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骆林勇 《浙江经济》2005,(11):36-37
2005年成为我国纺织业的多事之秋。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赋予浙江众多纺织企业无尽的想象力。2005年第一季度,浙江纺织品出口凯歌高奏,增长38.93%。然而,时隔不久,面对来自纺织品进口的激增,欧盟、美国、巴西、南非等国竞相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事情来的快,也来的突然,浙江很多纺织企业和外贸公司措手不及。作为纺织大省的浙江如何处理好纺织品的贸易摩擦,纺织业又如何转型升级,是浙江面临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2.
产业转移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是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基础,浙江服装产业的适度转移同样也能推动浙江纺织经济的发展。结合浙江纺织服装业实际状况,产业灵活转移,大力发挥企业带头作用,以促进纺织业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纺织服装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3.
纺织业是浙江的传统产业,经过近几年的调整和创新,浙江纺织业的投资增长迅速,发展势头强劲。如何在新形势下发展和壮大浙江纺织业?通过对萧山、绍兴、嘉兴等地及桐昆、恒逸、翔盛等纺织龙头企业的调研,笔者认为,积极推进生产的专业化、精细化,应该是下一步纺织业产业层次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信息》2005,(10):24-25
长三角纺织业是我国纺织业的典型代表,在全国纺织业中占据半壁江山,被专家认为是最具备升级换代基础的地区。近日,在后配额时代长三角纺织服装发展论坛上。来自江苏、浙江、上海的1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发表了《长三角纺织服装企业后配额时代共同宣言》,承诺企业将加强行业自律,优化出口结构,自觉保证有序出口,同时呼吁长三角地区的纺织服装企业走低能耗、低污染、高科技发展之路,倡导区域合作和共赢。  相似文献   

5.
纺织业是海宁市的支柱产业之一。2002年和2003年海宁市先后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县”和“中国经编名城”,在全国纺织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纺织新材料是海宁市纺织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所占比重还不高.但发展潜力较大。为此,海宁以创建纺织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为契机,进一步明确了纺织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在现有纺织新材料的基础上做大做强,努力使纺织新材料产业成为促进海宁纺织业和全市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新的增长点。2004年12月,浙江省科技厅下文批准建立“海宁纺织新材料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2005年4月,基地又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海宁纺织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6.
浙江的纺织服装业是浙江传统的支柱产业。如何推进浙江纺织业的发展以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要求,是浙江纺织服装业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纺织服装业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分析,提出充分调动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群体的积极性,加快浙江纺织服装业发展进程的建仪。  相似文献   

7.
浅谈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产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的升值对于中国出口创汇最大的支柱产业--纺织业来说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纺织业带来了各种正面的影响--纺织业结构调整、减少贸易摩擦等,但也有不利影响,纺织产业销售利润下降、出口风险增加、减缓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中国纺织产业应该做好相应调整,通过保值措施规避风险,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调整纺织产业结构,与国际纺织产业接轨,并加强行业整合.以全新有效的战略来应对这一挑战.  相似文献   

