素质得到提高,体现出健康向上、逐步成熟的政治观特征,但也呈现出某些带有负面影响的倾向。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政治观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消费主义对大学生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生态观的养成都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高校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态观和消费理念,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