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北京农田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对2004~2012年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汇及释氧功能的年际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农田生态系统氧气释放量总体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以2008年最高,年平均氧气释放量为270.9万吨,农田生态系统中粮食作物的年均氧气释放量所占比例最高为80.1%,在粮食作物中玉米的氧气释放量所占比例最高为69.3%,单位耕地面积的氧气释放量平均为12.89 t·hm-2·a-1,总体呈逐年增加趋势;北京农田生态系统碳蓄积量总体也呈增加趋势,年递增幅度为2.8%,年平均碳蓄积量为105.82万吨,其中粮食作物的碳蓄积比例增加较为显著,且粮食作物年均碳蓄积量所占比例最大为80.4%,在粮食作物中玉米的碳蓄积比例最大为68.5%,单位耕地面积年均碳蓄积量为5.03 t·hm-2,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年递增8.3%。北京市农田生态系统的固碳、释氧的气体调节作用的生态功能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世界各国十分重视温室效应、气候变暖问题。森林碳汇作为最有效、最经济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方式,为全球各国走低碳发展之路提供了选择,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贵州地处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汇地带,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具备大面积造林绿化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通过运用"森林蓄积量换算因子法"对贵州森林碳汇贸易潜力进行评估,结果发现:贵州在发展森林碳汇贸易方面有着巨大潜力,尤其是自2004年确立"生态立省"战略目标以来,贵州森林全部碳汇量由2.43×108 t C上升到2011年的4.51×108 t C,森林碳汇贸易潜在的经济价值由34.06×108 USD增加到2011年的63.09×108 USD(按14 USD/t C计算),森林碳汇量和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3.
黔中喀斯特地区退耕还林项目的碳汇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大气CO2浓度不断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而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挑战,大气碳的减排增汇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随着我国碳汇交易市场的发展和逐步健全,退耕还林碳汇效益的经济价值将会日益凸显。通过2000~2006年黔中清镇市红枫湖流域内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的调查,对林区内主要树种杉木、柳杉、桃树、李树、杏树、喜树、楸树7种林木的碳净贮量进行初步估算。随着时间的变化,森林的中、幼龄林碳贮量和碳密度都有上升的趋势,中、幼龄林将发挥越来越大的固碳潜力。通过对森林各树种蓄积量的预测,在所研究的7种树种中,杉木是研究区内碳汇功能强的树种,其次为柳杉,经果林的碳汇功能最弱,到2006年,其碳汇可达1.05×104kg,并根据模型估算,未来10年红枫湖流域的森林碳贮总量约为2.21×104kg,按每吨305元的价格计算,可产生7.17×106元的经济效益,固碳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4.
山西平朔煤矿造林碳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签订,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煤矿作为中国煤的主要来源,是最大的碳源。煤矿企业通过植树造林,一方面可以修复受损的矿区环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森林巨大的碳汇功能缓解所释放的碳源,在清洁发展机制(CDM)等碳汇交易的机制下获得收益。文章以山西省平朔煤矿企业为研究地点,采用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计算出平朔煤矿企业通过植树造林产生的现有碳汇量为2.54万t,未来15年内的碳汇增长量为3.76万t,以80元每吨的价格计算,评估出现有碳汇的经济价值为202.94万元,未来15年内碳汇增长量的的价值为300.79万元,总碳汇价值量为505.73万元。总结得出结论:平朔煤矿企业通过植树造林所产生的碳汇有巨大的经济潜力。  相似文献   

5.
生态移民村是一种特殊的乡村类型。运用空间生产理论,以宁夏固原市"十二五"7个生态移民村为例,采用2018年高分二号遥感影像,参考谷歌地球2010年数据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2010年),并通过参与式农村评估法(PRA)获取社会空间数据,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三元空间辩证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综合方法,剖析生态移民村空间的表征、空间的实践和表征的空间及其耦合特征。结果显示:①生态移民村空间的表征是政府、社会组织、村委会、农户(搬迁户)和原住民及其相互作用。②生态移民村空间的实践表现为迁入区宅基地、道路、学校、卫生室、文化广场、村委会、蔬菜大棚、养殖场、耕地、草地、园地、水域等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其中房屋建筑区面积增量最多,二营村33.22 hm2、闫堡村26.03 hm2、沟圈村25.52 hm2、田坪村12.30 hm2、串河村10.82 hm2、兰大庄9.68hm2和红土村2.19 hm2。③生态移民村表征的空间出现搬迁前...  相似文献   

6.