8.
纺织业集体“过冬”:春天还有多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海波 《西部论丛》2008,(12):71-72
长期以来,纺织业一直是中国出口产品中产量最大、竞争力最强的产业之一,在国际纺织产品出口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纺织业巨人”。然而,近段时期,由于国内外出口环境的急剧变化,尤其是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化,中国纺织业陷入了罕见的“寒冬”。拯救中国纺织业,就是拯救中国制造业,这无疑成了宏观经济调控部门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2002年和2007年国内31个省区市纺织业2~4位截面数据,运用同构系数计算公式比较近年各省区纺织行业内部结构的相似性。研究结果显示,2002年纺织实力较强的省区间,同构系数均比较低,但2007年,排在前13位的纺织强省其同构系数大幅提高。总体看,大范围的、全局性的纺织行业结构趋同现象已经出现,且有加剧趋势。产业集聚形成的地区纺织业结构趋同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成省区间形成纺织业的水平分工,属于合意的结构趋同,但非合意的结构趋同,则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基于以上实证结果,本文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纺织产业的快速发展曾经给太湖流域的苏锡常地区带来巨大的收益.但粗放的增长对流域水环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害。在水环境约束下,太湖流域纺织业的发展唯有通过创新,才能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基于产业链、产业组织与区域制度三个维度,论文阐述了纺织业创新的技术目标、实现路径与制度保障。并通过经验案例分析,佐证了纺织业创新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台湾纺织产业体系及特点的阐述,分析了台湾纺织产业投资祖国大陆的动因和现状,尤其是入世,对台湾纺织业今后投资祖国大陆的趋势,以及两岸纺织业如何进一步地深化合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历年反补贴争端的发生情况来看,涉及纺织产业的案件不是很多,但是在2005年纺织品配额取消的情况下,我国的纺织产品出口将会激增,发生贸易争端的可能大大提高。由于纺织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享受远超过其他产业的优惠政策.因此面临来自其他WTO成员的反补贴威胁。本文首先分析了来自主要出口对象的反补贴威胁,其次是反补贴措施对纺织业的影响,最后对如何调整补贴措施做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15个成员国陆续生效,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部分RCEP成员国如越南、柬埔寨、缅甸等都是我国纺织业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RCEP生效不仅有利于纺织业国际间商品与服务的流通,同时促进了区域间产业与要素的转移,进而影响我国纺织业对外投资合作水平。我国应加强战略谋划,创新思路举措,抓紧布局和战略预判,打造以我国纺织产业体系为资源调配中心的全球生产网络,全面持续提升我国纺织业的全球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前瞻浙江四大主导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蒂 《浙江经济》2002,(11):45-46
最近,笔者根据产业特征(包括全要素生产率、规模经济系数、投资率和就业吸纳率等)、产业竞争力(包括产业相对优势指数、竞争力指数、市场占有率、输出倾向度等)、产业对 GDP 的影响(包括感应度、影响力、输出诱发系数、产业对 GDP 增量的贡献等)和产业的市场前景这四组指标,对浙江产业进行了分析、筛选,选择出以下四个主导产业:一是纺织服装业,包括皮革、羽绒及其他纤维制品按上述指标体系,浙江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在2001年,浙江纺织业的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21.52%,已占了全国同行业利润总额的1/3左右。尤其是大多数企业已具  相似文献   

15.
钟鸣 《浙江经济》2004,(6):59-60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作为夕阳产业的丝纺织业步履艰难。但在浙江桐乡、海宁一带却大量兴起了个体家庭作坊式的丝纺织“工厂”。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明显地形成了模拟纵向一体化企业,即一个信息相对比较灵通的人为销售主体(即购买者),以血缘或地缘为纽带的亲属为其从事加工业务(即供应者)。  相似文献   

16.
成本上扬正在侵削纺织服装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纺织服装业要保持竞争优势,就需要以品牌建设为主导,从开拓新市场、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使用新材料、探索新制度等方面去寻求突破改革开放30年,浙江已从纺织服装小省,跨入了全国纺织服装大省行列,形成了宁波西装、杭州女装、温州休闲装、嘉兴毛针织服装、义乌衬衣及无缝内衣、湖州童装、嵊州领带、海宁装饰面料及皮草、绍兴化纤仿真面料和诸暨袜业等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涌现出一批规模大、设备优、技术精、效益好的服装企业,如雅戈尔、杉杉、申洲、巨鹰、茉织华、庄吉、森马、法派等。  相似文献   

17.
邵敏 《沪港经济》2009,(5):32-32
人们对于产业振兴规划的期待容易理解。纺织业、钢铁业、汽车业等十大行业,都是中国主要的实体经济构成行业,其工业增加值、就业贡献率均在各行业前列。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日前在北京发布《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形势及改革热点的判断、评价和建议——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显示,纺织、造纸、化纤、非金属和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情况相对比较严重。在本文中,笔者从出口以及内需方面对我国纺织业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我国纺织业已经产能过剩的局面。然后对产能过剩产生的本质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我国纺织产业抑制产能过剩的措施,从而使我国产业竞争力水平得以提高,使纺织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山东省纺织业发展现状 山东省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纺织业历史悠久、发展迅速、空间广阔,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纺织业已成为山东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0.
要素制约迫使浙江纺织企业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到要素制约较低的地区,表明纺织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客观经济规律;浙江应成为高端纺织品的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销售中心纺织产业是浙江的传统优势产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位居第一,在全国也位列前茅;纺织产业也是浙江出口创汇大户,纺织品出口额仅次于机电产品而居第二。尽管纺织产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但预计在未来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