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3年前,薛丙让、张清莲夫妇从村口捡回了脑瘫“女儿”楠楠,并顶着世俗压力和经济重负,将她一直悉心照养长大;13年后,在知道孩子亲生父母的消息后,为了让“女儿”有个好的归宿,他们强忍内心痛苦,毅然将孩子送还给亲生父母,而他们开出的惟一条件是:只要“女儿”幸福。  相似文献   

2.
姜虹 《魅力中国》2014,(7):158-158,16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单亲家庭越来越多了,单亲家庭的孩子都上大学了,这些学生跟正常家庭的不一样。所以,辅导员要对这些学生尤为关注,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去关心、帮助他们,使他们有个阳光、积极、灿烂的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3.
赵女士今年40岁,是一所市级医院的医生,先生在某中专学校当老师,目前,他们的家庭月收入为5000元。两人有一对双胞胎女儿,今年正在读初中一年级。现有家庭积蓄32万元,主要为国债12万元(即将到期),定期存款12万元(存入不久),货币基金8万元。为了增强家庭抵御风险能力,赵女士还为全家人购买健康险和意外险。房子是先生学校的房改房,已拥有100%产权。两人的收入比较稳定,而且双方单位都为他们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但赵女士由于有两个孩子,所以孩子的教育费用开支比较大,她和先生为孩子将来上高中和大学的各种花费发愁,越来越意…  相似文献   

4.
<正>家住鄞州区东钱湖镇清泉社区的王仪琪夫妻是湖北人,在宁波打拼已有十余年。一年前,他们的女儿小沐到了要上幼儿园的年纪,夫妻俩为了孩子的接送和托管问题为难了好一阵。他们都在厂里上班,老人不在身边,这意味着两人不得不在放学时段轮流请假去接孩子。王仪琪原本想在家附近找一家托管机构,但不久后她得知,社区里有一支“共享奶奶”志愿服务队,这群“别人家的奶奶”可以帮助像她这样的双职工家庭接送和托管孩子。王仪琪喜出望外,立刻到社区报了名。  相似文献   

5.
13年前,薛丙让、张清莲夫妇从村口捡回了脑瘫"女儿"楠楠,并顶着世俗压力和经济重负,将她一直悉心照养长大;13年后,在知道孩子亲生父母的消息后,为了让"女儿"有个好的归宿,他们强忍内心痛苦,毅然将孩子送还给亲生父母,而他们开出的惟一条件是:只要"女儿"幸福.……  相似文献   

6.
毒奶幽灵     
三聚氰胺,三鹿奶粉,这些可怕的字眼,已经纠缠中国很多家庭的无辜孩子整整三年!七月的河西走廊骄阳似火,但一个名叫李琳静的年轻女子却顶着烈日频繁往返于临泽县与张掖市之间。她的女儿豆豆是当年的结石宝宝,因没有做手术,导致体内的结石越长越大。今年6月,李琳静再次带着女儿走进医院,接受了体外碎石治疗。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当她拿着女儿的治疗费票据找有关部门报销时,却碰了不止一鼻子的灰。王鹏和王鹤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他们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就被那个叫三鹿的奶粉差点夺走生命。三年的时间,这两个生活在甘肃岷县深山农家的孩子长大了,但他们所经历的  相似文献   

7.
徐豪 《中国报道》2012,(9):59-60
这是一个普通的城市家庭。女儿侯佳妮今年刚从大连外国语学院毕业,现在在一家外语培训机构工作。爸爸做个小生意,妈妈是位中学老师,爷爷和奶奶另住在离他们不远的房子里。他们一家住在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一个普通的小区里。  相似文献   

8.
冰玄  张质 《今日重庆》2008,(5):109-111
美丽的玛丽亚和7个可爱的孩子唱着优美的歌曲,带着重庆观众走进了奥地利的阿尔卑斯群山之间,在欢快、幽默.紧张的故事氛围中,让人感受到了百老汇原版音乐剧《音乐之声》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张晓军 《魅力中国》2011,(3):145-145
离异家庭的孩子原本就已经受到了家庭的不幸遭遇,他们内心会不同程度地壁垒起了与他人友好交往的沟通意愿。一有学习、生活的不顺,敏感、多疑、敌视,会成为他们有效阻击外界的武器!教育者,医治他们心灵创伤最有效的药就是——关爱。我们要用“心”作凿子,方能穿透离异家庭孩子的内心壁垒,让他们真正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童年是冷寂的,小小年纪,就不得不忍受与父母分离的痛苦;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童年的色彩是苍白的,小小年纪,几乎是在一个单亲的家庭里长大。 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在全国已有2000万.平均每18个孩子中就有一个。留守对他们产生的负面影响,已引起社会各方面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向洪梅 《魅力中国》2011,(18):320-320
爱孩子是一个教师合格的底线。爱孩子就要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了解他们,尊重他们,善待他们,这是教育的根本,也是教育成功的秘密。  相似文献   

12.
方登发 《中国经贸》2011,(13):19-19
中国的主权基金涉及对外投资,很敏感。西方人比我们更讲“政治”,他们会认为是中国政府正在拿钱去收购他们的企业。建议改变二下方法,例如,以养老基金的名义去海外投资。因为,换一个说法就不一样了,  相似文献   