基于化肥、农膜、柴油、翻耕及灌溉五类碳源,借助碳排放估算公式计算了2005—2016年甘肃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及碳排放强度,并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甘肃省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6年间,甘肃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及碳排放强度总体上处于波动上升趋势,碳排放总量由160.68万t上升到228.35万t,碳排放强度由431.24 kg/hm2上升到536.8 kg/hm2;2016年甘肃省各市州农业碳排放总量与碳排放强度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但二者增长变化趋势并不相吻合;农林牧渔总产值对甘肃省农业碳排放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而农业劳动者素质对甘肃省农业减排具有显著影响。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甘肃省农业减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碳中和是人类面对气候变化危机的积极作为和共同追求。论文以四川省幸福里景区为研究对象,建立景区净碳排放估算体系,分析碳排放结构,提出实施路径,量化减碳量,实现景区内“零碳排”的目标。结果表明:(1)2018—2021年幸福里的净排放总量为92.53 tCO2e、116.61 tCO2e、587.85 tCO2e、625.80 tCO2e,民宿、餐饮等行业是碳排放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2)2018—2019年,能源活动的碳排放以车辆消耗的汽油为主,占58.49%、57.21%。2020—2021年,能源活动的碳排放结构发生转变,电力消费占主导地位,占68.73%、66.70%。(3)加大可再生能源建设,推广低碳交通、建筑节能、农业低碳、资源循环、林业碳汇等措施,预计可减少碳排放量743.64 tCO2e/a。研究结果为景区碳排放核算、减碳实施路径及低碳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曹俐  王莹 《海洋经济》2020,10(5):48-56
海洋渔业具有"碳源"和"碳汇"的双重属性,加速海洋渔业低碳发展是实现蓝色经济的重要通道。通过测算我国三大沿海地区2009-2017年海水养殖碳汇潜力,并构建海水养殖净碳汇与其产业经济发展的脱钩模型,得出以下结论:(1) 2017年中国三大沿海地区海水贝藻类养殖量最大的地区是环渤海地区,占全国总产量的48.4%,海水贝藻类养殖的主要品种分别是蛤和海带。(2)我国三大沿海地区海水贝藻类养殖直接碳汇量比重排序为: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3)海水贝类养殖所形成的直接碳汇量是海藻养殖碳汇量的1.5倍。牡蛎是海水贝类养殖碳汇量最大的品种,海带是海水藻类养殖碳汇量最大的品种。(4) 2009-2017年我国沿海地区整体上以"强脱钩"和"弱脱钩"状态为主,三大沿海地区的脱钩状态整体差异性较大。最后,从区域的视角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海洋渔业减排增汇的对策建议,从而为区域海洋环境合作治理及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指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健脾祛湿汤联合奥沙利铂与替吉奥治疗大肠癌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于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大肠癌术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30例。常规组:对30例患者进行奥沙利铂85 mg/m2静脉滴注治疗,1次/2周,此为1个疗程,治疗10~12个疗程;替吉奥,体表面积小于1.25 m2予以40 mg/次,体表面积在1.25~1.5 m2予以50 mg/次,体表面积大于1.5 m2予以60 mg/次,2次/d。替吉奥口服14d停7d,此为1个疗程,治疗5~6个疗程。联合组:对30例患者进行化疗药物(具体用药方法同常规组)联合健脾祛湿汤治疗,1剂/d,分别于早餐前、晚餐后口服,口服健脾祛湿汤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排便功能、肠道功能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便感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排便质状评分、肠道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0.
曹执令  黄飞  伍赛君 《经济地理》2022,42(9):166-175
将农业碳汇与碳排放分别视为期望与非期望产出引入到农业生产绩效分析框架,以2007—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碳计量等模型评估农业生产碳汇效应与农业生产绩效,并揭示其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净碳汇量均为正值,农业生态效应较好。(2)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呈先减后增的波动变化趋势,总体虽逐渐改善,但增幅不明显,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农业技术进步不断创新,增长效应良好;农业技术效率增长稳定,追赶效应强劲;内蒙古、广西的技术进步指数偏低,负向抵消了技术效率改进带来的追赶效应;其余地区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增长效应和技术效率引起的追赶效应共同促进。(3)农业生产空间联结格局稳定,但受距离衰减规律约束,东北与经济发达地区空间联系较强,而中西部地区联系出现脱节现象,上海、江苏和浙江成为增长极。(4)大量省域处于低效率—低福利区域,面临着满足人们基本发展需求与碳排放局限的双重挑战。  相似文献   

11.
