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甲级村寨是乡村旅游地优质资源的富集地,其数字化治理是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近年来,贵州通过“数游贵州”“智慧旅游”、企业引领、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平台建设等措施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但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数字创新观念不新、文化挖掘不深、场景应用不丰富、人才供给不足等。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强化主体责任、革新发展理念、创新丰富旅游消费场景业态、完善人才培育引进机制等优化建议,以期为贵州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之一.近年来海南省创新思路、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内涵,旨在以本土丈化推动旅游产业,使许多游客在欣赏自然山水的同时,更看到了山水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本文分析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中的文化因素,提出更新认识、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以提升旅游产业文化素质,从而构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建设好海南国际旅游岛.  相似文献   

3.
旅游产业的形成要经历3个阶段:第一是卖景点阶段,第二是卖文化阶段,第三是卖劳务阶段。发展乡村旅游是从第三阶段开始的,其定位应是度假旅游。搞好乡村旅游不仅要突出饮食文化,而且要以保证现代化的卫生条件为服务要点。积极的客源开发是实现乡村旅游效益的关键。在现阶段,乡村旅游要向300公里内的周边城市开发客源,向特殊群体开发客源,向高收入阶层开发客源。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长。在旅游业方面,乡村地区处于一种半空白状态。怎样将乡村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好、利用好,成为亟需解决的一大热点问题。本文从乡村旅游的资源开发现状入手,重点阐述发展方向、现存问题、产业发展策略等内容,旨在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具体措施,从而推动第三产业的腾飞,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相似文献   

5.
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可以通过创意、休闲体验、展示和技术途径实现融合,并形成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可围绕“基础研究→技术集成→内容制作→策划融合→营销与服务、品牌经营→衍生产品开发与营销、品牌再延伸→消费者购买环节”形成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价值网络。从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主体看,主要有政府、乡村集体、外来投资商和乡村居民个体,并由此形成多种融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王方 《投资与合作》2011,(11):31-32
我国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在发展策略选择上,应当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培育、文化挖掘、市场营销和产品创新,实施乡村旅游产业适度规模化、产品特色化、管理规范化、营销经常化、产品品牌化策略,有效地解决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引导乡村旅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典样板,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其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国家层面的积极肯定,开发前景广阔。本文依据推动主体的不同将乡村旅游分为农户自发型、"公司或合作社+农户"型、政府主导型三种模式,从特点、优势、不足三个方面梳理、总结了这三种模式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而旅游的发展不仅能够推动农村地区三产融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生产结构,更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践行和响应.论文剖析了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的本质关联,阐述了全域旅游驱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内在机理,依托我国现阶段乡村振兴的现实背景与实践需求,结合多学科分析方法,围绕乡村如何振兴问题,提出了全域旅游驱动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包括理念升级、特色开发、功能提升、业态培育、机制创新以及示范创建,旨在为乡村振兴实践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改善,我国农村旅游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乡村旅游发展已然成为广大农民实现脱贫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乡村旅游具有突出的公共产品属性,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政府发挥作用来保驾护航。本文分析了政府在乡村旅游三个发展阶段中职能作用的发挥,针对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发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进一步优化政府职能,更好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欧翠丽 《中国外资》2011,(8):189-189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之一。近年来海南省创新思路、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内涵,旨在以本土文化推动旅游产业,使许多游客在欣赏自然山水的同时,更看到了山水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本文分析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中的文化因素,提出更新认识、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以提升旅游产业文化素质,从而构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建设好海南国际旅游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旅游消费文化视角研究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视角是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的:一方面是从旅游消费主体文化入手,分析乡村旅游市场文化特性。市场是现代旅游产品开发和设计的方向。另一方面是从旅游消费客体文化入手分析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提供依据。对这两方面分析其目的在于针对现阶段市场需求开发能够体现乡村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使我国乡村旅游走上一条健康、持久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乡村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农业新业态新模式,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乡村文化旅游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政府为了支持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给予了许多财税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不少的挑战。文章在总结我国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为何需要财税政策的支持,指出乡村文化旅游财税政策的不足之处并提供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吴江立足特色旅游资源优势,以全域旅游为目标,以“旅游+”理念为核心,以特色产业为根基,以美丽乡村为载体,紧扣高质量要求,以“旅游+”跨界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文章基于“旅游+”跨界融合发展思维,着眼县域全域旅游一体化发展,以期为县域乡村振兴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支付技术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旅游产业由于其信息密集型的特点与信息产业不断融合。智慧旅游作为这两个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应运而生,旅游业的运营、管理、服务模式也因此发生了巨大变革。本文从产业融合角度出发,研究旅游产业和信息产业融合的基础条件,并分析两者间的市场绩效,从而结合洛阳市智慧旅游发展现状,提出洛阳市智慧旅游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理论机理,以湖南省龙山县里耶镇八面山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八面山旅游产业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方式与主要成效,并提出八面山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由此对八面山旅游产业融合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对策建议,从而实现当地人民稳固精准扶贫成果以及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旅游产业与经济、生态环境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论文运用耦合协调理论,探究江西省旅游产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江西省2000~2015年旅游—经济—生态系统各指标的相关数据,计算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得出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类型。结果表明:2001~2015年间,江西省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不断上升,制约三者耦合协调度提升的因素由旅游产业变为生态环境。由此提出推动绿色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江西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江西区域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速度换档过程中,旅游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日益提高。本文用旅游产业依存度、旅游产业增加值、旅游产业贡献率、旅游产业拉动率和旅游产业需求收入弹性五个指标构建了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评价体系,进而提出推动江西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静  谭福庆 《金卡工程》2010,14(5):294-295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方式,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在推动乡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旅游者对乡村旅游地关心的焦点也集中在旅游地能否提供满足其需求的旅游产品,因而乡村旅游地发展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从旅游需求角度出发,在供求关系链上寻找供需协调平衡。通过以游客需求为导向、以游客满意为核心获取有利于旅游地发展的信息,将成为乡村旅游供需矛盾解决的关键环节。本文以云南西山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对影响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多元化多主题的发展策略,其中,发展影视产业是可供选择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海南旅游产业的文化品味和知名度、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层次和发展空间、实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有着可预见的重要作用.本论文借鉴国内外通过发展影视产业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对照检查海南发展影视产业的优势和不足,探究在海南发展影视产业的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30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的旅游业迅速发展,产业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旅游高等教育与其相适应,内蒙古作为民族省份、民族地区,尤其需要加强民族旅游高等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内蒙古旅游高等教育还存在着面面俱到,缺乏特色;深度不够,鲜见精品;理论过重,实践不足;泛化明显,本土化欠缺等问题,有必要对内蒙古民族旅游高等教育加以探析,寻求产业发展与高等教育契合之路。今后,一定要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民族旅游高等教育;适应市场需求,实施针对性的课堂教学;强化实习实训,寻求与旅游企业的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