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国际融资》2007,(12):63-64
选自清科集团SOHU博客 2007年第三季度中国企业上市劲头十足,根据大中华区著名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顾问及投资机构清科集团近日发布的《2007年第三季度中国企业上市报告》,2007年第三季度共有73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218.56亿美元;其中33家企业在海外各市场上市,融资74.67亿美元;境内资本市场本季度表现超越海外市场,吸引了40家企业上市,融资达143.8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2.
2010年,中国企业掀起了上市狂潮,融资额和上市公司数量均刷新2007年的纪录,成为了中国资本市场上的"IPO元年"。中国企业用集体的力量诠释着"中国时代"的到来。2010年,共有476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合计融资1053.54亿美元,是2009年上市数量的2.7倍,融资金额也增加92.8%。其中,境内资本市场共吸引347家企业上市,总融资额720.59亿  相似文献   

3.
在上市的浪潮中,许多企业可能为此付出了过高的税收成本,甚至因此而上市失败或得不偿失。所以进行合理的税务筹划势在必行。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为避免被竞争对手淘汰往往要考虑融资和筹资,从而走上上市之路。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2010年共有476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其中129家企业在境外13个资本市场上市,境内资本市场则共吸引347家企业上市,合计融资1053.54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2.21亿美元,与2009年同期相比,上市数量增加1.7倍,融资额则增加了92.8%。  相似文献   

4.
《国际融资》2011,(8):63-64
ChinaVenture投中集团统计显示,2011年第二季度,共有102家中国企业在全球各资本市场实现上市,总计融资达173.5亿美元。今年3月底以来投资者对互联网泡沫的担忧,中国概念股信任危机以及二级市场持续低迷的表现,使得中国企业的IPO整体融资规模连续第四个季度出现萎缩。  相似文献   

5.
《投资北京》2010,(8):52-53
上半年,中国企业有212家在境内外市场上市,融资总额成全球翘楚清科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有212家在境内外市场上市,上市融资总额达349.96亿美元,占全球融资总额的52.2%,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65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王昊天 《新理财》2013,(Z1):51-53
2012年,中国企业的"海外之路"并不顺利,据投中集团统计数据显示,全年共有71家中国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IPO,累计融资645.9亿元,上市数量及融资金额同比分别减少32.4%、49.2%。其中,共有58家内地企业登陆香港资本市场,融资约631.6亿元,分别占赴海外上市数量及融资额的81.7%和97.8%,香港依旧是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市场。神州租车和拉手网取消  相似文献   

7.
数字     
三季度73家内地企业IPO融资218.56亿美元"三季度中国内地企业上市融资规模达到了创纪录的218.56亿美元,共有73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其中,33家企业在海外各市场上市,融资74.67亿美元;境内资本市场本季度表现超越海外市场,吸引了40家  相似文献   

8.
邓含 《新理财》2014,(11):35-37
阿里巴巴,作为中国最优秀的互联网企业之一,赴美上市再次折射出中国资本市场的无奈。为何我们标榜的创新企业,无一例外都选择海外资本市场,我们的资本市场还会不会持续错过“未来阿里”、“未来腾讯”,这些问题值得监管机构和各类金融机构深思。有人说,国内上市受到诸多约束和管制,排队时间也遥遥无期,不如去美国融资,这的确是许多企业家、尤其是一些轻资产公司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与国内股票市场疲弱不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进了海外的资本市场,开始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舞台上书写长袖善舞的历程。充分利用国际上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对企业而言是经济现实的选择,但我们应该看到:大量企业海外上市,对我国蓬勃发展、在股市融资方面有巨大需求的新兴资本市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波。  相似文献   

10.
先有黑石联手兰馨亚洲等在2010年3月以6亿美元重磅投资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创下了当时的历史最高融资纪录;后有晋豫鲁铁路吸金7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0.99亿美元)资本,刷新并稳稳占据2010年企业融资的"擂主",无人撼动。2010年的融资市场好不热闹,融资成功的消息不绝于耳,动辄上亿美元的投资额度更  相似文献   

11.
<正> 2003年以来,香港创业板、新加坡交易所和美国纳斯达克等海外资本市场纷纷加大了对中国内地的推介力度,以吸引中国内地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上市,并掀起起了一股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热潮。 对此,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尚福林说,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境内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融资。  相似文献   