In the housing market, new properties sometimes experience delays before they are sold. Such delays reflect the preferences of buyers in respect of the homes’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for managerial purposes to identify the causes of housing sales delays. After analysing the delays in sales of housing in Beijing City, China, the principal finding of this study is that delays are largely explained by the dwellings’ characteristics and location.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e research findings, particularly those related to means of reducing the delay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森林碳汇市场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积极推进中国的节能减排事业,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阐述了北京市建立森林碳汇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研究公众对碳汇市场的了解程度和需求程度,提出了构建北京市森林碳汇市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黄鲁成 《技术经济》2008,27(3):51-55
研发产业是新兴的高端服务业之一。首先阐述了研发产业的形成与特征,然后分析了北京发展研发产业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北京发展研发产业的优势、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北京经济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劳动力数量增加的变化和技术退步等方面。经济发展由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大等外延的发展形态转换为内涵的发展状态,即劳动力素质的改善、技术的追步以及资本集约度的上升等作为积极因素促进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两个角度研究了北京工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演变情况。研究发现北京工业在结构升级和布局优化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京津冀城市群的区域分工与合作;影响了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不利于产业的分工和集群。分析了导致北京工业以上演变路径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北京工业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技术经济》2015,(9):38-43
基于对高端服务业在中国经济结构及其升级转型中重要性的认识,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并结合首都的发展定位,对北京市高端服务业进行了概念界定。基于经济一体化和服务全球化的发展,借鉴欧洲工业标准的分类体系并参考北京现行的行业分类标准,建立了北京市高端服务业分类体系并明确了其产业范围。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方法,确立了北京市高端服务业的7大重点行业,全面探析了北京市高端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7.
技术创新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基于对“里昂惕夫之迷” 的合理解释而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重要的经济学分支,其中,企业技术创新问题一直是国外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之一。1979年,德国首先对企业技术创新状况进行调查,把理论研究转向面向企业的应用研究,其他国家如加拿大、法国、英国、西班牙、美国、意大利、芬兰、挪威、瑞典、澳大利亚等也大都在1979-1989年间开展了企业技术创新调查。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80-2009年期间北京市历次人口普查资料和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以及《北京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同时根据"北京大都市区"的概念和大城市郊区化的特征,对北京市郊区化过程的开始时间和发展阶段进行了探讨。北京市郊区化所涉及到的北京市的中心城区和郊区的范围应当在"北京大都市区"概念的基础上来进行划分,而不应当将北京市各区县的行政区域界线作为其划分依据。从北京大都市区的视角来分析,北京市的郊区化是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而不是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目前北京市的郊区化已经从相对分散阶段发展到了绝对分散阶段。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建设是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通过专家咨询法,结合区域现状,建立了适用于北京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含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行为、生态安全、生态文化和生态社会六个方面。对北京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其时间动态趋势。结果表明,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在2004年到2008年间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其中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安全的水平提高显著,而生态行为、生态文化和生态社会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起伏。北京市2007年以前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准备阶段,到2008年已经接近生态文明建设的中级阶段。此外,分析了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推进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于伟  郭敏  宋金平 《经济地理》2012,32(5):49-53,98
借助GIS技术解析北京市以连锁超市为代表的新型零售业的空间布局与集聚特征,探讨其空间布局的成因与趋势。研究发现,1994年以来,超市主要以三环路为基础外向扩展,三、四环路之间与五、六环路之间分布集中,与传统百货商店主要位于三环以内的特征形成明显对比。不同所有制品牌超市分布差异较明显,内地品牌布局相对分散且具有“空间依赖性”,外资与合资品牌分布较集中,五环外数量少。北京超市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主要集聚区沿交通廊道在东北、东、西方向延伸至五环外,东南方向主要分布在四环以内。人口与住宅空间的重构、汽车时代的到来、中心区高地价与激烈竞争的挤出效应及功能疏解政策的引导,将促进北京连锁超市在郊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