13.
<正>上周去中学,给初三的女儿家长会。女儿属于那种"即将优秀"阶层,就是中上生,学校要抓抓这批孩子,抓上重点线。所以,我们要参加正式家长会之前的好几场单科家长会。不得不说,中学老师非常辛苦,看各科老师忙里抽闲,来给我们这七八个家长滔滔不绝地说,真心觉得他们好累。每位老师在面对我们时,都提到个问题:"这些孩子动力不足,缺乏一种内在的自己想学、想上进的意愿,好像必须要老师推着、逼着去学,所以,要家长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有的老师总结说——说到底,孩子的问题就是"态度问题"!呃——懂了,就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刻苦钻研,勇高峰的精神。老师还说:"不要我们在学校努力鼓劲儿,鼓起来了,结果一回家,家长不扎起(编者注:配合),给他松了劲儿了,就不好了。我们要起来给娃娃鼓劲儿,让娃娃有紧迫感,不要像现在这样,他们自己不急,就好像我们老师来追着学样。"我听了这话,心想应该惭愧才对,我们家从来就是"松劲儿派"。上周,女儿回家,自己觉得某科考得不理想,哭兮兮的,老公跟她说":那个分数有啥子(编  相似文献   

14.
萧昀 《中国西部》2008,(7):14-15
在这次地震灾害中,木瓜坪村出现了22个光棍,其中30-40岁的8个,40岁以上的14个;并出现14个寡妇,其中30岁以下的1人。其余都在35岁以上。这些光棍寡妇中,40岁以上的。很多人已经一无所有,而且文化程度偏低、也很少有什么专长。他们把一生的希望往往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而今丧妻(夫)失子,天伦尽失.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迷茫,有的甚至丧失了生活的勇气。重新组织家庭.重建家庭。对于他们来说.也许是他们一生再也难以圆满的梦。  相似文献   

15.
"交警爸爸"王振治为四孤残儿撑起家 2008年6月的一天,西安市儿童福利院一则招募"爱心家庭"的启事让王振治和妻子心里很不平静. 几天后,夫妻俩来到儿童福利院与孩子们见了面."他们有的搂着我的脖子,有的把口袋里唯一一块饼干塞进我嘴里,还有的开口叫‘爸爸妈妈’,感觉真的很有缘分."王振治说,"特别是他们那种充满渴望与乞求的眼神,一看就让人心疼,让人想去好好地爱他们." 可真要把4个智障、残疾孩子接进家,夫妻俩还是犹豫了很久.女儿对父母的想法也不太理解:"爸爸工作忙,妈妈身体又不好,真想做好事,可以去当义工,干吗非接进家来?"  相似文献   

16.
一、总统自1992年12月份起塔吉克斯坦的总统一直是E.拉赫莫诺夫。他于1952年10月份出生于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库利亚布州丹加斯基区的一个农民家庭。他是塔吉克族,受教育的程度较高,有7个孩子(6个女儿和1个儿子)。1971年至1974年他曾在海军太平洋舰队服役过。退役后,返回该共和国。他从塔吉克农业  相似文献   

17.
许锡良 《中国西部》2013,(15):67-69
近闻国内著名教育专家Z先生尚读高中的女儿即将被送往澳洲留学,其实据我所知,类似这样的教育专家、教授让自己的孩子很小就去外国留学的事情还不少。而且据我所知,现在国内留学外国的年龄越来越小,而且人数越来越多。他们更多的是来自地位显赫或者比  相似文献   

18.
中美教育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燕军 《中国报道》2007,(6):108-110
2005年,我随同家人在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出于职业的兴趣,我对美国中学教育的情况做了一些考察。我们的邻居是一位旅居美国的华人,他有一双儿女,儿子面临高中毕业,女儿正上初中。从旁观察,觉得他们的孩子生活得无忧无虑,不像中国学生整天忙于补课,穿梭于学校和各个补习班之间,在中学阶段就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而他们的家长也不像中国的家长那样,像热锅上的蚂蚁,东跑西颠,为孩子的前途四处奔波。  相似文献   

19.
曾平 《重庆与世界》2016,(29):10-11
我女儿重庆大学毕业即去美国读研,转眼间今年春季就要毕业。在美读书期间,女儿在美国的朋友Justin及其父母对女儿关爱有加,女儿生日当天,Justin母亲亲手制作生日蛋糕,一家人为女儿过生日,让女儿即使远隔重洋也如拥有了家一般的温暖。作为远离孩子的父母,我们甚为感动。今天春季赴美参加孩子毕业典礼,我们思考着带什么中国礼物给Justin父母以示感谢,此事深深困扰着我们。  相似文献   

20.
九九格 《新财经》2002,(2):46-47
现在养一个孩子的成本很高,它不单单是指经济成本,还包括时间成本,一个中产者家庭里,如果夫妻都忙得跟臭虫似的话,那养孩子绝对是降低他们生括质量的一个选择。但人的天性却在时不时地催促他们:养一个吧养一个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