12.
宁波民企已由过去的个体制、家族制逐步转向合资、合作、股份制运作的模式.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公司制民营企业已成为主体。宁波市优秀民营企业极强的上市意识.吸引了众多的投融资机构.即国内外投资银行、基金、证券、会计师、律师等机构。民营企业、中介机构、政府各方的良好互动.使宁波民营企业上市公司队伍越来越壮大.例如,2005年完成上市5家.从证券市场筹资11.56亿元.成为历年来上市家数最多的一年.累计境内外上市企业达25家,筹集资金达130亿元。同时,宁波市政府为民企利用海外资本市场融资上市.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展开了专门探讨。在国内融资渠道的狭窄、国内资本市场容量有限、国家政策支持、和海外资本市场的广泛宣传的大背景下.宁波民企海外上市时机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13.
全球消费市场上,中国资本的力量日益突显。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引起了全球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据相关机构统计,仅2010年,中资企业就收购了近300家海外企业,并购资金总额高达500亿美元以上。以往,中国企业的目标更多的是资源型的国  相似文献   

14.
《国际融资》2009,106(8):60-64
二季度中国企业IP0稳中有升,11家企业海外上市,新股发行基础趋完善,VC/PE退出显回暖2009年第二季度共有11家中国企业上市,合计融资23.48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2.13亿美元。总体而言,第二季度中国企业上市数量和融资额仍处历史同期较低水平,但环比来看,第二季度中国企业IPO稳中有升,呈现明显回暖迹象。  相似文献   

15.
海外上市:规则变迁折射新阶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对资本市场认识的加深,企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资本市场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中国企业开始积极利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促进公司治理水平提高.但是由于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当时刚刚起步,而且主要定位于配合国有企业脱困,能够在A股市场上市融资的企业数量相对于有意上市的企业数量有限,难以在A股市场融资的企业于是开始选择其他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来,国内企业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到海外融资,方式包括首次公开发行、增发新股、间接挂牌上市、存款凭证、可转换债券、战略投资私募等。仅去年,就有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国移动(香港)、中国联通等多家大型企业到境外上市融资,而中国移动(香港)公司更是在国内外投资银行的协助下,运用娴熟的资本市场操作手段多渠道低成本融资,包括去年7月份以优惠利率获得当时国内最大的人民币银团贷款125亿美元,10月在美国和香港金融市场公开增发新股融资41亿美元,同时发行5年期6亿美元SEC公开登记的投资级可转换债券等。今年6月份移动(香港)公司再次通过子公司广东移动通信公司发行50亿元人民币担保浮息债券,偿还相比成本较高的银行贷款,发行过程也采用了国际市场发债的惯用做法,如路演和市场化定价等。  相似文献   

17.
祁斌  刘洁 《深交所》2006,(9):22-28
2005年12月15日,无锡尚德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融资近4亿美元,以当日收盘价计算的市值达到了30.67亿美元,远远超过新浪、盛大等已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在无锡尚德筹备发行上市的过程中,包括深交所在内的多家证券交易所加入这场对优秀企业的争夺战。最终,纽交所总裁一句“最好的企业要到最好的交易所上市”促使无锡尚德下定决心。然而,如若严格按照纽交所的标准,无锡尚德是不符合上市条件的,但为了争夺大量中国潜在的上市资源,纽交所却愿意对无锡尚德特别放行。事实上,近年来,世界各国交易所对中国潜在上市公司资源趋之若鹜,各大知名交易所纷纷登陆中国,我国潜在上市公司资源不断流失。百度、分众传媒、盛大……在这张被境外交易所竞争到的企业名单上有很多我国最具成长潜力的创新型企业。这一方面表明中国经济健康成长对国际资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我国企业也通过国际资本市场提高了其国际竞争力,进而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扩大了我国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但是,另一方面,如果这种趋势持续发展下去。则忧多于喜。本文将对海外交易所对中国潜在上市公司资源竞相争夺的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1990年中信泰富在香港买壳上市,掀开了中国企业在海外融资的序幕,十年后,先后有50多家企业走出国门,到香港、纽约、伦敦等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融资总额上千亿元人民币,这些上市企业中“既有像中华网这样中国概念股风光无限好的辉煌,也有大半股价跃破发行价惨不忍睹的苦涩”,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之路可谓十年沉浮,潮起潮落。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根据WIND资讯统计,2010年中国企业的IPO规模占到全球IPO规模的1/4,沪深两市募资金额达到10016.32亿元,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地位显著提升。“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预计未来企业直接融资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银行信贷紧缩、境内IPO政策趋严,中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获得较低的融资成本和更好的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到海外上市成了中国企业的一项重要选择,而澳大利亚资本市场以其深厚的金融底蕴和得天独厚的资源,日益受到中国企业家和投资人的关注。作为集金融投资、境外上市、基金管理、资产运营、财务顾问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跨国金融服务集团一展腾投资集团(以下简称:展腾),对澳大利亚资本市场及其主要证券交易所的成立背景、发展定位、上市条件、上市流程、审批政策和监管政策等具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最专业的全程上市融资服务。近日,《国际融资》记者在展腾北京总部独家专访了该公司董事长高健智先生,高先生就中国企业选择境外上市,特别是赴澳上市关注的种种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顺此文所引,读者可以看到又一家“梦工厂”如何为企业圆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