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薇 《河北企业》2012,(9):79-79
<正>一、法人本质的几种学说关于法人的本质,自15世纪后期,随着团体的出现,成为法学者争论的焦点。比较有影响的学说有"拟制说"法人否认说"及"法人实在说"三种。(一)法人拟制说16、17世纪时,因受罗马法的法人制度影响,注释法学者对应法人的本质皆采用拟制说。拟制说认为,权利义务主体  相似文献   

2.
黄黎敏 《企业导报》2015,(5):150-151
关于法人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在理论上始终存在争议,其中典型代表有"法人拟制说"、"法人否定说"和"法人实在说"。"法人拟制说"主张法人是观念上的整体、是法律拟制的产物;"法人实在说"认为法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从法人本质说的理论发展和各国立法实践来看,各种法人本质说皆有优点和局限,单独参照任何一种学说构建法人制度都会留有缺陷。因此,有必要主张以"法人实在说"为主,兼采众长,即利用各种法人本质说的合理内核来构建法人制度。  相似文献   

3.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起源于美国,我国在2005年《公司法》修订后引入了这一制度,但对于逆向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并未做以规定。本文在对法人人格逆向否认制度进行探讨的同时对于我国立法的完善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法人人格否认的灵活性无疑是解决一人公司弊端的最有力武器,然公司法中对公司股东承担无限责任的情形规定只有两条,明显不足以应对日后纷繁复杂的一人公司所带来的问题.因此,只有清楚、全面认识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的情形,才能正确运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实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5.
公司的法人制度以及股东的有限责任制度促进公司以及经济的发展,但是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公司法人制度和股东有限责任也逐渐显露出了弊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应运而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只有运用到实践中,才可能产生社会效益。如何将其运用到实践中,维护经济主体的利益和社会经济的稳定,是各国学者都在思考的问题。我国法律应当借鉴外国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研究理论,更好地指导本国经济发展实践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梁春娥 《企业导报》2012,(2):168-169
本文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的规范适用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适用该制度的理论依据,实践中公司法人人格被滥用的情形及法人人格否认的法律效果,以期该制度在实践中得以正确适用。  相似文献   

7.
人格权从产生之始就带有浓厚的伦理性,可以说其是为具有伦理属性的自然人专门打造的,而法人这个拟制性的概念其本质与自然人相差甚远,所以法人人格是不具伦理性的纯法技术产物,法人是不具有人格权的,那些所谓的法人人格权应该属于财产权范畴.在民法发展史中,法典编纂往往是各种理论的产生、 发展和相互角逐的重要时刻,而关于人格权及更深一层法人人格权的论辩亦不例外.我国 《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法人享有名称权、 名誉权,第101条还规定了对法人"人格尊严"的保护.所以在我国当前立法上是肯定法人具有人格权的,但是学理争议从未停止,本文拟从法人人格的本质属性上来论证其与自然人人格的不同,从而从根本上否定法人具有人格权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要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完善。新《公司法》中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做了相应规范,这是我国公司制改革下的重大进步。本文主要分析了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现状、在实施中存在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进而完善该制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司法对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作出了专门的规定,但特点是原则性较强,不易操作。本文主要探讨公司法人人格的适用范围,寻求完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一种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有关于法人本质先后产生了拟制说、否定说和实在说等学说,本文从法理及现实角度对这三种学说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通过将法人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问题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一些对于法人本质问题的看法,同时以此方法对当下几种有关法人本质的解读进行了分析,阐明了自己较为认同的解读及理由,并对有关法人的几个概念进行了解读,法人制度的探讨归根结底是要指导现实,正确认识法人的本质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于法人是否享有人格权,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法人人格是法人成为民事主体所必须具备的资格,是其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前提条件。法人人格的确定对法人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但这种人格只能是一种具体人格。一般人格权理论保护的是人的尊严和德性。随着法人人格否定的理论的发展,一般人格权已经不能适用于法人了。  相似文献   

12.
程宗璋 《河北企业》2002,(12):40-42
<正> 关于法人财产权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同年12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公司法》采用了法人财产权概念。但理论界对其内涵和法律性质一直存在分歧。法人财产权问题经过数年的讨论研究,对其法律性质形成了比较集中的、比较典型的观点大致是三类:即经营权说、所有权说、新概念说(即法人财产权说)。但我们认为,对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法律性质在没有区别企业的具体情况(企业的形成历史、投资主体、企业规模)而做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就得出结论,不能不说存在以偏概全的遗憾。  相似文献   

13.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恶意利用公司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侵害债权人的现象有扩大的趋势。要对此类行为加以法律上的规制而又不损害整个公司法的完整体系,我国应该吸收和借鉴国外盛行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分析该理论在我国适用可能面临的困难的基础上,提出在我国适用该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关于法人犯罪问题在刑法学家之间存在着法人犯罪的肯定说与否定说的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法人能否成为犯罪主体,法人是否具有象自然人一样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以及法人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将从国内外关于法人能否成为犯罪主体问题的研究入手,通过讨论我国关于法人作为犯罪主体的立法进程,法人作为犯罪主体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以及法人作为犯罪主体的法理依据。笔者认为法人能够作为犯罪主体,并对此做深入浅出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法人管项目"是目前国际上推行的一种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是为了提升项目精细化、集约化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发挥施工企业管理人、财、物等资源优势,构建规范、和谐、高效的项目管理体制。论文就施工企业推行"法人管项目"的概念、作法、遵循原则等进行探讨,认为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小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权结构和法人治理运行机制改革未到位问题,在剖析贫困地区“小法人“基本特征、新一轮股权结构和法人治理改革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贫困地区“小法人“股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的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17.
陈思思 《企业导报》2013,(7):186-186
在我国现行民商合一的体例中,民商法的差异性随着现今国内外社会经济情势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公司法中具体的人格否认制度为切入点,寻找与传统民法中法人人格制度的关系,从基本原则、调整关系等层面分析民商法在对待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上的具体差异性,藉以对现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日臻繁荣,各种社会组织大量出现,于是民法中不仅确立了自然人的民事主体资格,也确立了法人的民事主体资格,从而赋予多数自然人组成的团体以独立的人格,因而产生了“法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法人独立人格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异化,出现了滥用法人人格从事违法活动的行为,如虚假出资、滥设子公司,抽逃资金,逃避债务,使公司成为“空壳”,从而严重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在上市公司中,出现了大股东损害小股东(如股民)的利益的现象。这些法人人格的异化破坏了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也破坏了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平衡,更有悖于公平与正义,而法人人格的否认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运根 《企业经济》2006,(7):188-190
公司财产是公司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公司对其财产享有何种权利直接关系到公司的运营和发展。对此,我国公司法采用了法人财产权的概念,而法人财产权到底是一种什么权利,理论界存在较大争议,有所有权说、经营权说和相对所有权说等不同观点。本文对各种理论观点进行剖析后认为,法人财产权既不是所有权,也不是经营权或相对所有权,而是公司法这一民事特别法规定的一种特殊物权类型:准物权。  相似文献   

20.
对于公司章程的性质一直是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在学界对于这一问题主要有三种学说:契约说、自治法说和折中说。契约说只看到了公司章程是股东意志的合意,忽略了他与一般契约的种种区别;折中说没有认识到自治法说其实也强调了公司章程的合意性,其本质和自治法说没有区别;自治法说一方面强调公司章程的契约性,另一方面也强调其强制性,突出了公司章程的效力,体现了公司社团法人的本质,所以更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